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1964年,在三届人大会议期间,一个服务员
同志在人大代表行列中找到了李四光,对他
说:“请您到北京厅去一下!”当时李四光不
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他走进北京厅时,见到
大厅中只有毛泽东一人坐在那里。李四光没
有想到是毛泽东找他,以为服务员说错了地
点,连忙道歉说:“主席,对不起,我走错
门了!”但毛泽东却健步走了过来,紧握住李四光的手,说:“没有走错,是我找你的。”毛泽东接着风趣地对李四光说:“你的太极拳打得不错啊。”李四光一时没有理解毛泽东的意思,回答说:“身体不好,刚学会一点。”毛泽东笑着说:“你那个地质力学的太极拳啊。”这时,李四光才理解毛泽东的话是对他和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一起,用新华夏构造体系找到石油的高度评价。
请思考:
1.毛主席为什么高度赞扬李四光?
2.李四光一生是如何运用他的科学理论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
1.出身:清朝末年出生于_______黄冈县一个农村教师家庭。
小学学习成绩优异。
2.留学:
(1)留学日本,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_____专业;
回国后被清政府授予“工科进士”。
(2)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初学采矿,后改学_____,获得
_____________学位。
3.回国:到_________,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
_________。湖北省造船地质自然科学硕士北京大学地质人才【特别提醒】
李四光一生曾三次留学又三次回国,1904年留学日本,1910年回国;1913年留学英国,1920年回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多次赴欧美讲学、考察等交流,并再次赴英深造,1950年回国。体现了其强烈的爱国精神。结合李四光留学经历的相关史实:
探究分析:
(1)李四光先生的求学经历有哪些转变,在此期间他都学了什么专业?
提示:转变:由新式学堂到留学日本再到留学英国。留学日本学习造船、留学英国学习地质。(2)李四光先生选择专业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在日本学习造船,希望中国建立强大海军,不再受外国侮辱。在英国学习地质学,希望中国能自己开采矿藏,不受制于外国。
(3)李四光为什么一定要学成后回到中国,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提示:以自身所学报效祖国,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
1.创立地质力学:
(1)萌芽:1926年,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大
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成为_________萌芽时期的代
表作。
(2)正式提出:1945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
正式提出了“_________”这个名词。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地质力学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3)载入史册:1948年,李四光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作了
题为《_______________》的学术报告,从此,李四光成为公
认的_______________。
(4)系统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_____________》一
书,成为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新华夏海的起源地质力学奠基人地质力学概论2.其他领域的成就:
(1)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创立虫筳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2)在冰川研究上:确定中国_______冰川的存在。
(3)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
_________选线、___________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第四纪成昆铁路攀枝花钢厂【知识点拨】
总结李四光科研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1.地质力学的运用。
(1)勘探石油资源:
①成果:发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油田。
②意义:
a.推翻西方国家的中国“贫油”论。
b.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2)寻找铀矿资源:
为发展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
(3)预测地震:有利于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预防。2.古生物学的运用。
通过对虫筳的种属研究,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
3.冰川学的运用。
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特别提醒】
地质力学是李四光在批判已有地质理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不完全是“土生土长”的学说,其真正确立的标志是《地质力学概论》一书的正式发表。三、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1)根据李四光的_________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
代,我国相继找到_____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
_________等大油田,使中国摘掉了“_____”的帽子。
(2)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_____
事业作出了贡献。
(3)对_____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地质力学大庆华北油田贫油核能地震四、对李四光的评价
(1)学术地位:我国杰出的_______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
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人格魅力: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
(3)他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
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地质学【知识点拨】
对李四光的评价。
(1)人格特征: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学术地位: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3)总体评价: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探究分析:
材料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思路分析】结合建国初期石油状况、经济发展要求、中外地质学家的观点等方面回答。
提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恢复后和随后开始的工业化建设,使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当时大多数中外地质学家认为中国是贫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