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上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分层训练(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版】八上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分层训练(第1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9 14:4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形》分层训练(第1课时)
过基础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图1为中国简图,图2为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图中①线穿过的我国地势阶梯有( )
A.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C.第一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D.第一、二、三级阶梯
2.图2为沿图1中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该线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3.该地形剖面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北高南低,呈斜坡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斜坡状分布
下图为我国地势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序号所在地区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该图反映的我国地势特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A.东西部海拔差异大,沟通不方便
B.水汽不易深入,仅沿海地区湿润
C.地势落差巨大,水能资源很丰富
D.冷空气受阻,东部地区四季温暖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新情境·实验情境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用泡沫板制作我国地形的简易立体模型(如图1)。他们参照中国地势剖面图(如图2),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读图完成下题。
图1
图2
1.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500米,那么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第三级阶
梯的泡沫板层数之比大致是( )
A.1∶4∶8
B.8∶4∶1
C.4∶2∶1
D.8∶1∶4
2.同学们在地形模型上描画了主要山脉和河流,可以体现地势( )
A.对山脉走向的影响
B.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C.阶梯内部水能丰富
D.阻挡季风进入内陆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众多“驴友”游遍大江南北。读图完
成下题。
3.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1
B.路线2
C.路线3
D.路线4
4.青藏高原的氧气含量比平原地区低,“驴友”们提出到路线2西段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模式,其目的是( )
A.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
B.躲避山洪等灾害
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适应海拔的变化
二、综合题
5.[2025鹤壁期中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的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的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地势的特点。
(2)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任选一个阶梯,归纳其主要地形类型。
(3)新考法·思维导图地势特征影响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完成下
面的框图。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
(4)概括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并从地势、水能资源的角度,说明在这些地方建大型水电站的原因。
参考答案
过基础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1.A 【解析】①线穿过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因此判断其穿过的我国地势阶梯有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A正确。
2.C 【解析】读图2可知,该线经过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自西向东降低。图1中四条线中,只有③线经过这些地形区且经过地区地势自西向东降低,C正确。
3.C 【解析】读图2可知,该地形剖面图中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其次是四川盆地,地势最低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反映出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C正确。
4.B 【解析】①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④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两地地势起伏较小,水流较平缓,水能资源不足;②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③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5.C 【解析】据图可知,受地势起伏大的影响,我国河流落差大,沟通不便,属于不利影响,A错误;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B错误;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我国东部地区的北部冬季寒冷,D错误。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B 【解析】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500米,故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之比大致是8∶4∶1,B符合题意。
2.B【解析】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在
地形模型上描画了主要山脉和河流,可以体现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B符合题意。
3.B 【解析】由图可知,路线1主要经过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A
错误。路线2从我国东部沿海向西延伸到青藏高原,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正确。路线3从我国北部内蒙古地区向南延伸到海南岛,没有跨越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C错误。路线4从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向南延伸到广东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D错误。
4.D 【解析】读图可知,路线2西段位于青藏高原。沿路线2向西到青藏高原,海拔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沿该路线旅行采用“渐进—阶梯”模式有利于适应
海拔的变化,D正确。
5.(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任答一点即可)
(3)内陆降水水源自西向东东西 (4)分布特点:多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附近。原因:地势阶梯交界附近地势落差大,蕴藏的水能资源丰富。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的地势划分为三级阶梯,且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三级阶梯,海拔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因此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读图可知,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主要为青藏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主要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的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便利了我国东西方向的交通。(4)读图可知,我国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附近,这些地方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的水能资源丰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