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21:4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
1.能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实验现象的差异,根据观察到的实验事实归纳出反应的本质;
2.能列举氧气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辩证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会大幅减少,这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弥补了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保持恒定。这就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物质的燃烧、生物的呼吸都会消耗氧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减少吗?
大气中的氧气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生机勃勃的自然界缺不了氧气。你了解氧气吗?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用途呢?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稍大于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约能溶解0.03体积氧气。
水中溶有水生生物生存必需的氧气
氧气无色
液态氧气
淡蓝色
固态氧气
淡蓝色雪花状
﹣183℃
﹣218℃
O2
实验探究
进行以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1.木炭的燃烧:用坩埚钳夹住木炭,在空气中点燃,再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结束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2.蜡烛的燃烧:将蜡烛固定在燃烧匙内,在空气中点燃。将燃着的蜡烛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结束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在螺旋状的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并点燃火柴梗,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提示:预先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防止反应产生的高温固体溅落瓶底,避免集气瓶炸裂。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木炭的燃烧
蜡烛的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O2
CO2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O2
CO2
H2O
Fe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O2
Fe3O4
归 纳
归纳是化学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它们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律。为了寻找这些规律,归纳是科学家通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归纳需要以大量的实验事实作为基础。例如,通过观察、研究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大量实验现象,可以归纳出反应规律:一定条件下,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方法引导
2.化学性质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可以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化学反应,称为化合反应。
通式:A+B→AB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O2
CO2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O2
CO2
H2O
Fe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O2
Fe3O4
特点:
多变一
氧化反应
剧烈的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器皿的锈蚀、食物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
燃烧就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由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得多,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可以复燃,我们常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氧气。
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什么?
具体操作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说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观察思考
根据氧气的性质,推测氧气的用途,举例说明氧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性质
决定
用途
体现
交流讨论
二、氧气的用途
1.氧气具有支持物质燃烧的性质,可用作助燃剂。
煤、木柴、液化气和天然气等燃料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烹饪食物。
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用纯氧代替空气,可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用液氧和煤油做推进剂
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2.供给生物体呼吸是氧气的另一重要用途。
生物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与体内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放出能量,提供生物体必需的养分和能量以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
潜水员下水需要携带氧气
航天员在舱外需要携带氧气
观念构建
辩证认识物质与合理利用物质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自然界中的物质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常常表现出两面性,某些性质与变化在一些情况下表现出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在另一些情况下也可能表现出有害的一面。我们要充分认识物质性质与变化的两面性,合理地利用物质及其变化,采用科学的手段避免对人类产生危害。
食品袋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气等,避免食品因氧化而变质
为防止金属发生缓慢氧化而被锈蚀,常常采用表面喷漆、涂油等多种措施以隔绝氧气
1. 关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通过发生物理变化实现的
C. 自然界通过“氧循环”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保持恒定
D.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C
C
2. 下列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正确描述是(  )
A. 氧气能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B. 因为氧气易溶于水,所以水中才会有动植物生存
C.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 液态氧气是淡蓝色的,而固态氧气是白色雪花状的
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B.氧化汞 汞+氧气
C.碳酸 水+二氧化碳
D.氢气+氯气 氯化氢
D
点燃
点燃
加热
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不能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因为氧气本身并不燃烧
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D.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等变化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B
C
5. 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航天员在舱外需要携带氧气
B. 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C. 液氧可用作航空火箭的燃料
D. 工业生产中用纯氧代替空气可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2.2性质活泼的氧气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用途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物理性质:密度稍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支持物质燃烧
供给生物体呼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