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实验活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实验活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9 20:58:59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烧杯、试管、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乳胶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镊子、火柴。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
【实验内容】
实验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室里现有大理石、稀盐酸和下列仪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可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①②⑤⑦ (填序号),连接好装置后需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在 试管 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然后小心地注入稀盐酸,立即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观察到试管里 有气泡产生 。
(3)收集一段时间后, 将燃着的木条 放在集气瓶瓶口,若 木条立即熄灭 ,则证明气体已收集满。
实验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
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溶液,C烧杯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出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
(2)B中出现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取B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热,会出现 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的现象。
(3)C中出现的现象是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的大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实验突破
1.制取、收集CO2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收集CO2 D.验证CO2不支持燃烧
2.某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如图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实验1
①④是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
②③是用石蕊溶液染色并干燥后的棉球
实验2
A.实验1控制的变量是水
B.实验1中的干石蕊纸花不会变红
C.实验2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D.实验2中棉球①比④先变红,棉球②和③均不变红
3.(贵阳期末)某学习小组对验证CO2的性质展开探究。
如图所示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
步骤Ⅰ:打开K1,关闭K2,通入CO2,观察现象。
步骤Ⅱ:关闭K1,打开K2、K3,加热水并保持沸腾,观察试管Ⅰ、Ⅱ中的现象,然后关闭K3,再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
(2)步骤Ⅰ:烧杯中的现象为 蜡烛由低至高依次熄灭 ,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 。
(3)步骤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Ⅰ、Ⅱ中的实验现象是 试管Ⅰ中石蕊小花变红色,Ⅱ中石蕊小花无明显变化 。
4.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 氧化物 (填“单质”或“氧化物”)。
(2)微观角度:CO2和CO均由碳、氧元素组成,但化学性质却不同,原因是 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
(3)制备角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①实验室常选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要制取4.4 g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 12.5 g 。
②结合实验原理,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 BC (填字母)。
③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④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B (填字母)。
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
C.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4)性质角度:用图2所示实验探究CO2的性质。
图2
①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2处干燥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1、3处湿润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现象是 3处湿润紫色石蕊纸花比1处湿润紫色石蕊纸花先变红 。
②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烧杯、试管、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乳胶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镊子、火柴。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
【实验内容】
实验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室里现有大理石、稀盐酸和下列仪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1)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可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连接好装置后需 。
(2)在 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然后小心地注入稀盐酸,立即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观察到试管里 。
(3)收集一段时间后, 放在集气瓶瓶口,若 ,则证明气体已收集满。
实验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
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溶液,C烧杯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出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中出现的现象是 。取B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热,会出现 的现象。
(3)C中出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实验突破
1.制取、收集CO2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收集CO2 D.验证CO2不支持燃烧
2.某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如图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1
①④是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
②③是用石蕊溶液染色并干燥后的棉球
实验2
A.实验1控制的变量是水
B.实验1中的干石蕊纸花不会变红
C.实验2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D.实验2中棉球①比④先变红,棉球②和③均不变红
3.(贵阳期末)某学习小组对验证CO2的性质展开探究。
如图所示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
步骤Ⅰ:打开K1,关闭K2,通入CO2,观察现象。
步骤Ⅱ:关闭K1,打开K2、K3,加热水并保持沸腾,观察试管Ⅰ、Ⅱ中的现象,然后关闭K3,再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2)步骤Ⅰ:烧杯中的现象为 ,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3)步骤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Ⅰ、Ⅱ中的实验现象是 。
4.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 (填“单质”或“氧化物”)。
(2)微观角度:CO2和CO均由碳、氧元素组成,但化学性质却不同,原因是 。
(3)制备角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①实验室常选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要制取4.4 g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 。
②结合实验原理,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 (填字母)。
③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填字母)。
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
C.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4)性质角度:用图2所示实验探究CO2的性质。
图2
①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现象是 。
②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