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课件 (3)(共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课件 (3)(共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9:2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磁悬浮列车——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
 ——揭开人类铁路交通运输事业的新阶段. 中国人第一次听见了火车的汽笛声,但比英国足足晚了半个世纪。1875年,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请英国人设计的,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 )——“马车铁道”火车的轰鸣与振动会“损伤地脉”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归纳少年詹天佑的经历:1861年1878年1881年1872年少年出生于广东南海12岁赴美留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丘屋高中,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回国詹天佑(左)与同学潘铭钟初到美国留学的合影。 问题探究:1、少年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赴美留学的?一、赴美留学——少年⑴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解决内忧外患,开展洋务运动知识归纳材料一:清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国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钢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以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
材料二:幼童门非常容易“美国化”,不愿穿中式服装,尤其是那根拖在脑后的长辫子,既麻烦,又常遭人白眼,不少幼童索性把辫子剪掉,见清廷长官时再弄一根假辫子装上,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失去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也不大遵守了。还特别好动,经常出没于篮球和足球场上,詹天佑等人还组织了棒球队。负责管理留美幼童的清廷守旧官僚视幼童的这种新变化为大逆不道,清政府对他们失去了政治上的信任,最后不得不以1881年将幼童凄然撤回而告终。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了幼童出洋学习哪些东西?从中看出清政府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清政府的目的达到没有?试结合材料说明。
幼童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学:培养满腹儒家经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封建奴才
西学:掌握科技,具有独立人格,向往自由、民主的公民思考中学与西学教学目的不同“中体西用”不可能实现一、赴美留学——少年⑵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洋务运动培养人才⑴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解决内忧外患,开展洋务运动⑶结果:
中西教学目的的不同⑷失败原因:中途夭折知识归纳  第一批返回的21名学生均被送入电局学传电报,第二、三批学生由中国当时的新式企业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23名外,其余50名分赴天津水师、机器、电报、鱼雷局等处当差。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在他们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 一、赴美留学——少年⑵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洋务运动培养人才⑴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解决内忧外患,开展洋务运动⑶结果:
中西教学目的的不同⑷失败原因:中途夭折知识归纳(5)客观作用: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是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开端回国后的经历:1881-1888年:回国后在福州船政学堂任英文教习七年学非所用的经历说明了什么问题?清政府的腐败,人才不受重用阅读课本归纳詹天佑投身中国铁路事业后的杰出成就并感悟他身上所体现的品质:二、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1、1888年 津沽铁路(帮工程师)
2、1890年 滦河大桥
(新式气压沉箱法)(一)成就:——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二、修建铁路:1、1888年 津沽铁路(帮工程师)
2、1890年 滦河大桥
(一)成就:3、 1905—1909年 修建京张铁路二、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研究文本第二子目第二段,分析中国人自行修建京张铁路的原因,面临的困难1905—1909年 修建京张铁路
原因:
帝国主义争霸
维护路权,阻挡侵略势力
困难:
英俄等帝国主义的阻挠、嘲笑
清政府的腐败,政治动荡
经济实力不够,工程自身的难度
1905—1909年 修建京张铁路
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人”字形路线
直井施工法①“人”字形路线——延长坡面,减小坡度②直井施工法创新:青龙桥车站“人”字形线路交会处 京张铁路沿线遗留的老桥墩青龙桥车站一侧的詹天佑铜像詹天佑保存的自动挂钩模型 京张铁路修成时,詹天佑和同事的合影 2、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品质?不畏艰难,深入实践
严谨细致,开拓创新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阅读文本P22页第二段及学思之窗归纳)外国工程师称其为“不可能的奇迹” 周恩来赞誉其为“中国人的光荣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为中国人争光京张铁路的意义251909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典礼 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
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
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
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
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我国于1999年设立了中国土木工程界的最高奖项—— “詹天佑奖”27“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三、维护中国路权:1、清末支持保路运动,推动铁路建设2、民国时主持川粤汉铁路3、北洋政府时为国争权1912孙中山(前排中)视察商办粤路公司(前排右一为詹天佑)合影。孙中山视察京张铁路合影 出席远东铁路会议时的詹天佑 晚年的詹天佑一直为维护中国的铁路主权,推行铁路事业而奔波劳累,体现了什么样精神?感悟伟人为中国铁路事业尽心尽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屏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群相讹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骤之难可以体味。
材料二: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公里,只占14%。 俄国外交大臣维特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力方法之一是将铁路建筑权抓在手里。”
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受到哪些因素的阻碍?
①国家腐朽和腐败,经济实力的不足
②帝国主义觊觎中国路权
③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人才
④工程设施落后
⑤思想观念封闭落后
(修铁路会破坏风水,损伤地脉等……
近代铁路事业步履艰难的原因?国家命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业绩的取得,或者说制约、影响着个人业绩的大小
个人业绩的取得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积极贡献,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启示:国家命运和个人业绩有着怎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