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的各物质的质量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2.实质(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 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教材图片变式】请回忆你学习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
(1)实验方案一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完全后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下同)。
(2)实验方案二天平 ,是因为 , 因此不能说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使天平平衡,你对该方案的改进措施是 。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8 g水受热变成8 g水蒸气
B.4 g食盐溶于50 g水中得到54 g盐水
C.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4.【模型构建】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你根据图示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补充此图形的依据是 。
(2)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反应的过程就是 的氢气和氧气中的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水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 都不变。
知识点4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n g氯酸钾和2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 g,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
A.(n-m)g B.(m+2)g
C.(m-2)g D.(n+2-m)g
6.(邵阳中考)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X,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 )
A.H2 B.H2O C.CO D.H2O2
@能力提分训练
7.(河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粒X中( )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和
C.一定含有和
D.一定含有、和
8.(铜仁碧江区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所示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资料: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1)实验A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其原因是 。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 cm长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
(4)以上三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 (填“是”或“否”),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
@拓展素养提升
9.【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待测值x= ,该反应中反应物是 。
(2)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中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丁一定是单质
E.乙和甲中至少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
2.实质(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 原子重新组合 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没有改变, 数目 没有增减, 原子 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教材图片变式】请回忆你学习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
(1)实验方案一的实验现象是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完全后天平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下同)。
(2)实验方案二天平 不平衡 ,是因为 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 因此不能说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使天平平衡,你对该方案的改进措施是 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C )
A.8 g水受热变成8 g水蒸气
B.4 g食盐溶于50 g水中得到54 g盐水
C.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4.【模型构建】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你根据图示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补充此图形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
(2)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反应的过程就是 参加反应 的氢气和氧气中的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水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 原子的种类及数目 都不变。
知识点4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n g氯酸钾和2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 g,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D )
A.(n-m)g B.(m+2)g
C.(m-2)g D.(n+2-m)g
6.(邵阳中考)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X,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 B )
A.H2 B.H2O C.CO D.H2O2
@能力提分训练
7.(河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粒X中( B )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和
C.一定含有和
D.一定含有、和
8.(铜仁碧江区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所示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资料: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1)实验A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平衡锥形瓶内外压强 。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 不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其原因是 实验在烧杯中进行,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散逸到了空气中,使左盘质量减少 。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 cm长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左边一端铜丝变黑色,玻璃棒a端下降 。
(4)以上三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 否 (填“是”或“否”),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
@拓展素养提升
9.【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待测值x= 30 ,该反应中反应物是 甲和丁 。
(2)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4∶1 (填最简整数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E (填序号)。
A.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中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丁一定是单质
E.乙和甲中至少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