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课时2 水的净化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课件(共35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课时2 水的净化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课件(共35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22:0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
课时2 水的净化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能运用化学方法对水进行净化,学习物质分离的实验技能;
2.能体会化学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水资源综合利用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天然水含有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呈浑浊,属于混合物。
如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天然水即使看似清澈也会有细菌,有的水还会很浑浊,那么如何对其进行净化呢?
一、水的净化
天然水
(多是含有多种成分的水溶液)
不断流动
带入了泥土等杂质
天然水
(水的纯度下降,影响水的质量)
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水进行处理,以除去水中含有的杂质,这就是水的净化。
交流讨论
在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发现了水井遗迹,说明六七千年前我国先民就已经开井取水了。先秦时期民歌中就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说法。井水滋润孕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井水看上去比较干净,为什么?井水是否为纯水?
井水主要是地下水,水流经岩层表面或固体砂层后能除去其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因此比较干净;但井水并不是纯水,井水中溶解了很多矿物质。
事实上,完全纯净的水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只要水中的杂质对人体无害,均可以作为生活用水。
实验探究
1. 将一些浑浊的水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搅拌使明矾溶解,静置,观察现象。
2. 取一张圆形滤纸,折叠后剪成合适的大小,再展开放在漏斗中,用水润湿,作为过滤器再按照图示安装好过滤装置。
3.将烧杯中的上层液体倒入另一个烧杯中,余下的液体缓慢地沿
着玻璃棒注入漏斗中。待液体全部过滤后,取出滤纸,观察滤液和
滤纸上的物质。
水的净化实验
思考: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明矾起什么作用?
明矾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能将水中悬浮的不溶性杂质凝聚成颗粒较大的不溶物而沉降,从而达到除去部分不溶性杂质的作用。
明矾 KAl(SO4)2 · 12H2O
沉淀、过滤、吸附是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在化学实验室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静置
加絮凝剂
(如:明矾)
静置沉淀
吸附沉淀
明矾的作用:吸附杂质,使其沉降
缺点:不能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
1.沉淀
2.过滤
分离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的一种操作。
过滤装置: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滤纸要进行如下操作: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
过滤关键:一贴二低三靠
如果在过滤实验中,有的同学得到的液体仍然是浑浊的,问题会出在哪里呢
1. 滤纸破损。
2.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
调查研究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水源
加絮凝剂
沉降
过滤
加消毒剂
供水
通过调查研究,和同学一起讨论如下问题: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天然水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环节,各环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天然水经处理后得到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自来水仍然是混合物,水中溶解多种矿物质。
净水环节 作用
沉降
过滤
杀菌消毒
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
除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调查研究
3.吸附: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活性炭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如:颜色、异味。
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便是如此。
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
有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氯化钠溶液。通过下面的实验,能将它们区别开来吗?
从瓶中各取少许液体,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直至水被蒸干,观察现象。
两支玻璃棒上水蒸干后,有白色固体物质析出的为氯化钠溶液,无现象的是蒸馏水。
外观上看起来清澈的水,也可能含有某些可溶性物质。如果某个水样加热蒸千后有固体物质析出,则其一定 含有可溶性物质。
实验探究
4.蒸馏
如需制备更纯净的水,可用蒸馏等方法。
实验室里,通常采用特定的蒸馏装置,加热水至沸腾,再将水蒸气冷凝,收集得到蒸馏水。
测水蒸气温度
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
提高冷凝效果
防止暴沸
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与支管口下沿相平?
为什么垫陶土网?
为何冷凝水下进上出?
瓶底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
沉淀
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过滤
吸附
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除去色素和异味。
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并杀菌消毒。
蒸馏
一般的净水流程为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净化程度是由低到高的。
用离子交换树脂净水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多孔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能够与水中的阴阳离子交换,起到净化水的作用。利用离子交换树脂还可以获得去离子水。离子交换法常用于处理硬水和海水。
我国某些地区的天然水(如石灰岩地区的井水、河水)中溶有较多含钙、镁离子的可溶性物质,通常称为硬水;不含或仅溶有少量含钙、镁离子的可溶性物质,通常称为软水。用硬水洗涤衣物时,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很少,甚至会形成白垢,严重影响洗涤剂的使用效果。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也不利,一些工业生产也不能使用硬水。选择适当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当硬水通过软水机内的树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被树脂交换除去,流出的水即为软水。
拓展视野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交流讨论
请对下表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借助柱状图或折线图等进行比较,你能从中得出哪些有意义的结论?各类用水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总体来看,我国不同时期的年用水总量呈现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对于水资源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分析各类用水所占比例可以发现:农业用水比例有明显下降,进入21世纪后基本稳定;工业用水比例不断增加,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快速发展的证明,近些年保持稳定且有下降趋势,反映了工业结构调整和用水效率的提高;生活用水比例持续增加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水资源节约意识增强,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的比例逐渐升高,这说明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逐渐加大,更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的用水情况分析: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相对于丰富的海水资源,世界上的淡水资源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淡水仅占地球水量的约2.5%。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有超过一半的地区处于严重缺水状态。
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有望成为解决人类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海水淡化的实质是将海水中的盐分与水分离,目前各国采用的方法有多种。请你从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设计一种海水淡化的技术路线,画出草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利用太阳能蒸馏淡化海水
利用反渗透膜来淡化海水
技术设计
注意细节,随手关水
节水龙头
节水花洒
家庭用水,一水多用
2.水资源的保护——节约水资源
生活上:
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喷灌
滴灌
工业上:水的多次循环利用
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示意图
2.水资源的保护——防治水污染
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1)工业上: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2)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
(3)生活上: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使用无磷洗衣粉
污水处理流程
污染的水体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静置
B. 过滤
C. 蒸馏
D. 吸附
C
2.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 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C.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D
3.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 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长江
C. 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蒸馏等净化过程
D. 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C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A.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 为改善环境质量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 应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化石燃料
D. 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倒入河流中
D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
(第2课时)
水的净化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过滤: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水资源的保护
我国的用水情况分析
海水淡化的方案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