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4 16:2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石拱桥》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文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 发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②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 学习用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四、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所作的一篇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典型范例,用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介绍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五、学情分析: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习惯,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易于在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方面进行启发与引导;但由于说明文文体的特点,给学生学习、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缺乏感官上的认识所以很难形成形象认识,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不同形式寻找有关中国石拱桥的资料及图片、文字说明等内容,帮助学生初步建构起对中国石拱桥特点的形象化认识。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先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个故事:早在1905年,在镇江这个地方啊,有一个小桥叫文德桥。在5月5日大家都吃粽子的这一天赛龙舟,有一个十岁的少年,随着看赛龙舟的人群往前走,前面的人群已经来到了文德桥上,很小的一个小桥。由于人太多,这个桥啊从中间被压断了,站在桥顶上的人呢就跌落到了水里,那会游泳的就赶快上了岸,不会游泳的人呢就被淹死了。这位十岁的少年站在桥的旁边,惊呆了。他就想:这造桥的人造的这个桥怎么就这么的不坚固!他就发誓长大以后要当一位桥梁专家,要建造最坚固的桥梁,不管多少人站在上面也不会把它压断!后来这位少年就考上了美国留学生,专门学桥梁专业,后来就成为我们国家非常著名的桥梁设计专家,他的名字叫茅以升。茅以升设计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叫做钱塘江大桥,后来他又主持设计了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除此以外,他还写作了大量的著作,比如他写过《中国桥梁史》。在我们中学课本里面还有茅以升写的一篇《中国石拱桥》。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检查预习 1. 字音
弧形 拱桥 洨河 陡坡 和谐 饮涧 桥墩 郦道元 张鷟 匀称
惟妙惟肖
2.解释下列词语
1.推崇:
2.就地取材:
3.巧妙绝伦:
4.奇观: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问题:a.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b.本文的文章结构。
明确: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提问:文章前两段也是在写中国石拱桥吗?是不是多余的?应该删去呢?
明确:前面两段的作用:
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不仅包含一般石拱桥的特点,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在石拱桥领域的成就卓著。
本文的文章结构:
一、(1-2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二、(3-9段)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其原因。
(1)(3段)概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4-5段)以赵州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6—8段)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4)(9段)介绍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三、(10段)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
(二)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明确: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 “就像虹”
历史悠久 “出现的较早”
结构坚固 “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雄跨”
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还具有其它一些特点。
形式多样
分布广泛
成就惊人
(三)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由古到今的时间顺序。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小结。
五、布置作业:
找出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研读品味
(一)本文先概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又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做了具体说明。那么作为杰出代表,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特色呢?作者怎样说明的呢?
出示问题组:
a.作者是如何以赵州桥为例,说明它所体现的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b.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哪些说明方法?
(四人小组讨论)
提示: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外形优美、结构奇特的特点及其设计者等内容;运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见幻灯)
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引用: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下定义: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二)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和听同学的介绍,了解了赵州桥这座独拱石桥的独特魅力。那么作为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又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
①学生自学第6——8小节卢沟桥部分。
a.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比较卢沟桥与赵州桥的异同之处。
b.教师出示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学生对照图片,参考课文内容来介绍。
c.其他同学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角度点评同学的介绍。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相同点:都是介绍位置,建造时间,结构、外形优美的特点;运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不同点:赵州桥部分还介绍了其结构奇特的特点(它是一座独拱石桥,大拱两肩上各配一个小拱),及其设计者;卢沟桥部分还介绍了它是一座联拱石桥,及其在抗日战争反帝斗争的纪念意义。语言更生动形象。还运用作比较和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二、品味语言:
(过渡)桥梁专家茅以升对中国石拱桥的介绍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他抓住了特点,举了例证,更值得一提的是要言不烦,语言准确。让我们一起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揣摩品味并分析一下。
四人小组讨论,重点体会、分析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a.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b.《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c.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d.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e.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f.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小结、过渡:茅以升笔下的中国石拱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他在说明事物时抓住了特征,合理安排了说明顺序,注意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些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让我们也来做一个片段练习。
三、拓展延伸
赵州桥和卢沟桥因历时久远,正面临失修的问题,请你就这些古文物的保护,设计几条标语,或提几条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四、布置作业
阅读《辞海》和《夜宿卢沟桥》中介绍卢沟桥的片段,与课文中的介绍语段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