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8 19: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4课
学习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6课 戊戌变法
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文化科学化
湘军悍将胡林翼
胡林翼某次在长江水道中遇一英国火轮。火轮逆流而上,迅速超越了湘军水师,激起的波浪,将一条船都掀翻了。胡林翼登时昏厥,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
——“天要变了”。
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之速,军器之精,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晚清重臣李鸿章
回顾第1单元所学:
你如何理解“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强敌)”?
一、洋务运动·背景
一、洋务运动·背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国门被迫打开
国家主权被破坏
领土完整被破坏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 忧 外 患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1840
1842
鸦片战争
1856
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
太平天国运动
1864
恭亲王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
时间:
1860s—1890s中期
根本目的:
维护清王朝统治
口号:
“自强”
“求富”
一、洋务运动·概况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代表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背景:
太平天国
列强入侵
目的:
代表人物:
时间:
1895甲午战争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口号:
内容 典型代表
发展近代 工业
开办近代 工业
福州船政局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开平煤矿
江南制造总局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组建新式洋枪队,创办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民用
梳理教材,完成表格。
一、洋务运动·内容
军事
经济支持
人才支持
武器装备支持
兴办近代教育
建立新式海陆军
观察地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大多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我国资本主义兴起较早的地区。这里交通运输方便,也是外国侵略者最早进行侵略的地区。
代表: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19世纪60年代起:
自强——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一、洋务运动·近代军事工业
官办的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派兴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它仿制的毛瑟枪、新式火炮及无烟火药,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快利枪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后膛钢炮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近代军事工业
靠近,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以求富反哺自强,为军事工业提供燃料、运输、原料、资金等支持。
燃料
原料
运输
代表: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李鸿章)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资金
资金
19世纪70年代起:
求富——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之间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一、洋务运动·近代民用企业
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洋务运动开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其官督商办,打破了晚清洋务企业纯粹官办的格局,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企业之一。
一、洋务运动·近代民用企业
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与实力最强、历史最久垄断长江航运利益的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进行竞争,迫使它出现亏蚀现象,处境困难,股票下跌…1877年,买下旗昌的船产。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代表
——詹天佑
1872-1877
5年间,清政府共派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京师同文馆(奕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传播西学。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来的北京大学)知识拓展P28
一、洋务运动·兴办近代教育
外语、天文、代数、化学、物理、医药、外国史地、国际公法、体育、造船技术、航海测量等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排水量7335吨的定远、镇远两舰是亚洲最令人生畏的军舰,是当时世界较先进的铁甲堡式铁甲舰。日方叹其为“东洋巨擘”“畏之如虎豹”。
19世纪60年代起:
组建新式洋枪队(陆军)
19世纪70年代起:
筹建新式海军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使用的就是新式武器和采用新式训练的清军(陆军)
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一、洋务运动·建立新式海陆军
内容:


②兴办近代教育


④建立新式海陆军
一、洋务运动·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

人见轮船招商局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上海《申报》1882年9月27日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多万匹。
——《中国近代教学参考资料》
一、洋务运动·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

甲午中日战争,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局限性:
马拉火车。唐胥铁路建成初期,因朝廷保守官员害怕机车“震动东陵" 禁止火车行驶,只好使用骡马在铁路上拉煤。
机器从英国订购,由英商派人安装,但英方对一些关键性技术秘而不传,致使产品质量不佳,洋商见我工商克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
——朱丽饭、黄江华《湖北近代纺织工业的兴起及共影响》
晚年的李鸿章对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洋务事业的评价是什么?
材料一中反映的洋务派学习西方过程中的什么心态或原则?这种心态/原则与材料二中洋务运动的结果有什么联系?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
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统治,并不能真正富强。
一、洋务运动·进步性和局限性
能够看到中外存在差距的表象
不能认识产生差距的真正原因
能够以“西学”为用,引进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
不能放弃“中体”为主,固守天朝大国的迷梦
客观上促进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而改变封建体制
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不能挽救国家的颓势
封建专制制度与新的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
不改变封建制度,只是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的!
二、边疆危机·美日侵略台湾

1860s,
美军舰进犯台湾
遭到台湾人民的坚决抵抗。
日本以琉球事件为借口,于1871年进攻台湾南部
台湾人民据险反击,
清政府派兵入台
在英美等国“调停”下,日本勒索白银50万两后撤兵。
转而支持
美国
日本
(东南)
二、边疆危机·收复新疆

“倭逼于东南,俄环于西北”
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得到英、俄支持。
1871年,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塞防
海防
VS
1875年,左宗棠抬棺出征。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
陕甘总督
左宗棠
直隶总督
李鸿章
通过谈判,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
1884年新疆建省
(西北)
二、边疆危机·中法战争

19c中后期,法国战略越南,刘永福黑旗军助越抗法。
1883年,法军进攻越南北部清军,中法战争爆发。
七星黑旗
1884年,马尾海战,福建水师遭重创;
台湾之战,刘铭传反击获胜。
1885年,冯子材获中越边境镇南关大捷。
签订中法《越南条约》:
1.越南受法国“保护”
2.中越边界开埠通商
3.中国以后修筑铁路要与法国人“商办”
从此,法国势力入侵云南、广西。
老将
冯子材
1885年,台湾建省。
(西南)
二、边疆危机·英俄入侵西藏

(西南)
英国
俄国
争夺势力范围
入侵西藏
二、边疆危机


西

南疆大部分地区和北疆部分地区被阿古柏占领,俄国侵占伊犁地区
美国、日本相继侵略台湾
法国对驻守越南北部的清军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法《越南条约》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勒索白银50万两后撤兵
将词条放入图示的相应位置。
二、边疆危机


西

南疆大部分地区和北疆部分地区被阿古柏占领,俄国侵占伊犁地区
美国、日本相继侵略台湾
法国对驻守越南北部的清军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法《越南条约》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勒索白银50万两后撤兵
将词条放入图示的相应位置。
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在时间上高度重合,从清政府应对边疆危机的角度,你能否再次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重要事件 同时期的边疆危机
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
(1865)
北洋水师组建 (1875) 日本侵略台湾、吞并琉球(1874-1879)
开平煤矿投产 (1881) 中俄《改订条约》签订(1881年)
洋务运动鼎盛期 (1880s) 中法战争
(1883-1885)
进步性: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尝试,在应对边疆危机时,清军依靠建立的军工企业所提供的武器装备,取得了一定的战场上的胜利,如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局限性:边疆危机也是洋务运动局限性的残酷验证,只学习技术,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自强”梦想终被击碎,如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
应对
检验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王朝统治
1860s-1890s中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新式教育
新式海陆军
左宗棠
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
美日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