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课件 (1)(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课件 (1)(3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19: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一、从乡绅到议员
1.克伦威尔的生平
出生于一个中等贵族家庭,不到30岁就当选为议员。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背景:
①经济因素:17世纪,英国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快速发展。
②阶级因素:资产阶级和 产生,他们要求参政。
③矛盾尖锐:议会与王权尖锐对立。新贵族 (2)爆发:
①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 ,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②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 。
[特别关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中的议会与封建王权的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则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内战 二、治军之道
1.组建军队
(1)建立:自己出钱组织一支 ,士兵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
(2)治军:
①根据 和忠诚来提拔军官。
②对部队约法三章。骑兵军勇敢 2.赢得战争
(1)1644年,克伦威尔率军在 草原大败王军,使战局出现转折,其军队赢得了“铁骑军”称号。
(2)1645年,克伦威尔组建“新模范军”,并在 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于1646年结束了第一次内战。
(3)1648年,王党挑起了第二次内战。不久,克伦威尔平定叛乱,又一次结束内战。
3.建立共和国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马斯顿纳西比[名词注解]
新模范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会组织的军队。1645年组建,称“新军”,后被称为“新模范军”。共两万两千人,基本由自耕农组成,由克伦威尔负责指挥。在英国两次内战中发挥巨大作用。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镇压人民运动的工具。 三、护国公
1.建立独裁统治
(1)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将这两个地方并入英国。
(2)驱散议会和“ ”,被拥立为终身护国公,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小议会 2.统治措施
(1)对外争夺海上霸权:
①1651年,颁布 ,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与荷兰进行战争,使荷兰失去海上霸权。
②分别同当时的强国—— 、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2)对内取得一些政绩:
①在全国建立了有序的 机构,改善了法律。
②对文化教育进行扶持,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③积极发展 ,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航海条例》瑞典行政工商业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2)1660年, 王朝复辟。
(3)1688年,发生“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斯图亚特光荣革命[特别关注]
克伦威尔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在他统治时期,他维护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恩格斯评价他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兼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于一身”。 一、克伦威尔指挥的军队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克伦威尔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挑选士兵,他们吃苦耐劳,痛恨封建制度,真诚地信仰上帝,愿意为议会献身,而且遵守军纪。
(2)克伦威尔根据勇敢和忠诚来提拔军官,废除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招揽许多出身低微却很有才干的人,使军队充满活力。 (3)克伦威尔治军有道,对军队约法三章,使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作战勇敢。
(4)王军训练组织水平不高,战斗力不强。而且英王债台高筑,缺少财政支持,筹措军费困难。
(5)克伦威尔本人是一个能力非凡的领袖人物,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1.克伦威尔说:“我宁愿要一个懂得自己的战斗目标、
热爱所认识的东西的布衣粗服,而不要你们称为‘绅士’而别无优点的将领。”材料反映克伦威尔选拔军官的标准是 (  )
A.出身于下层的普通百姓
B.出身于乡绅
C.不考虑出身但有才干、有奋斗目标
D.能听从克伦威尔的指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从材料看克伦威尔选拔军官的标准是才干而不是出身。
答案:C 二、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贡献有哪些?
1.军事上
内战初期占优势的议会军一再失利,首都伦敦告急,克伦威尔在马斯顿草原大败王军,扭转了战局。1645年,克伦威尔指挥“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于1646年结束了第一次内战。1648年,克伦威尔平定了王党叛乱,结束了第二次内战。克伦威尔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党力量,为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政治上
克伦威尔支持处死查理一世,结束了封建王权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英国的建立。此后,克伦威尔又解散议会,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在此期间他在全国建立了有序的行政机构,改善了法律,对文化教育进行扶持,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发展工商业。军事独裁统治虽然违背了革命对民主、自由目标的追求,但在当时形势下却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符合革命的根本目的。 3.外交上
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中转贸易,通过英荷战争打败荷兰,为英国海上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克伦威尔又施展外交才干与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当时的强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促进了英国的工业生产。 4.思想文化上
克伦威尔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5.经济上
积极运用军事、外交手段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并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2.克伦威尔任护国主期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有(  )
①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 ②改善了法律 ③进行文化教育的扶持 ④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克伦威尔建立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性质,采取了许多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①②③④均属其中的措施。
答案:A [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的身上。材料二——《克伦威尔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什么时候的情况?
(2)材料一中的“查理”和“缙绅”各指什么?“暴政的树梢砍掉了”与“压迫的大树”分别指什么?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克伦威尔的举动持什么态度?对于此事件后出现的政局你如何看待? [解析] 本题围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应结合材料判断不同时期。第(2)问结合第(1)问的判断回答。第(3)问要求根据材料二评价克伦威尔的举动。
[答案] (1)1649年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和克伦威尔驱散议会。
(2)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即护国主统治。
(3)肯定和拥护。驱散议会,建立起来的军事独裁政权,是资产阶级巩固革命成果及政权的需要。[探究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纳西比战役的一位目击者说:“他曾看到有些王党士兵在溃逃中,仍冒着生命危险,停下来去捡散在地上的钱。”
同时代的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克拉伦顿写道:“战争开始后不久,在军纪方面,国王的部队和克伦威尔指挥下的部队,便显露出很大的区别。国王的军队可以成功地发起进攻并击溃敌手,但无法将他们有秩序地重新集合起来投入战斗,而且也不可能做到在同一天发起第二次攻击……克伦威尔的部队则完全不同,如果他们进攻得手,或遭到攻击,或暂时溃退,他们能重新集合起来,排成整齐的队列,等待新的命令。”[问题生成]
(1)材料一中两次战役在英国内战中各有何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军取得纳西比战役胜利的原因。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克伦威尔的军事艺术和战绩。解答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注重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尝试解答]
(1)马斯顿草原战役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促使战争形势开始向着有利于议会军的方向发展。纳西比战役中克伦威尔指挥“新模范军”摧垮了王军主力,取得了内战的决定性胜利。
(2)克伦威尔改组了议会军,以其“铁骑军”为核心的“新模范军”战斗力增强;克伦威尔指挥下的部队军纪严明,战斗力强;王军军纪松弛,战斗力不强;克伦威尔是个军事天才,指挥得当。点击下图进入
创新演练·
大冲关一、本课测评
1.列举史实说明克伦威尔对封建专制王权的态度。
提示: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通过马斯顿草原战役、纳西比战役等多次打败王军,结束了两次内战,推翻了封建王权在英国的统治;支持议会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2.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是什么?
提示:(1)打破只有骑兵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破格提拔军官。
(2)严明军纪、约法三章。
(3)充分发挥骑兵作用。二、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
有人说,克伦威尔最大的贡献,是在他专政期间坚持信教自由。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提示:可以从克伦威尔专政是形势要求,坚持信仰自由是其追求来否定;也可以从其军事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革命目标背道而驰的角度加以肯定。2.探究活动
克伦威尔处死查理一世,意味着什么?
提示:曾经不可一世的暴君受到惩罚;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它标志着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也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3.阅读与思考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有相容的地方吗?
提示:有相容的地方。在17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在朝着更强大的专制主义的方向发展;民主政体在英国的胜利是与当时的历史趋势不同的事件,顽固的封建势力当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为了巩固已有的成果,资产阶级在最初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就有了通过个人独裁来巩固资产阶级政权这样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