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1867明治天皇《天皇御笔信》
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
1890年后,日本每年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
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未果,勒索50万两白银。
侵略中国
日本花了几十年时间在准备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蓄意侵略
哪一事件为日本侵略中国提供了契机?
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帮助镇压。
清方决定派兵,通知日本方面“我朝保护属邦旧例”,派兵赴朝“相机堵剿”,“一俟事竣,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日本一面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武力平定)?……我政府必无他意”。另一面日本各大臣训令驻朝公使“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
——董丛林《刀锋下的外交》
朝鲜东学道起义
2.朝鲜东学道起义(导火线)
甲午中日战争
2.过程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战争结果如何?
1894-1895
丰岛、朝鲜半岛、黄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清政府战败
丰岛地区
战役:
影响:
丰岛海战
日舰击沉“高升号”运兵船
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甲午中日战争
2.过程
朝鲜半岛
战役:
结果:
平壤战役
平壤陷落
左宝贵
重要人物:
“若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也。”
——左宝贵
丰岛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平壤战役
问题探究
知识拓展
2.过程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域
战役:
结果:
黄海战役
日本夺取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林永升
重要人物: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邓世昌
丰岛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皇帝
问题探究
知识拓展
甲午中日战争
2.过程
辽东半岛
战役:
结果:
辽东战役
占领旅顺,进行旅顺大屠杀
徐邦道
重要人物:
丰岛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问题探究
知识拓展
甲午中日战争
2.过程
【史料实证】阅读材料,谈谈你对日军侵略罪行的认识?
日军于11月21日进入旅顺,残酷地屠杀了几乎全部居民。无自卫能力和赤手空拳的居民在其家中被屠杀,他们的躯体被残害之状无法形容。……这是日本文明的最大污点,日本人在这一事件中重回到了野蛮。
——[美]克里尔曼《日军大屠杀》,纽约《世界报》1894年12月12日
充分体现了日本侵略者野蛮、残暴的行为,暴露出日本军军国主义的本质。
知识拓展
甲午中日战争
山东半岛
战役:
结果: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重要人物:
“予绝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
——丁汝昌
丰岛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问题探究
知识拓展
甲午中日战争
2.过程
素
养
提
升
【家国情怀】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将领体现了哪些精神?
平壤战役
左宝贵
黄海海战
邓世昌
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
甲午中日战争
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4.失败原因
【历史解释】有这么多爱国将领奋勇杀敌,缘何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
材料: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对比表 项目 军舰 平均航速 火炮/速射炮
中 10艘 15.5海里 173/0
日 12艘 16.4海里 268/97
(1)双方军事实力差距;
(2)清朝:封建制度的腐败落后;备战不足。
(3)日本: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 中日双方陆军兵力对比表 项目 总兵力 实际参战人数
中 962463 十余万
日 220580 240616
从航速和火炮射速中你发现了什么?
地大物博的中国为什么在军事上反而落后?
中方代表李鸿章
日方代表伊藤博文
1895年3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照片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公车上书,要求学习西方制度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誓推翻清廷,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1895年10月15日,日军进攻台南城,刘永福(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驻安平炮台,策应台南城中守军。刘永福身先士卒,亲自发炮,…… ——整理自《申报》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家国情怀】我们能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什么教训?这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教师指导
自主学习
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要重视海军建设、加强海防,推进军事现代化;
与时俱进,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为我所用。
2.主要内容
内容 影响
割地
赔款
通商
设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加重人民的负担,加剧社会矛盾,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开放重庆、沙市、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
列强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中国内陆腹地。
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苏州
杭州
重庆
沙市
《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
1.三国干涉还辽
2.瓜分中国狂潮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核心原则:机会均等 ,利益均沾
● 19世纪70年代,受外商刺激和洋务运动影响,我国开始出现商办企业。
●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 状元实业家张骞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背景
2.主要特点
材料21:华人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工厂自身技术力薄弱主要考英国的支持,很多设备都是西方淘汰产品。
(1)总体:比较落后,起步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
纺织业
面粉业
(2)分布不均衡:
①从地区看: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②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纺织、面粉)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本
甲午中日战争
结果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民族危
机空前严重
根本原因
导火线
日本侵略中国
蓄谋已久
东学道起义(1894年)
朝鲜
刺激了
中国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推动了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
自主学习
请利用课后时间观看电影《甲午大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