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同步学案
思维激活
1.詹天佑成功地建筑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你知道在该桥的建筑中,詹天佑作出了哪些技术创新吗?
提示:詹天佑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解决了外国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2.京张铁路是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杰作。你知道该铁路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占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京张铁路通车典礼
提示: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不借助外国力量修建的铁路,它的成功建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自主整理
一、幼年出洋,学成回国
1.1871年,清朝为推进_______事业,宣布招收幼童赴美留学,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由此开始。1872年,詹天佑作为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之路。
答案:洋务
2.詹天佑先后考入美国康尼狄格州的西海纹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滨男生学校和丘屋高级中学。1878年,考入_______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最后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
答案:耶鲁
3.1881年回国后,詹天佑先被分配到____________学习海军驾驶,后被派到水师学堂任教。
答案:福州船政学堂
二、建桥筑路,为国争光
1.1888年,詹天佑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工程师,所主持的_______段铺轨工程在短时间内完成。
答案:津沽
2.1890年,清政府决定修筑关东铁路,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难点是滦河大桥,英、日、德工程师先后失败。詹天佑将中国传统桥梁_______和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用新式_______法建造桥墩,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答案:打桩法 气压沉箱
3.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_______兼总工程师。他在资金有限、时间紧迫、环境艰苦、舆论压力之下,抱着为国争光的信念,设计“_____”字形路线,采用直井施工方法,成功地攻克了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大长了国人志气。
答案:总办 人
三、维护路权,鞠躬尽瘁
1.京张铁路建成后,各省建设铁路的热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涨,川汉、粤汉等许多铁路都要詹天佑去设计和指导。但清政府于1911年宣布“_______”,并与外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外国人,引发了各省规模浩大的保路运动。詹天佑一面支持该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
答案:铁路国有
2.中华民国成立后,继承了清末的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将粤汉、川汉铁路合并为川粤汉铁路,以詹天佑为会办,后为督办。他在政府腐败、外人掣肘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先后完成了粤汉铁路广州_______段和武昌长沙段的施工任务。
答案:韶光
3.1919年,詹天佑抱病出任协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多次发言要求收回中国在_______路的驻兵权和管理权,并为此而心力交瘁。临终前给政府的遗呈中仍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
答案:中东
高手笔记
本课内容讲述了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一生的感人事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学习时,要从留洋学习、为国争光、爱国维权等不同的角度把握詹天佑的重大贡献,并注意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学习他的优秀品质,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
名师解惑
1.关于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剖析:本问题阐述了中国近代科学家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把握本问题,能够深化对近代文化主旋律的认识。
(1)热爱祖国,以救亡图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振兴民族为科研和创造的动力。中国思想界倡导学习西学,其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为强国御侮。近代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抵御西方侵略的。
(2)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但又不迷信洋人和古人。年幼的詹天佑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到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在修建京张铁路时,他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3)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下,刻苦钻研,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争光。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突破了“路基需要风干一年才能钉道”的外国筑路经验,在选线、“詹天佑钩”以及“双头列车”等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不借助外国力量修建的铁路,它的建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给藐视中国的列强以猛烈的回击。
2.关于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确立的过程和表现
剖析: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同西方近代科技的传播密切相关。本问题介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确立的过程及表现,是对教材知识的有机补充和拓展。
过程:①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兴起,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被大规模由浅入深地引进中国。②到20世纪初,清政府制定了相应的科技政策,中国科学家的队伍开始形成,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开始确立。
表现:翻译出版了大批科技书籍;兴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各类新式专科学堂,所开专业遍及各个领域,培养出了一批早期的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他们中间涌现出一些著名的科技人才;在兴办近代企业及近代国防事业中,传播了西方科技。与此同时,西方的应用技术也在中国开始广泛地传播开来。
讲练互动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
( http: / / www.21cnjy.com )夺铁路修筑权。到1911年,中国共有铁路9600多千米,其中由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900多千米,中国自主经营的铁路只有600多千米。
材料三 京张铁路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四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活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五 据袁昶估计,庚子(19
( http: / / www.21cnjy.com )00年)前后,仅顺天府(注:清朝时北京称京师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主要问题?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国近代兴建铁路的特点,其后果是什么?
(3)从材料三中你获得了什么历史信息?
(4)根据材料四、五概括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影响。
(5)综合材料中获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解析:本题以铁路为切入点,考查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及其影响。回答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材料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刘铭传、李鸿章修铁路的倡议及洋务派修铁路的行动,遭到国内封建顽固势力、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
(2)特点: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修筑的铁路,长度远远超过中国人自建的铁路。
后果:①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修筑铁路,增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输出,榨取巨额利润。②帝国主义利用修筑的铁路,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便于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地方,把它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3)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总工程师是詹天佑。
(4)影响:第一,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第二,带动了与铁路有关行业的发展,但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
(5)评价:首先,修筑铁路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推动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其次,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便于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启示:只有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绿色通道:认真阅读所给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 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英俄帝国主义都竞相争夺该路的修筑权。其根本目的是
…
( )
A.加强对中国北方的控制
B.攫取高额利润
C.抵制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
D.排挤其他列强
解析: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狂潮,以开设银行、投资设厂、开矿、修筑铁路等手段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在华势力随着其控制的铁路的延伸而延伸。
答案:A
问题探究
【问题】
詹天佑曾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畏强暴,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这体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导思:詹天佑提出的口号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后人应学习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挑战外国权威、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操和自信精神。
探究: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先驱,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而呕心沥血,奋斗终生。特别是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震惊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发展。詹天佑的杰出贡献集中反映在他面对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的险恶环境,能想方设法、依靠群众战胜重重困难,修筑了京张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干。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为国为民担风险,体现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高尚的民族气节,不愧为后世楷模。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是爱国情操的最重要的体现。爱国是无条件的,不应该因祖国的贫富强弱而有所差异。
教材链接
教材
“学思之窗”
提示:中学和西学在教育目的上肯定会产生矛盾,这也是幼童出洋夭折的主要原因。
中学体现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务的封建奴才,而西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格物致知的西方科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具备独立人格,向往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公民。因此,留洋幼童的逐步西化,势必会引起封建顽固势力的恐惧和无法容忍,最终将幼童召回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