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题1 燃料的燃烧
第2课时 燃料燃烧的调控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观念:通过观看火灾爆炸事故的视频,知道爆炸的概念,了解爆炸形成的条件;通过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燃料的使用,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实验,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化学事实,能初步运用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形成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与实践:能从化学视角对常见的生活现象进行探讨,能运用简单的技术与工程的方法初步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易燃、易爆物的相关学习,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及注意采取安全措施、远离伤害的意识。
素养目标
情境导入
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炮竹里只有少量火药,为什么会爆炸?爆炸是如何产生的?
粉尘爆炸实验
新知探究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新知探究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请观察实验,并思考以下问题:
1.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外面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2.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内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3.点燃一支蜡烛在罐内,鼓入大量空气后,不加盖会不会爆炸?
都不会爆炸。
新知探究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增加接触面
增大反应物浓度
瞬间较多
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 + 氧气 生成物 + 能量
温 度
体积膨胀
气压增大
爆炸
易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1.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新知探究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可燃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74%
CH4 5%~16%
CO 12%~74%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
新知探究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思考 为什么在加油站、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伪装者之面粉爆炸
新知探究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在煤矿、加油站、面粉车间应该张贴一些明显的
标志。
新知探究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易燃物与易爆物
一切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可燃性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或者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
易燃物
容易燃烧、自燃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硫、白磷、红磷、酒精、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钠等物质。
易爆物
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铵等。
新知探究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随处可见的安全防范标志
消防安全标志(部分)
新知探究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交流讨论 家中燃气泄漏应如何处理?
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新知探究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交流讨论 家中燃气泄漏应如何处理?
禁止开灯、接打电话
禁止明火、开燃气灶
新知探究
任务二 揭秘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思考与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如图),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就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这是为什么呢?
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燃料不充分燃烧的缺点:不仅浪费资源还产生CO,污染空气。
新知探究
任务二 揭秘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燃烧时有足够多的空气或氧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如图),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应如何调节进风口或进气口?
调大进风口或调小进气口。
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充分燃烧的条件
新知探究
任务三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交流讨论 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经常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在实验室,我们经常利用酒精灯加热。酒精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
么变化呢?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C2H5OH+3O2 2CO2+3H2O
放出大量的热量
点燃
新知探究
任务三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思考 在化学反应中,是不是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呢?
新知探究
任务三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7-1
生石灰有腐蚀性,切勿用手拿取。使用时应做好防护,戴好护目镜,并注意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与其接触。
注
意
新知探究
任务三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生石灰(CaO)或一小块生活中使用的生石灰干燥剂,再加入约2mL水,插入温度计。观察现象,并记录温度变化。
水
生石灰
现象
手的感觉
化学方程式
结论
生石灰逐渐溶解,放出热量
感觉发烫
CaO+H2O=Ca(OH)2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新知探究
任务三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一般都会伴随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有的化学反应要放出热量,有的要吸收热量。
吸收热量
CaO+H2O Ca(OH)2
C+CO2 2CO
高温
有热量变化不一定属于吸热反应或者放热反
应,例如金属导线通电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01
不能简单地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例如反应条件为高温的化学反应不一定会放热。
02
放出热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新知探究
任务三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形式
化学能
电能
化学电池
光能
蜡烛燃烧
木柴燃烧
热能
新知探究
任务三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交流讨论 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做饭
发电
发射火箭
冶炼金属
取暖
爆破
课堂小结
情境再现 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 炮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露天火药因空间大、燃烧慢不爆炸,鞭炮因空间小、火药压实、有引信及添加剂,气体难排、压力骤升而爆炸。
课堂小结
燃料燃烧的调控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的条件
足够的空气或氧气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消防安全标志
当堂反馈
1.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氢气
C.二氧化碳 D.面粉粉尘
C
2.下列在实验室或在家庭中获得的能量是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是( )
①微波炉 ②燃气热水器 ③电炉 ④酒精灯 ⑤太阳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 D.②⑤
C
当堂反馈
3.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
变大,架空木柴的目的是 ( )
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A第2课时 燃料燃烧的调控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观念:通过观看火灾爆炸事故的视频,知道爆炸的概念,了解爆炸形成的条件;通过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燃料的使用,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实验,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化学事实,能初步运用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形成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与实践:能从化学视角对常见的生活现象进行探讨,能运用简单的技术与工程的方法初步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易燃、易爆物的相关学习,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及注意采取安全措施、远离伤害的意识。
教学重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难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展示图片]露天空地引燃少量火药粉末;爆竹爆炸。
[问题驱动]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为什么会爆炸 爆炸是如何产生的
任务一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播放视频]“粉尘爆炸实验”。 [引导]请观察实验,并思考以下问题: 1.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外面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2.单独一支蜡烛在塑料罐内燃烧会不会引起爆炸 3.点燃一支蜡烛,在罐内鼓入大量空气后,不加盖会不会爆炸 [追问]通过刚才的讨论,请同学们尝试总结爆炸需要的条件。 [总结]易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拓展]教材P164“资料卡片”。 [讲解]可燃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提醒]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 [思考]为什么在加油站、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播放视频]“面粉爆炸”。 [讲解]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在煤矿、加油站、面粉车间应该张贴一些明显的标志。 [展示]消防安全标志(部分)。 [思考]家中燃气泄漏应如何处理 [注意]燃气泄漏时,禁止开灯、接打电话;禁止明火 [思考交流]都不会爆炸。 [讨论交流]爆炸的条件:易燃物(或易爆物);在有限空间;急剧燃烧;聚积大量的热。 [讨论交流]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观看视频] [交流]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任务二 揭秘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考与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如图),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就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这是为什么呢 [总结]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燃烧有足够多的空气或氧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提问]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如图),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应如何调节进风口或出气口 [思考交流]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燃料不充分燃烧的缺点:不仅浪费资源还产生CO,污染空气。 [讨论交流]调大进风口或调小出气口
任务三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过渡]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经常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在实验室,我们经常利用酒精灯加热。酒精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思考]在化学反应中,是不是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呢 [播放视频]“实验7-1”。 [引导]观看实验视频记录现象,完成表格。 [注意]生石灰有腐蚀性,切勿用手拿取。使用时应做好防护,戴好护目镜,并注意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与其接触。 [总结]大量事实和研究证明,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而有些反应吸收热量,如碳单质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讨论]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放出的。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交流] (1)物质变化: C2H5OH+3O22CO2+3H2O。 (2)能量变化:放出大量的热量。 [记录现象,填表] 现象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量的水雾手的感觉感觉发烫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讨论交流]除了我们常见的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做饭、取暖等,人们还利用燃烧等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发电、发射火箭,利用爆炸放出的能量开采矿物、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再现]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为什么会发生爆炸 [讨论交流]露天火药因空间大、燃烧慢,不爆炸。爆竹因空间小、火药压实、有引信及添加剂,气体难排出、压力骤升而爆炸
第2课时 燃料燃烧的调控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的条件:(1)易燃物(或易爆物);(2)在有限空间;(3)急剧燃烧;(4)聚积大量的热
2.消防安全标志
二、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