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有答案)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有答案)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31 07:2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必修1
第3章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单选题
1.(2025·云南玉溪期末)鉴别酵母菌细胞是否死亡可用台盼蓝染液,用它进行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体现了活细胞膜的功能是( )
A.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天津和平区2025高一上期中)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B.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协助
C. 台盼蓝不能使活细胞着色,说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 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3.(2024江苏宿迁期中)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出现让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其上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有关
C.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识别和结合,不需要信号分子
D.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实现信息交流
4.(2025·江苏盐城期末)用丙酮从猪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设细胞膜表面积为,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则与关系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5.(黑龙江哈尔滨九中2025高一上月考)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推测细胞膜含有脂质成分
B.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清晰结构,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C. 科学家用丙酮从蛙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D. 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实验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之一
6.(2024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段考)下列关于对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化学分析,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组成的
B. 根据“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实验,推断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为两层
C. 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D.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细胞膜都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的
7.(2025·山东青岛期末)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中,胆固醇等脂质富集形成了有序的特殊结构,如同“筏”一样载着各种膜蛋白,被称为“脂筏”。有些“脂筏”可以不同程度地与细胞骨架交联。结合“流动镶嵌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脂筏”结构不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
B. 动植物细胞膜上都有胆固醇形成的“脂筏”结构
C.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
D. 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都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8.(河北张家口 2024 高一上期中) 如图为某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②是磷脂分子的头部,不具有亲水性
B. 由图可知细胞膜主要由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C. 图中③在细胞膜中均匀分布,其含量和种类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D.④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9.(2024浙江绍兴阶段练习)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由糖和脂质形成的糖脂
B. ②是膜的基本支架,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C. 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可以侧向移动,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物质基础
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结构无关
10.(2024云南曲靖开学考)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下列说法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
A. 信号细胞与靶细胞上一定都有受体
B. 若①是激素,则其一定要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C. ①不可能是脂质,②不一定是蛋白质
D. 该图可表示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二、多选题
11.(2025·河北唐山期中改编)研究发现,生物膜融合存在以下机制: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螺旋状的复合蛋白,使磷脂分子失去稳定进而重排形成融合孔,最后实现生物膜的相互融合,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融合的基础是膜上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可运动
B. 研究包膜病毒与细胞膜融合的机制,能为抗包膜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一种新思路
C. 胰岛素可通过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从而传递信息
D. 重排后的磷脂分子仍排成连续的两层与其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有关
12.(河南部分校2025高一上联考)在探究细胞膜结构的过程中,科学家进行了著名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所标记的膜蛋白相同
B. 若升高培养细胞的温度,则达到上述结果所用的时间可能短于40min
C. 若将去壁的植物细胞进行融合,则可能会出现与动物细胞融合相同的结果
D. 最终红色和绿色两种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均有流动性
三、非选择题
13.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E为______;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填图中标号)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3)细胞膜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
(4)1895年,欧文顿发现能够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______;1972年,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______模型。
知识点2: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与磷脂排列(提升层)
14.(辽宁朝阳2025高一上月考)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数字):
(1)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该模型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
(2)将沙门氏菌(原核生物)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是该菌表面积的两倍,原因是______。
(3)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结构特性,这是因为______。
(4)由图可知,该结构的______(填“上方”或“下方”)是细胞膜的外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5)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图中[ ]______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15.(2024福建厦门一中阶段练习)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最好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内容物流出,其细胞膜又会重新封闭起来,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细胞又能重新封闭,体现了______。
(2)用不同试剂处理红细胞血影,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表:
实验 处理 膜蛋白种类 处理后红细胞形态
血型 糖蛋白 带3 蛋白 带4.1蛋白 错 蛋白 血影 蛋白 肌动 蛋白
试剂甲 + +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 - - + + + + 还能保持形态
(注:“+”表示有,“-”表示无)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
(3)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将细胞分为三组,设计如下实验(如图1所示):
甲组:不进行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可水解蛋白质)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
分别提取和分离三组的膜蛋白,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水解位于脂双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能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迁移越快,反之越慢)。
已知水通道蛋白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若存在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______(填编号);镶在膜内侧的蛋白质是______(填编号)。
一、单选题
1.B
2.B
3.C
4.B
5.C
6.B
7.C
8.D
9.B
10.D
二、多选题
11.ABD
12.AD
三、非选择题
13.(1)糖蛋白;B
(2)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脂质;蛋白质;D磷脂双分子层
(4)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流动镶嵌
14.(1)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
(2)沙门氏菌细胞只有一层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时,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3)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4)上方;上方有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5)2蛋白质
15.(1)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血型糖蛋白、带3蛋白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