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李四光学习要求名字的由来从李仲揆
到李四光
李表四被光光走进李四光: 感悟“四大”精神走近李四光: 了解“李的”经历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再造“李四光”:继承“光的”事业1、某大学一位地质系学生要探寻李四光一生的足迹,首站应该选择( ),探寻李四光的留学经历,首站应该选择( ),分享李四光找到大型油田的喜悦,首站应该选择( )……练一练湖北黄冈大 庆日本大阪1889年 出生于湖北黄冈
1904年(15岁)破格选送日本留学,学习造船专业
1905年(16岁)加入同盟会
1910年 毕业回国,通过考试被赐“工科进士”
1913年 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后改学地质
1920年 回国,北大地质系执教
30、40年代 多次赴欧美讲学、考察等交流,
并再次赴英深造
1950年 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并任中国科学院
副院长,地质部部长
1971年 卒于北京,享年82岁李四光生平简介
“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我已经学了一年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矿工。”
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李四光地质力学
理论“学以致用”的是
A、勘探石油,发现油田
B、研究和预测地震
C、提高化石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D、寻找铀矿,发展核能C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冰川学练一练地质力学理论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地质力学在矿产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地震地质、地热地质以及地区稳定性研究方面,特别是对中国石油、煤田和若干金属矿产的预测以及解决重大工程建设和大型矿山开发中遇到的地质问题,都起了重要作用。 地质力学理论⑴1926年…萌芽之作
⑵1945年…正式提出
⑶1948年…载入史册
⑶20C60S…代表作.里程碑⑴寻找石油,提供能源
⑵寻找铀矿,发展核能
⑶预测地震,加强预防
理论创立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李四光 1963《人民日报》头版打出标题《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铁人王进喜说:“把贫油的帽于甩进了太平洋。”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李四光 2.地质力学理论是怎样创立的?李四光运用该理论进行了哪些实践?1.李四光说“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3.除了打破“中国贫油论”权威外,李四光还在哪些领域挑战了权威?思考: 第四纪冰川
第四纪冰川,是在地球最新的一个地质年代内(距今
约200万年) ,大部地区多次发生的冰川活动的总称。冰
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一
般冰川为舌状。
中国曾否有过第四纪冰川?德国冰川权威李希霍分断言:“中国南方太暖,而北方太干,第四纪中国无冰川发生。”
李四光在20—30年代,在大同盆地、太行山麓以及庐山等地,发现了大量冰川证据,经过长时间的考察研究,确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并最终得到国际科学家的公认。对我国寻找地下水资源、砂金矿床、选定工程建设场址,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冰川学研究 第四纪冰川
科学家们称距今最近的(距今约200万年)一次冰川期为第四纪冰川。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始于李四光。李四光在20年代即已在山西大同及河北太行山东麓发现了冰川漂砾,识别出冰川流动形成的擦痕。30年代,他又在江西庐山发现冰川沉积物,在鄱阳湖边发现具冰川擦痕的羊背石;并在安徽黄山发现U形谷削壁上的擦痕,在该山后海发现具擦痕的漂砾。推翻了国际上许多冰川学权威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层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寻找地下水资源、砂金矿床、选定工程建设场址,都有重要指导作用。 距今200多万年的第四冰川遗迹冰臼群在重庆 梁平县七里滩水电站水坝附近被发现。 古生物学研究——创立虫筳科化石的鉴定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考察第四纪冰川3、地震预报,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1、寻找石油资源 ,推翻中国“贫油论”,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2、寻找铀矿资源, 发展核能事业;5、创立(虫筳)科化石的鉴定标准,
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为成昆铁路
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总重大工程服务。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祖国建设的贡献“四光齐放”
找油找矿防地震,寻冰寻线鉴化石;1、地质力学的运用:(1)勘探石油资源:①成果: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油田
②意义:a/推翻中国“贫油”论
b/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2)寻找铀矿资源:(3)预测地震:2、冰川学的运用: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发展核能事业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预防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祖国建设的贡献3、创立(虫筳)科化石的鉴定标准,
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光齐放”
找油找矿防地震,寻冰寻线鉴化石;第一版:李四光的主要贡献学术领域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冰 川 学实践:开采石油,提供能源寻找铀矿,发展核能预测地震,加强预防完成《地质力学》概论创立 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确定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成就为成昆铁路等重大工程服务归纳:李四光的主要贡献 “四光齐放”
找油找矿防地震,寻冰寻线鉴化石;实际运用研究领域二、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走进李四光: 感悟“四大”精神走近李四光: 了解“李的”经历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再造“李四光”:继承“光的”事业 李四光常说:“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1949年秋,面对国民党驻英国大使馆秘书的威逼利诱李四光严厉斥责:“我归国之心能用金钱收买吗?我要回国,不要美金!” 爱国热情 留在英国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学习和研究环境也很优越。
新中国刚成立,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而且前景并不明朗,还有国民党的阻挠。留在英国与回国的待遇比较 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坚持真理 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始于李四光。
在20年代他已在山西大同及河北太行山东麓发现了冰川漂砾,识别出冰川流动形成的擦痕。
30年代,他又在江西庐山发现冰川沉积物,在鄱阳湖边发现具冰川擦痕的羊背石;并在安徽黄山发现U形谷削壁上的擦痕,在该山后海发现具擦痕的漂砾。
1933年11月11日,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宣读了《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的论文。他满怀信心地宣布:“强有力的事实证明,长江流域在第四纪确有冰川遗迹存在……刻苦钻研 “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开。中国西北方出油的希望虽然最大,然而还有许多地方并非没有希望”。 (1928 年)
德国冰川权威李希霍分断言:“中国南方太暖,而北方太干,第四纪中国无冰川发生。”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打破两个“外洋神话”,
造就一个“地质之光” 创新精神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 回顾四十年来的巨大成就,我们深切缅怀已故的老一代科学家钱学森、李四光……我们全体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永远记着他们为开创新中国科技事业建立的卓著功勋。 ——江泽民 李四光同志是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很大…… ——周恩来 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 ——邓小平 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这些杰出的科学家不仅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显著贡献,而且也赢得世界科技界的尊重 。 ——胡锦涛如何评价李四光?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总体
评价学术
地位人格
魅力 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勇于挑战权威,刻苦钻研,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走进李四光: 感悟“四大”精神走近李四光: 了解“李的”经历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再造“李四光”:继承“光的”事业 李四光的主要事业是为国家找石油等能源。目前中国正面临着石油短缺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继续李四光的事业,尽快解决石油短缺的问题?再找石油研发替代能源节约能源再造“李四光” :继承“光”的事业发展科教,培养更多的“李四光”有关音乐与人生的话题:《行路难》
李白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的第一首小提琴曲袁隆平 袁隆平喜欢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他以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学工作者都要义无反顾走下去……”有关音乐与人生的话题: 爱因斯坦说过: ‘这个世界是由音乐的音符组成的,也是由数学公式组成的。音符加数学公式,就是真正完整的世界。’有关音乐与人生的话题: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