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同步练习
【基础达标练】
1.(2015·宁波高二检测)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的思维,又发展了牛顿力学的是 ( )
A.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解析】选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又将其理论适用范围推广到微观世界和高速运动物体,是对牛顿力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补偿训练】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 )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解析】选C。题干选项是围绕着对“相对论”的认识和评价。经分析可知:A要一分为二地认识;B“借鉴”不等于“革命”;D“修正”是必要的;C符合题干表述之意,是正确答案。21教育网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是 ( )
A.完全继承 B.完全否定
C.有否定,有发展 D.没有任何关系
【解析】选C。该题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的内容,只要掌握了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牛顿的物理学上的科研成就就可以推断出答案。21·世纪*教育网
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因斯坦向各国呼吁采取联合的经济制裁制止日本对华侵略;20世纪30年代,当战争阴影在德国呈现时,爱因斯坦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这些行动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 )【来源:21cnj*y.co*m】
A.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B.极具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创造能力极强的科学家
【解析】选B。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时刻关心人类的和平与进步。21·cn·jy·com
马克垚指出“所谓科学革命指的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材料中第二次“真正的科学革命”是 ( )2·1·c·n·j·y
A.经典力学 B.电磁感应理论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和量子论
【解析】选D。真正的科学革命指的是经典力学的诞生与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因此,材料中第二次“真正的科学革命”是指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因此,本题选D。www-2-1-cnjy-com
【特别提醒】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确立是物理学革命的高潮,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版权所有:21教育】
【能力提升练】
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钟,分别放在地球的北极和赤道上。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赤道上的钟会比北极的钟走得慢一些。计算表明:当速度增大时,时间将会变慢;当速度达到光速时,时间也就停止。”这一理论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证明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的正确性
B.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
C.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D.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解析】选D。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速度越快,时间越慢。爱因斯坦说当一物体以光速运动,它的时间是停止的。这是时间相对论。赤道上线速度比北极线速度快得多。所以赤道上的钟会比北极的钟走得慢一些。所以答案选D。
【补偿训练】20世纪20年代,郑贞文的独幕话剧《爱之光》中有4位人物:理学博士、泰谟(Time,男)、石佩姒(Space,女)和光神。全剧描写理学博士(实为爱因斯坦化身)借“光神”(实为光速)之助,揭开了泰谟和石佩姒的面纱,发现他们二人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话剧创作的重要历史背景是爱因斯坦 ( )2-1-c-n-j-y
A.提出了光量子假说 B.解释了光电效应问题
C.创立了量子力学体系 D.创立了相对论
【解析】选D。材料中“泰谟(Time,男)、石佩姒(Space,女)”显然是“时间和空间”的含义,所以该话剧意在说明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特征,故选D,A、B、C与上述材料特征不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下列关于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B.相对论出现后,经典力学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C.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
D.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经典力学体系
【解析】选B。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体系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不能说经典力学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3.法国学者帕斯卡尔曾经讲到过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高,后者比前者高,最后者最高。”下列符合“仁爱、心灵的伟大”的人物有 ( )
①康熙帝 ②亚里士多德
③甘地 ④爱因斯坦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本题以帕斯卡尔曾经讲到过的三种伟大来切入,需要学生正确理解三种伟大的内涵。康熙帝符合帝王、首领的伟大;亚里士多德符合精神、理智的伟大,即智者的伟大;甘地、爱因斯坦符合仁爱、心灵的伟大,故选B。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则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21cnjy.com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www.21-cn-jy.com
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
(3)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
(4)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解析】第(1)题考查教材知识。第(2)题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二人的观点。第(3)题注意抓住“科学作用”这一角度分析。第(4)题注意从“共同价值取向”来总结。 21*cnjy*com
答案:(1)创立了相对论;发展了量子论(或提出光电效应),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2)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3)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成因:20世纪30年代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出处:21教育名师】
(4)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