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学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学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9: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李时珍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一、从医之路
1.医生世家
明朝中叶,李时珍出生在医生世家,从小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2.科举受挫
几次科举考试失败后,决定专心学医。
3.成为名医
10余年刻苦钻研,成为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
4.提升学识
曾担任太医院院判,饱览丰富医药典籍。后辞职回乡,行医之余进行医药学的研究和著述。
[教材互补]
经过27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整理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李时珍结合自己的发现与研究,于1578年完成闻名中外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人民版)
1951年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各国代表,一致尊崇李时珍为世界文化名人。正如世界著名科学家培根所赞扬的:“他在书中留下的渊博知识与才华,将不受时间影响,永葆一新”。(岳麓版)
深化探究
材料 与李时珍同时代的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如此评论李时珍:“予窥其人,悴然貌也,矍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
思考 (1)李时珍所处的时代,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是深得社会认可的道路。李时珍不走这条道路,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李时珍先后在楚王府和太医院供职,很快便托病辞职的经历,评价李时珍的人生态度和学术态度。
答案 (1)出身医生世家,从小对医学兴趣浓厚,立志成为良医;科举失败,反思自己。
(2)人生态度:淡泊名利。学术态度:热爱医学,全身心地投入医学研究。
二、编写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
1.原因
在学习和行医的实践中发现医学书籍上记载的药物有不少错误。
2.经过
(1)花费大约10年的时间,对以往本草书中记载的药物进行详细的鉴别和考证。
(2)经过27年的艰苦探索,完成了初稿,后经三次修改,最终定稿。
(3)1596_年,《本草纲目》正式出版。
[重点精讲]
《本草纲目》的特点
(1)以应用科学的实用性为主;
(2)注重整理典籍的方法;
(3)以感性和经验成果为主。
[特别提醒]
《本草纲目》在古代医药学著作上的地位
《本草纲目》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重点精讲]
《本草纲目》的影响
(1)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就,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2)被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被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深化探究
材料 李时珍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61岁时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采药图
思考 (1)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本草纲目》?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李时珍为什么能够写成《本草纲目》一书?他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答案 (1)在李时珍以前,我国医学书籍记载的药物虽然品种繁多,但是错误不少。
(2)原因:潜心医学研究,博览群书;走遍大江南北,调查研究,仔细观察;亲自栽培、炮制、尝服药物,摸清药性;良好的文学素养;等等。
科学精神:潜心医学研究,博览群书;走遍大江南北,实地调查研究;仔细观察,亲自动手。
三、“中国的百科全书”
1.内容和特点
(1)《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全面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收载药物1 892种,附药方11 096个。
(2)《本草纲目》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首创按照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
2.历史影响
(1)《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2)李时珍的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重点精讲]
从李时珍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1)矢志不渝、执著坚定的信念。
(2)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
(3)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
(4)救死扶伤的医德。
[历史评价]
李时珍不畏权贵、不求名利,以为病人解除痛苦为己任,品德高尚,值得后人学习。他还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主张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接触、考察客观事物的实践去探究学习。他勇于创新,创立了在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含有先进的生物进化的思想。李时珍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深化探究
材料
《本草纲目》的部分插图
思考 (1)上述图片反映出《本草纲目》在内容上的两个突出特点,请你指出并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2)《本草纲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3)《本草纲目》在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史上有什么历史地位和影响?
答案 (1)一是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二是图文并茂;《本草纲目》附有1000多幅药图,形象地表现了各种药物
的复杂形态,既便于人们学习和辨认,又防止了混用和误用。
(2)①药物内容丰富:数量多、增加新药物品种;配有众多插图。②药物分类方法先进: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③涉猎动植物学、矿物学等多种学科。
(3)①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是中国医药宝库中集大成之作。②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③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④其科学性、文学性、实用性,在我国乃至世界广泛流传。
1.李时珍曾经对父言诗明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诗中表达的李时珍的志向是(  )
A.科考做官 B.读书应试
C.编修本草 D.终生行医
答案 D
解析 由于当时医学被视为末学杂流,民间医生的地位比较低,因此,李时珍的父亲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出人头地。但李时珍一心学医,父亲最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2.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李时珍终于以极其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撰写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宏伟巨著。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付出的努力有(  )
①博览群书 ②出国交流 ③亲自实践 ④虚心求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跋涉无数高山深谷,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但没有出国。
3.下列关于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编纂《本草纲目》历时27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B.对药物的观察采取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方法
C.对各种药材的形状、产地的描述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
D.严谨治学,《本草纲目》正式出版后他又亲自修订了三次
答案 D
解析 《本草纲目》于1596年正式出版,此时李时珍已去世三年。
4.《本草纲目》附有大量的药物形态图(如下图),李时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
B.介绍用文字无法表述的药物
C.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晰
D.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
答案 D
解析 为了把许多形状复杂的药物描绘出来,使读者看得更加明了,增加人们对各种药物的感性认识,李时珍绘制了1 000多幅图附在自己的书中。
5.达尔文称《本草纲目》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主要是因为它(  )
A.涉及的学科领域广 B.记载的药物种类多
C.分类方法先进 D.对世界影响巨大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百科全书”一般指涉及的领域广泛,涉及多学科的
多方面内容。
[学思之窗]
1.提示 可以从李时珍医生世家的影响、对科举考试的失望与其父因行医而得到百姓的敬重等方面进行思考。
2.提示 赞同。细致观察是本草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李时珍对药物采用亲自采集、仔细观察,以得其真的方法,获得很大成功。这反映了李时珍治学的严谨性和探究方法的科学性。
3.提示 李时珍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功底,在认识事物上,李时珍倡导“格物穷理”的思想,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实践,从实际出发探寻事物的性理;在文学上,《本草纲目》通篇语句流畅,极显李时珍的文学才华。科学发明与创造需要以文学的形式来展现。
[学习延伸]
1.提示 动机:纠正以往药物书籍的错误,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纠正这些错误。
方法:亲自采集,细致观察。
过程:略。
                   
[基础达标]
1.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里,李时珍立志终生行医的主要原因有(  )
①出身医生世家 ②科举连续受挫 ③浓厚兴趣爱好 ④医生地位较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易用排除法。在明代医学被视为末学杂流,民间医生的地位很低,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答案为C。
2.在李时珍之前,我国已存在《神农本草经》《唐本草》等药物学著作。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主要目的是(  )
A.帮助父亲更好地行医
B.名扬天下
C.纠正过去医书的错误
D.入朝为官
答案 C
解析 在李时珍之前虽存在药物学著作,但错误不少,药材名称混乱,所以李时珍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在于纠正过去医书的错误。
3.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曾亲自去江河湖泽,终于弄清了、莼、杏三种水生植物的区别。为了弄清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他不顾危险,亲口尝服曼陀罗酒,亲笔记下感受。这说明李时珍(  )
A.性格比较执拗 B.只信自身所见
C.治学态度严谨 D.轻视前人经验
答案 C
解析 亲自了解药物的形状和药效,说明李时珍对待医学研究的态度比较严谨。
4.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他主要是指(  )
A.李时珍医术高超
B.《本草纲目》内容丰富,价值极高
C.李时珍受人尊崇
D.《本草纲目》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答案 B
解析 “种色夺目”说明《本草纲目》内容丰富,“宝藏悉陈”说明《本草纲目》价值极高。
5.1986年11月23日,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先生专程去考察了李时珍的故里,他认为“李时珍达到了与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所隔绝的、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备受世人推崇的原因在于(  )
①李时珍的科学精神令人尊崇
②《本草纲目》是世界药物学的宝典之一
③中医学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界的独尊
④西方医学逐渐衰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中医在发展,但没有达到所谓“独尊”的地位;西方的医学在当今不断得到发展。因此,③④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
[能力提升]
6.情景模拟:《鲁豫有约——时空对话》
观众朋友们,这里是《鲁豫有约》特别节目——时空对话。我为大家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他就是来自16世纪的晚明医学家。掌声有请——李时珍先生。
鲁豫:您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而且您的伟大医学成就还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但您认为是什么原因让您受到如此尊重?
李时珍:(1)
鲁豫: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部科技巨著吗?
李时珍:(2)
鲁豫:您所不知道的是,您和您的巨著在世界上还获得了极大的荣誉;(3)
鲁豫:您认为您能编撰出如此杰出的巨著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呢?
李时珍:(4)
答案 (1)那可能是因为我编撰了《本草纲目》吧。
(2)《本草纲目》是一部对我国古代医学、植物学总结的药物学著作,它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在当时世界是最先进的,它的编撰应该对我国的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本草纲目》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1951年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各国代表一致推崇您为世界文化名人。
(4)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前人的奠基;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其他有利的客观条件。
解析 第(1)问应结合李时珍最大的贡献作答;第(2)问应结合《本草纲目》的特点归纳;第(3)问是考查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第(4)问可以利用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的有利条件概括。
7.阅读下列材料:
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有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等人。中国两位著名科学家的画像也并列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请回答: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
答案 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史上是一座丰碑,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也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他的药物分类法也领先于世界,这种分类思想成为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故李时珍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解析 材料着重突出了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