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单元复习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单元复习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9 19:05:05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复习
@考点突破
 考点1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农业污染。
(2)列举节约生活用水的两种方法: 。
 考点2 水的净化
2.过滤操作完毕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滤渣,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德州中考)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吸附沉降和消毒是物理变化
B.过滤可以使硬水软化
C.活性炭可以去除色素和异味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4.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加明矾的作用是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改进装置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是否同意小明的看法 (填“是”或“否”),理由是 ,若要制取纯水,在实验室中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
 考点3 电解水实验
5.(成都中考)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的现象如下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第5题图
部位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有气泡 体积为5.15 mL,木条燃烧得更旺 体积为10.38 mL,气体燃烧
A.通电前应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尽
B.两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不相同
C.正极气体为氧气,负极气体为氢气
D.结合气体密度可计算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6.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6题图
(1)根据图中的现象可知,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
(2)检验试管A中气体的方法是 ;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 。
(3)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5)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答出一点即可)。
 考点4 化学式与化合价
7.(贵州中考)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其反射面面板由金刚砂(SiC)制成。SiC中C的化合价为-4,则Si的化合价为(   )
A.+4 B.0 C.+2 D.-4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铁:FeO B.氯酸钾:KClO3
C.氮气:N2 D.氯化铝:AlCl3
9.玛巴洛沙韦(化学式为C27H23F2N3O7S)可作为治疗甲流的药物。下列有关玛巴洛沙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含有硫单质
B.该物质由63个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7∶23
D.该物质由碳、氢、氟、氮、氧、硫元素组成
10.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基本变化过程为“CO2→……→C6H12O6(葡萄糖)→(C6H10O5)n(淀粉)。”淀粉中C、H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C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考点5 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判断
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铁、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空气
B.红磷、液氧、氯化钾、过氧化氢溶液
C.铜、二氧化硫、氢气、稀有气体
D.液氮、水、氯酸钾、矿泉水
@易错易混辨析
 易错点1 对水的净化理解不清
易错点拨:净化后的水一般都不是纯净物(蒸馏水可看作纯净物);过滤不能将硬水软化,一般通过煮沸和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1.某水厂采用了先进的超滤膜净水技术,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细菌等不溶性杂质。关于水的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C.超滤膜可降低水的硬度
D.蒸馏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易错点2 不能正确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易错点拨: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冰水混合物、二氧化锰、氧气
B.空气、氯酸钾、液氮
C.氧化铁、锰酸钾、铜片
D.医用酒精、干冰、氢气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复习
@考点突破
 考点1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工业污染 、 生活污染 、农业污染。
(2)列举节约生活用水的两种方法: 用淘米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 。
 考点2 水的净化
2.过滤操作完毕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滤渣,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A )
A.① B.② C.③ D.④
3.(德州中考)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吸附沉降和消毒是物理变化
B.过滤可以使硬水软化
C.活性炭可以去除色素和异味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4.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加明矾的作用是 除去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合理即可) 。改进装置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是否同意小明的看法 否 (填“是”或“否”),理由是 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若要制取纯水,在实验室中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蒸馏 。
 考点3 电解水实验
5.(成都中考)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的现象如下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第5题图
部位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有气泡 体积为5.15 mL,木条燃烧得更旺 体积为10.38 mL,气体燃烧
A.通电前应将玻璃管内空气排尽
B.两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不相同
C.正极气体为氧气,负极气体为氢气
D.结合气体密度可计算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6.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6题图
(1)根据图中的现象可知,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氢气 ,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氧气 。
(2)检验试管A中气体的方法是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A管中的气体 ;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试管气体中 。
(3)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 。
(5)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或H和O)组成的(合理即可) (答出一点即可)。
 考点4 化学式与化合价
7.(贵州中考)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其反射面面板由金刚砂(SiC)制成。SiC中C的化合价为-4,则Si的化合价为( A )
A.+4 B.0 C.+2 D.-4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
A.氧化铁:FeO B.氯酸钾:KClO3
C.氮气:N2 D.氯化铝:AlCl3
9.玛巴洛沙韦(化学式为C27H23F2N3O7S)可作为治疗甲流的药物。下列有关玛巴洛沙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物质中含有硫单质
B.该物质由63个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7∶23
D.该物质由碳、氢、氟、氮、氧、硫元素组成
10.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基本变化过程为“CO2→……→C6H12O6(葡萄糖)→(C6H10O5)n(淀粉)。”淀粉中C、H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6∶5 ,C的质量分数为 44.4%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考点5 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判断
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D )
A.铁、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空气
B.红磷、液氧、氯化钾、过氧化氢溶液
C.铜、二氧化硫、氢气、稀有气体
D.液氮、水、氯酸钾、矿泉水
@易错易混辨析
 易错点1 对水的净化理解不清
易错点拨:净化后的水一般都不是纯净物(蒸馏水可看作纯净物);过滤不能将硬水软化,一般通过煮沸和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1.某水厂采用了先进的超滤膜净水技术,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细菌等不溶性杂质。关于水的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加入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C.超滤膜可降低水的硬度
D.蒸馏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易错点2 不能正确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易错点拨: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D )
A.冰水混合物、二氧化锰、氧气
B.空气、氯酸钾、液氮
C.氧化铁、锰酸钾、铜片
D.医用酒精、干冰、氢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