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8 19: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学习目标: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一、义和团运动
英国
长江流域
法国
广东 广西 云南
德国
山东地区
俄国
长城以北 新疆 东北
日本
福建地区
美国
作为艺术作品,反映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失败
他们能挽救中国吗?
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遇有交涉之案,但凭教民一诉或教士一言即签票传人,纵役勒索;到案复又不分曲直,往往抑制良民,…教民专得借官吏之势力肆其欺凌,良民上诉,亦难申理。
——《山东近代史资料选集》
为什么教民敢欺凌平民?
如果你是当时的平民,你作何感想?
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自然灾害
一、义和团运动
原因:
1900年义和团散发的揭帖漫画《射猪斩羊图》


万箭射猪身 看妖精再敢叫不
一刀斩羊颈 问畜生还想来么
一、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原因
斗争方式
目的
口号
如何看待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神发怒,仙发怨,一同下山把道传”
法国《小日报》中的义和团反洋行动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一、义和团运动
捣毁教堂
拆毁铁轨
砍断电线
光绪皇帝被囚
传言列强要慈禧归政
承认义和团合法,
以“招抚”代替“剿灭”
义和团进入京津,运动达到高潮
戊戌变法失败
慈禧的算盘:废帝建储
仇洋愤恨
利用义和团
山东
直隶
天津
北京
慈禧向东北地区的将军面授机宜说:“各省如有战事,仍应令拳民作为前驱,我则不必明张旗帜…”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载漪等在慈禧面前力赞义和团,“团民忠勇有神术,若倚以灭夷,夷必无幸”…
——《中国近代历史资料丛刊 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外国侵略者感到在华利益受到威胁…
一、义和团运动
6月
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廊坊阻击战,联军被迫撤回天津
7月
天津保卫战 聂士成壮烈殉国
西什库教堂、东交民巷使馆区被围
8月
北京陷落 慈禧携光绪西逃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5月
英、俄等国遣军进驻北京使馆
1900(庚子年)
二、抗击八国联军
英、美、俄、日
法、德、意、奥
联军舰队攻陷大沽炮台,慈禧宣战
她(慈禧)在西逃途中杀气腾腾地宣布:“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刬(chǎn)除不可。”后来又一再声称:“此事变实由拳匪藉端肇衅,以致激成巨祸。”
——《中国近代历史资料丛刊 义和团》
二、抗击八国联军
意义
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比较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不 同 点 发生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
斗争矛头 帝国主义 清政府
组织领导 无统一组织、领导和纲领,未建立政权 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有革命纲领,建立了政权
对西方的态度 盲目排外 领导人表现出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范围 山东、直隶、北京、天津 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
相 同 点 运动性质 农民为主体的旧式农民运动 斗争方式 都采用了暴力斗争的形式 影响 都沉重打击了反动势力 局限性 都暴露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结果 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废墟上的一家人
二、抗击八国联军
残垣断壁
屠杀
抢劫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李鸿章
奕劻
kuāng
《辛丑条约》签订场景
辛丑年
领域 内 容 危 害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惩办“首祸诸臣”,在华北等地区停止科举考试5年;
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做担保;
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使中国经济长期受制于列强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中国的工具
利于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改变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应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地位:
总体影响
依靠清政府来挽救中国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因为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受到列强控制,彻底屈服,帮助列强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已经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引 发
抗 击
《辛丑条约》
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之前三次列强侵华战争
前三次列强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对象 针对清政府 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
爆发地区 从中国沿海或邻国燃起 直接进攻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
危害程度 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从开始到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
1842年
鸦片
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1856年
1860年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进一步加深
1894年
1895年
甲午中日
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1900年
1901年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陷入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割地 香港岛 九龙半岛南端 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无
赔款 2100万银元 各800万两白银 白银2亿两 本息共计9.8亿两,税收作担保
通商 广厦福宁上 汉口、天津等11口 沙重苏杭 无
其他 协定关税 外国公使驻京 允开工厂 ……
影响 开始沦为 进一步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1851年
1864年
太平天国
运动
农民阶级
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1860s
1890s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1898年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思想启蒙
民族意识觉醒
19世纪末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