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新版】8上第一章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分层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新版】8上第一章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分层训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9 14:4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的人口》分层训练
过基础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2024湖南中考]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约为147人/千米^2 。下表示意我国某省2019年至2022年人口密度。据此完成1—2题。
年份 2019 2020 2021 2022
人口密度/(人/千米^2 ) 652 651 646 643
1.该省2019—2022年人口数量( )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远大于西部地区,判断该省可能为( )
A.西藏自治区 B.台湾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比2021年减少85万人,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下图示意2015—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状况。读图完成3—4题。
3.2015—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升高 B.持续降低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4.我国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养老负担加重 B.学校数量增加 C.交通压力增大 D.劳动人口增加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福建省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C.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
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6.我国人口( )
A.受海陆位置影响,都分布在沿海
B.受纬度位置影响,都分布在热带
C.受气候影响,干旱的甘肃省最稀疏
D.受地形影响,多分布在低海拔地区
2023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如下图)发生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7—8题。
2017年 2023年
7.《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是为了体现( )
A.文化艺术的演变 B.人口政策的变化
C.财政收入的提高 D.生态环境的改善
8.《美好未来》作品反映的内容能改善我国目前面临的( )
A.就业困难 B.人口分布不均 C.老龄化现象 D.人口增长过快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等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
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是我国年平均智能出行人次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智能出行人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界线大致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一致
B.大致以黄河为界,北多南少,分布不均匀
C.云南省年平均智能出行人次高于5 000万
D.沿海地区每年智能出行人次均超过1亿
2.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智能出行更活跃,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更加多样
B.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更大
C.东部地区人口密度更大、城市更多
D.西部地区交通、通信等设施更完善
新情境·生活情境[2025郑州期中]“跨代共居”是指在老年人的房屋里,招募年轻人向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以抵扣房租的现象。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试行“跨代共居”是为了( )
A.带动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机会 C.优化生育政策 D.减轻养老负担
4.“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是因为该地区( )
①医疗水平较高 ②生活成本较高 ③娱乐活动丰富 ④住房资源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综合题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表示进入老龄化社会。如图为我国15—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含预测)示意图。
材料二 为了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材料三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2010年以后,我国15—59岁人口比重的变化呈______趋势,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的变化呈______趋势。材料一反映出当今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是积极有效应对该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就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说出两方面优化生育政策的好处。
(3)应对人口问题,我国要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说出作为
中学生的你要成为未来的“人才”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过基础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1.B 【解析】由材料可知,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该省面积不变的情况下,2019—2022年人口密度越来越小,表明该省2019—2022年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正确。
2.B 【解析】该省人口密度在600人/千米^2 以上,而我国人口密度约为147人/千米^2 ,说明该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选项中只有台湾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B正确。
3.D 【解析】读图可知,2015—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D正确。
4.A 【解析】人口负增长会导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进而导致养老负担加重,A正确;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学校生源减少,进而导致学校数量减少,B错误;人口负增长会导致未来劳动力减少,交通压力减轻,C、D错误。
5.C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福建省人口密度明显小于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并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故选C。
6.D 【解析】我国人口大多集中在东南部,该地区地势较平坦,海拔较低。据图可知,甘肃省不是人口最稀疏地区。故选D。
7.B 【解析】图中雕塑作品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反映了一对夫妻可生育子女数量的变化,体现了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B正确。雕塑作品中孩子数量的变化与文化艺术的演变、财政收入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关系不大,A、C、D错误。
8.C 【解析】作品反映了一对夫妻可生育子女数量增加,这体现了鼓励生育政策。我国目前老龄化现象严重,需要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数量,C正确。就业困难是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控制生育,A、D错误。作品反映的内容与人口分布无关,B错误。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A 【解析】读图可知,智能出行人次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其分界线大致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一致,A正确。黄河南侧智能出行人次较北侧多,B错误。云南省智能出行人次在1 000万—5 000万之间,C错误。福建省、辽宁省等位于沿海地区,但其年平均智能出行人次低于1亿,D错误。
2.C 【解析】智能出行活跃度主要取决于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应用等,与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性关系不大,A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说明年轻人口比重大,而年轻人对智能手机等的使用率更高,智能出行的次数更多,B错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密集,人们出行需求更大,且网络覆盖好、智能设备普及,为智能出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智能出行更活跃,C正确;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和通信设施比西部地区完善,D错误。
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跨代共居”只是居住方式的改变,是年轻人向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没有直接创造很多就业岗位,一般不会直接带动经济发展,A、B错误;优化生育政策主要靠调整生育法规等,“跨代共居”和优化生育政策关系不大,C错误;由材料“招募年轻人向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可知,“跨代共居”可以减少养老花费,减轻养老负担,D正确。
4.C 【解析】
5.(1)下降 上升 人口老龄化 缓解社会养老负担(增加劳动力供给) (2)增加劳动力供给,增强社会活力;增加国防兵源,保障国防安全;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3)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读图可知,2010年以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黑色实线)呈下降趋势、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黑色虚线)呈上升趋势。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早已超过10%,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延迟退休,即增大退休年龄,这可以让低龄老人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社会养老负担。(2)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优化生育政策鼓励生育的好处可以从增加劳动力供给、增加国防兵源、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方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