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上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教学课件(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版】八上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教学课件(第1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9 14:4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节 地形(第1课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结合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我国地势特征,找出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2、运用我国地形图,了解地势三级阶梯内部海拔和地形的差异。
3、运用相关资料,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水能分布的影响。
大江为何东去?春水为何东流?
与我国的地势有何联系?
沿36°N自西向东
沿线海拔是怎样变化的?
你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的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有两位同学各自画出一幅我国地势从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你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
呈阶梯状分布
下图是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沿36°N),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代表的我国地势阶梯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A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
(3)B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
(4)C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
读图,说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的名称。
一、二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二、三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 山
雪峰山
第一阶梯
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为主,
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
第二阶梯
以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为主,
海拔平均1000-2000米。
第三阶梯
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为主,海拔平均500米以下。
读图,找出我国各阶梯的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
主要地形类型 海拔
第一阶梯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第二阶梯
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第三阶梯
以高原为主
4000米以上
以高原、盆地为主
1000-2000米
以平原、丘陵为主
500米以下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1.与地形图相比,地形剖面图对我国地势阶梯的刻画有什么优点


直观展示地势起伏
精准体现地势特征
便于分析与应用
2.如果沿30°N纬线绘制地形剖面图,得出的结果是否也能反映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与沿36°N纬线相比,哪个地形剖面图显示的三级阶梯更典型


沿30°N纬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能反映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3.如果沿某条经线绘制地形剖面图,是否能够显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为什么


沿某条经线绘制地形剖面图不能显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划分依据是东西向的海拔差异和地形格局,而经线为南北走向,其穿过的地形单元不能完整覆盖三级阶梯。
结合图片等资料,举例说明地势对气候、河流及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气候
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利:河水自西向东流,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交通
弊: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河流
影响流向:自西向东奔入大海。
影响流速:阶梯交界处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能源开发:阶梯交界处兴建水电站。
说说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于地势特点之间的关系。
(1)说说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
(2)从地势、水能资源的角度,说明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
答:主要集中分布在各级阶梯分界线周围。
答:地势起伏大、水流落差大,能产生丰富的水能资源,从而利用水能资源可以修建大型水电站。
如果我国的地势不是这样,比如“东部高,西部低”,那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提示: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干旱面积扩大;河流自东向西流;交通不便,不利对外交流。
下图为我国地势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所在地区水能资源较为丰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图反映的我国地势特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A.东西部海拔差异大,沟通不方便 B.水汽不易深入,仅沿海地区湿润
C.地势落差巨大,水能资源很丰富 D.冷空气受阻,东部地区四季温暖
图1为中国简图,图2为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线穿过的我国地势阶梯有( )
A.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C.第一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D.第一、二、三级阶梯
4.图2为沿图1中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该线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5.该地形剖面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北高南低,呈斜坡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斜坡状分布
图1
图2
新情境·实验情境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用泡沫板制作我国地形的简易立体模型(如图1)。他们参照中国地势剖面图(如图2),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读图完成6—7题。
6.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500米,那么我国地势第一、第
二、第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之比大致是( )
A.1∶4∶8 B.8∶4∶1
C.4∶2∶1 D.8∶1∶4
7.同学们在地形模型上描画了主要山脉和河流,
可以体现地势( )
A.对山脉走向的影响 B.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C.阶梯内部水能丰富 D.阻挡季风进入内陆
图1
图2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众多“驴友”游遍大江南北。读图完成8—9题。
8.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1 B.路线2
C.路线3 D.路线4
9.青藏高原的氧气含量比平原地区低,“驴友”
们提出到路线2西段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
模式,其目的是( )
A.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
B.躲避山洪等灾害
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适应海拔的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