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1 空气的组成
沪教版 九年级上册
1.能依据观察的实验现象初步推断空气的主要成分;
2.能从组成上对物进行分类,识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3.能体会科学家在探索空气成分过程中智慧和方法。
猜谜语
摸不着来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
动物植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
打一自然物
敞口的集气瓶里是否含有物质?
实验探究
“捕获”空气实验
请你利用该实验装置把一个集气瓶中的部分空气“捕获”到另一个集气瓶中。
实验探究
“捕获”空气实验
解释原因:
排水法收集空气:空气一般情况下不易溶于水
空气进入集气瓶:从分液漏斗中不断注入水,这样集气瓶中的水不断变多,空气会沿着导管进入另一个集气瓶中,并将其中的水排出,这样空气就从一个集气瓶进入另一个集气瓶中。
方法引导
用手握住试管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检查装置气密性
图2-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观察思考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①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
②将橡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红磷后,将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③待火焰熄灭后,观察红磷是否有剩余。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观察思考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观察思考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倒吸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观察思考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原理:
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得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也就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若红磷过量,且装置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即不漏气 ),则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P O2 P2O5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观察思考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观察思考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①吸热、(降温、)减压,防止胶塞弹开。
②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防止逸出污染空气。
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
观察思考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防止空气膨胀逸出,影响实验结果。
2.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观察思考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不能,烟是固体颗粒;雾是小液滴。
3.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
观察思考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测定结果 因素 影响
小于1/5
大于1/5
红磷量不足
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
气体受热膨胀逸出
点燃后燃烧匙伸
入瓶中太慢
温度较高,气体膨胀,剩余气体占有较大的体积
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外界空气进入
装置漏气
弹簧夹未夹紧
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逸出
观察思考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不能。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几乎不变,无法形成压强差。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用蜡烛代替
红磷进行相同实验,为什么?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氧气(O2) 、氮气 (N2)、红磷(P)、水(H2O)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中各成分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
如:空气 海水 合金 矿泉水等
物质的分类
空气成分的发现
史料记载 ,早在春秋 中期 ,我 国劳动
(主要成分为硝酸钾 )三种物质按一定比
囱淦
^0
旷
圊
· △
△
·
·
3△
·
翩
∷ˉ ·△ ∷ 一
一
一 ·
.汪
一
一
·
一尹 一一
蜿
·
ˉ 一 么
肛
〓默■勰黥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到宋代时,曾 公亮和丁度所著的
《武经总要》中已明确记载了三种不同性能、不同用途
的火药配方(图 1-10),被 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
的火药配方。
拓展视野
瑞典化学家
舍勒
(1742—1786)
英国化学家
普里斯特利
(1733—1804)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1743—1794)
发现空气中存在氧气,并制得氧气。
拉瓦锡用金属燃烧实验证明燃烧是金属与空气中的“上等纯空气”作用的结果,并发现了金属燃烧后余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和呼吸,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
氧气(O2)
21%
氮气(N2)78%
其他气体
0.03%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CO2)0.03%
科学家通过精确的实验,证明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氮气
物理性质:
氮气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
(常温、常压下 1 体积水中约能溶解 0.02 体积的氮气。)
氮气在极低温条件下加压才能液化成无色液体,
液氮通常储存于黑色钢瓶中。
化学性质:稳定
①将氮气充灌在白炽灯泡里,可防止钨丝氧化,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氮气还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氮气
②利用氮气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可实现良好的防虫、防霉等效果。博物馆也会用“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
氮气
③在化工行业,氮气是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
液氮的应用
史料记载 ,早在春秋 中期 ,我 国劳动
(主要成分为硝酸钾 )三种物质按一定比
囱淦
^0
旷
圊
· △
△
·
·
3△
·
翩
∷ˉ ·△ ∷ 一
一
一 ·
.汪
一
一
·
一尹 一一
蜿
·
ˉ 一 么
肛
〓默■勰黥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到宋代时,曾 公亮和丁度所著的
《武经总要》中已明确记载了三种不同性能、不同用途
的火药配方(图 1-10),被 公认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
的火药配方。
拓展视野
液氮的沸点为-196℃,可用作深度冷冻剂。液氮可以直接和生物组织接触,使其立即冷冻且不会破坏生物活性;在医学上,利用液氮给手术刀降温,可迅速冷冻而帮助止血。
液氮的低温还可以为高温超导体 (在液氮温度以上能显示超导性质的超导体) 提供显示超导性所需的温度 (也称为“临界温度”),为超导输电、超导发电机、高速计算机、超导磁悬浮列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条件。
稀有气体的用途
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电光源
航标灯
闪光灯
霓虹灯
照明灯
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焊接金属保护气
液态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1.为成功“捕获”到空气,首先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如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良好,很快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
A
返回
2.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此实验不是制取气体,所以实验前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C.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也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返回
B
3. 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其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O2
B. N2
C. CO2
D. 稀有气体
返回
D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生理盐水
B. 洁净的空气
C. 湖水
D. 液氧
返回
C
5. 国庆期间,一些城市的灯光秀让人们体验到了光影的浪漫。五彩缤纷的灯光要归功于稀有气体,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不高,但却非常重要
B.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物理变化
C. 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氦气用于探空气球主要利用氦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捕捉”空气实验
2.1 空气的组成
物质的分类
空气成分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