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学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学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21:10: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重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难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概念阐释】“格局”与“极”
⑴“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的。
⑵“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知识梳理】:
一、雅尔塔体系
1.
依据: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所达成的协议,尤以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最为重要。
2.
概念: _______________后建立的以_____________为首的新国际关系体系的习惯性称谓。
3.
形成的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重大变化
⑴__________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⑵_______________普遍衰落:德国成为战败国,英、法遭受战争严重破坏而衰落
⑶________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_______、________大国
4.
主要内容:
①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②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
③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___________
④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5.
评价:
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____________格局所取代。
⑵积极:
⑶消极:
①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
①____________间矛盾
(争霸)
②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⑤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
5、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1)冲击:第三世界的兴起;
2)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80年代末90年代初)
二.
两极格局的形成-----正式形成(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出现)
1、两极格局
(1).
概念: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显著特征),包含:
①政治:表现为“冷战”
②经济: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
③军事:表现为“局部”战争
④意识形态:“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
(2).
形成原因:
①美苏均势是根本前提(是指军事上的暂时均势)
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基础
③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是重要原因(冷战的根源)
④美对苏等社义国家实行冷战是推动因素
(3).
形成过程:
⑴战后同盟关系走向破裂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失去合作的基础
②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主要原因)
⑵1946年,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的“铁幕”演说
⑶1947年,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称为“杜鲁门主义”
⑷1947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的“马歇尔计划”
2、资本主义阵营
(1)美国的强大:
1)意图:“世界蓝图”——称霸世界
2)表现:
①政治上:控制操纵联合国,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
②经济上:大战期间,以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确立,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见课本材料)
③军事上: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空军,军事基地分布世界各地,并率先掌握了核武器。
3)原因:
(2)西欧的衰落:
1)英:海外贸易、黄金储备、工业生产;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2)法:经济严重倒退、货币贬值、外汇储备;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3、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实力大增:——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1)表现:
是抗击法西斯的主力,国际威望大增
军事实力大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领土也有扩大
对于苏联来说,其军队是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损失了1000万人,战其二战期间总伤亡的73%。且在结束欧洲战事后,苏联还参加了对日作战。因此,战后苏联的国际威望大增。虽然战争给苏联带来了近2000万人的伤亡,1700多个城市和7万多个村庄被夷为平地。但是其军事力量却获得长足进展。战后苏联军队拥有1136.5万人,1943-1945年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19390万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这些数字仅次于美国。苏联已成为世界上头等军事强国。且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
(2)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加:
1)东欧八国:
建立政权的途径:
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革命力量:________________
既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又得到苏军支持:________________
在苏联军事管制下组织革命力量建立人民民主政权:________________
建立政权的相同点:都得到苏联的帮助;都仿效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亚洲四国:________________
3)社会主义十三国的共性:
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都实行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
都以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目标
(3)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