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4 Interests and Abilities—Lesson 3 Beyond Disability(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导向)
(一)语言能力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理解并运用与 “残疾”“能力”“兴趣” 相关的核心词汇,如 disability(残疾)、ability(能力)、interest(兴趣)、overcome(克服)、courage(勇气)等,在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中正确使用这些词汇描述人物经历和感受。
能掌握并运用含有情态动词 can/can't 表达能力与不能做的事情,以及 though/although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如 “Though he has a disability, he can play the piano well”),在对话和短文写作中清晰表达观点和描述现象,语言表达准确、连贯。
能够读懂关于残疾人士凭借自身努力超越困境、发展兴趣和能力的语篇,获取关键信息(如人物经历、所遇困难、取得的成就等),并能根据语篇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和总结,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 60 - 70 词。
(二)文化意识
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社会对残疾人士的态度以及为帮助残疾人士融入社会所采取的措施,如无障碍设施建设、公益组织帮扶等,认识到尊重和关爱残疾人士是全球共同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残疾人士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梦想的案例,感受他们身上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树立尊重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对比中外在残疾人士权益保障方面的异同,拓宽国际视野,学会从多元文化角度看待 “超越残疾” 这一主题,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
(三)思维品质
能够根据语篇提供的信息,分析残疾人士在追求兴趣和发展能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以及他们克服困难的方法,培养逻辑分析能力。
在课堂讨论 “如何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面对自身不足该怎么做” 等话题时,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能够将语篇中学到的人物故事与自身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对 “兴趣与能力”“困境与成长” 的深刻认识,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和概括性。
(四)学习能力
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与同伴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掌握运用工具书(如词典)、网络资源等查找与 “残疾”“兴趣” 相关的英语词汇和拓展阅读材料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能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词汇掌握、口语表达、阅读效果等)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明确自己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与 “残疾”“能力”“兴趣” 相关的核心词汇和 can/can't、though/although 引导的句型,并能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
读懂关于残疾人士超越困境的语篇,准确获取关键信息,理解语篇主旨大意。
树立尊重和关爱残疾人士的意识,感受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 though/although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进行句子表达和语篇写作,避免语法错误。
能够结合语篇内容,深入分析人物品质,并将其与自身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和表达。
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有效利用学习资源,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残疾人士积极生活的图片、视频等,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 “超越残疾” 的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一系列具有明确目标的学习任务(如词汇闯关、语篇阅读填空、小组讨论、短文写作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如角色扮演(模拟与残疾人士交流的场景)、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克服困难的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读写结合法:先引导学生阅读语篇,积累语言素材和思想观点,再指导学生进行书面写作(如写一篇关于 “身边勇敢面对困难的人” 的短文),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协同提升。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短视频,内容为不同残疾人士(如失明的钢琴家、失去双腿的运动员等)凭借自身努力追求兴趣、实现价值的片段,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people What can they do even though they have disabilities ”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回答,如 “They are great. They can play the piano/swim.” ,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Beyond Disability”,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词汇和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词汇学习
教师呈现与 “残疾”“能力”“兴趣” 相关的核心词汇,如 disability、ability、interest、overcome、courage 等,通过图片、实物或英文释义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如用轮椅图片解释 “disability”,用钢琴图片结合 “play the piano” 解释 “interest”)。
组织 “词汇闯关” 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出示词汇对应的图片或英文释义,小组抢答词汇拼写和汉语意思,答对得分,答错扣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小奖励。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忆词汇,提升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句子造句,如 “He has the courag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My interest is reading books.”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
(三)语篇阅读
快速阅读:教师发放语篇材料(关于一位残疾人士通过努力发展兴趣、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让学生在 3 分钟内快速阅读,找出语篇的主人公和主人公的主要兴趣爱好,初步了解语篇大意。
细节阅读:让学生再次阅读语篇,完成教师设计的细节理解题(如选择题、填空题),题目围绕主人公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取得的成就等内容展开。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核对答案,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准确获取语篇关键信息。
精读分析:引导学生精读语篇中的重点句子,特别是含有 can/can't 和 though/although 的句子,如 “Though she can't walk, she can paint beautiful pictures.” ,讲解这些句型的用法和含义,让学生进行模仿造句练习。同时,组织学生讨论:“What qualities does the main character have How does she/he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 ,鼓励学生结合语篇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逻辑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语言运用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3 - 4 人,创设 “在公园遇到一位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想要帮助他 / 她,并与他 / 她交流兴趣爱好” 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小组讨论:提出讨论话题:“What can we do to help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round us 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face our own shortcomings ”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写作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语篇内容和人物品质,提出写作任务:“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a person who bravely faces difficulties (it can be a person you know or a person in the passage). You should use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we learned today, such as disability, courage, though/although.”
给学生 5 - 7 分钟的时间进行写作,教师巡视课堂,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梳理写作思路,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选取 2 - 3 篇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展示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进建议,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向优秀习作学习,提升写作能力。
(六)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核心词汇、重点句型、语篇主旨以及 “超越残疾” 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强调尊重和关爱残疾人士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背诵本节课所学的核心词汇和重点句型,并用这些词汇和句型写 5 个句子。
拓展作业:查找一位你敬佩的残疾人士的资料(可以是中外的),用英语写一篇 80 - 100 词的短文,介绍他 / 她的经历和品质,下节课进行分享。
实践作业:在生活中,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可以是残疾人,也可以是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下节课用英语简单分享。
五、教学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
课堂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词汇和句型的运用情况、思维的活跃度等,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和鼓励,如 “Good job! You use the word 'overcome' correctly.” “Your idea is very creative.” 。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对学生在词汇闯关、语篇阅读练习、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写作训练等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运用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情况,通过课堂反馈、小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
(二)终结性评价
单元测试:在本单元学习结束后,通过单元测试考查学生对本节课及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语篇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掌握情况,测试内容包括词汇拼写、语法填空、阅读理解、书面写作等题型。
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基础作业、拓展作业、实践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根据作业完成质量给出等级评价,并写下针对性的评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同时,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纳入学期总评,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核心素养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