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9 04:3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3500-前539)
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观察图片,指出“两河”的名称以及两河流域的地理范围
两河
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幼发拉底河
大体上是以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1.地理位置
材料一:苏美尔人的诗歌: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棕榈树繁茂,水果种类众多;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砖的黏土。
——H·G·韦尔斯《世界史纲》
(2)从材料来看,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什么?
泛滥的洪水带给人们灾难,但是也带给人们可靠的收成和建筑房屋的材料。这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适合定居的地域。
逐渐产生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阅读教材,用时间轴梳理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BC 3500
BC24世纪
BC19世纪
BC18世纪
BC539年
BC1595
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新巴比伦王国灭亡
国家出现
初步统一
强盛
衰亡
2.兴衰历程
归纳汉谟拉比的统治措施
措施 内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法律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直接掌握军队
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一:汉谟拉比拥有一套高效率的官僚体系,各种官吏由国王本人任免。国王或中央政府对地方法庭实行监督和控制。汉谟拉比……亲自掌管军队大权,他可以任意调拨军队。……他把神庙经济完全纳入王室经济,使其成为王室经济的一部分。
材料二:他自称“战神萨巴巴的堂兄弟”及“众神之王”,其权力得自享有统治全人类大权的马尔都克的神授。
材料三:汉谟拉比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汉谟拉比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开凿运河之年、兴修水利之年。
小组合作任务:
1.结合课本知识和资料包内容完成明信片制作。
2.明信片包括抬头,要求图文并茂。
课堂微项目活动
制作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明信片
3.文明成就
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文字”。
(1)文字:楔形文字
(2)天文:阴历
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3)数学:60进位制
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闪族,后传至巴比伦,流传至今仍用作纪录时间、角度和地理坐标。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
太阳神
用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法典全部内容刻在一根黑色石柱上
(4)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太阳神
汉谟拉比
①目的: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太阳神把象征权力的权标交给汉谟拉比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这个浮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思想?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奴隶制度: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C.商品经济: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②《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④请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此法典。
材料一:
第201条:若自由民击落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牙齿,则应赔偿三分之一明那。
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颊,则应割其耳。
第199条: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
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材料三:《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明了当时的社会。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第196条: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损毁任何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毁其齿。
局限性:
A.法律的公平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B.刑法残忍与严苛;
C.阶级歧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优越性:
A.★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C.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据说,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在宫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园内种满奇花异草,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
材料: P9《相关史事》
(5)建筑:空中花园
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 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知识拓展P9
空中花园
课堂小结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文明成就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文明起源
发展历程
苏美尔文明
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
古巴比伦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新巴比伦文明
空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