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第2课冷战的开始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教材研读学案一、盟友关系的破裂
1.原因
(1)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2)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其政治野心急剧膨胀。为限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制定了“________”。遏制战略2.冷战的实施
(1)铁幕演说: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______发表演说,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日益强大的“红色恐怖”。揭开了冷战序幕。
(2)冷战的含义:冷战是二战后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丘吉尔【特别提醒】 意识形态的差异、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双方国家利益的冲突。二、冷战之门的开启和苏联的对抗措施
1.冷战之门的开启
(1)政治——杜鲁门主义
①1947年,杜鲁门总统要求国会授权美国政府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指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________有关。”美国安全②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2)经济——马歇尔计划
①战后初期,西欧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并由此引起法、英、意等________的高涨。西欧各国资产阶级急需复兴经济,以稳定自己的统治。
②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____________”,史称“马歇尔计划”。工人运动欧洲复兴计划③“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3)军事——成立北约组织
①1949年4月,美、英、法、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使美国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
③北约是美国组织的最大的________,是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2.苏联的对抗措施
(1)政治——成立情报局:①1947年9月,苏、波、南、保、罗、匈、捷、法、意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在反击美国____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②苏联也通过它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军事同盟冷战(2)经济——成立经互会:①为了迅速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也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②经互会的成立对打破西方国家的________,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经济封锁(3)军事——成立华约组织:①1955年5月,苏、保、匈、波、罗、捷、阿和民主德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②华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________集团,华约组织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③随着华约组织的成立,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________。军事政治军事集团【特别提醒】 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它为美国在政治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三、第一次柏林危机
1.原因
(1)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随着美苏冷战的逐渐激化,美、英与苏联在____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发展,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2)1948年6月美、英、法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的币制改革。苏联也立即在苏占区实行了币制改革,随后又封锁柏林,全面切断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这一做法引发了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德国2.影响
(1)柏林危机加快了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波恩;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2)在亚洲,1950年爆发了________,两大阵营的对抗扩及东方。朝鲜战争3.对冷战形成的认识
(1)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________的结果。
(2)冷战的局面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不过,双方在争夺的重点地区____并没有兵戎相见,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3)冷战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强权政治欧洲【特别提醒】 冷战对峙,使世界经济被人为地按照社会制度的差异分割成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阻碍了全球范围的互通互利,世界性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归纳综合(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后,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其政治野心急剧膨胀。美苏之间的冷战表现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2)随着美苏冷战的逐渐激化,美、英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发展,引发了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课堂探究讲义【探究核心问题】
一、二战后冷战成为美苏对抗主要形式的原因
二战后,美苏采取冷战而非战争的对抗形式,其原因可从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社会舆论、军事对比三个方面分析:二、二战后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探究热点考向】A.苏联建立经互会是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
B.经互会的成立消除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成立经互会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D.经互会充分体现了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美国的冷战,为了迅速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也为了反击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出面组织了经互会。经互会是两极格局的产物,它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但它并不能消除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答案】 B针对训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冷战对世界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美苏加紧争夺世界霸权
B.核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C.国际局势的紧张,导致世界的动荡不安
D.美苏关系出现和解迹象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美苏冷战的升级,展开了军备竞赛,把人类推向战争的边缘,造成C项所说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
《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材料2: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是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获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获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
的演说(1947年6月5日)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解析】 此题以二战作为背景,考查战争的破坏性影响及战后重建的相关知识点。第(1)问应该非常明确战争是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自然灾害,使得欧洲变得脏乱、寒冷、饥饿,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第(2)问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要从美国加强对欧洲援助的目的出发,思考其对于欧洲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同时要特别注意题中的材料强调的是欧洲的联合一致,将二者结合考虑,形成文字。【答案】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1947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
(2)影响:促进西欧经济恢复,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加速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联合与结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遏制社会主义的影响。【探究史料研习】
两极格局的对峙
材料1:……二战使美国在原来的列强中间鹤立鸡群,这一结果的出现,甚至连美国人自己也感觉思想准备不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立即决定要用足这种优势,美国扮演起世界宪兵的角色,美国人已习惯于别的国家看美国眼色行事,两次世界大战那样的冲突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却再也没有发生。材料2: 社会主义力量超出苏联一国范围,在欧亚出现了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协调一致显得比大战中更有必要,美国策动建立的北约组织使他们较紧密地站在一起。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材料3:每逢任何一缔约国认为产生了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发动武装进攻的威胁时,缔约国各方应为了保证联合防御和维持和平和安全的利益毫不拖延地在它们之间进行磋商。
——《华沙条约》第三条【思考探究】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哪些新的特点?并指出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策动建立北约的目的。
(3)华约成立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对当时的美苏冷战和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探究思路】 本题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战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特点主要根据材料得出,但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印证;原因则要根据关系特点入手分析,角度主要从各国的实力以及相同的意识形态等方面切入。第(2)、(3)问主要根据所学知识来作答,但要明确第(2)问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目的也有根本目的。第(3)问的限制条件是“当时”,而非以后甚至更远。【答案提示】 (1)特点: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原因:一是战后美国实力增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二是为了共同对抗社会主义国家。(2)目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控制西欧,建立世界霸权。
(3)对抗来自北约的威胁。华约的成立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冷战,并使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的局面形成,也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思之窗(教材P95)
通过你的学习,请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的认识。
提示:(1)原因:主要是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苏联对此针锋相对,采取相应政策进行对抗,更加强化了双方的对峙局面。(2)特点: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乃至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对峙和竞争。这种对峙和竞争状态不是直接的武力对抗,而是除此之外的一种方式。二、本课测评(教材P95)
1.结合史实谈谈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提示:(1)原因:战后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方面都产生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于是采取“遏制”苏联的政策。在这个政策的确定过程中,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起到了决定作用,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则被视为冷战的宣言书。(2)表现:政治遏制表现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遏制表现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遏制表现为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影响:冷战局面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苏联对美国遏制政策的回应导致了双方的激烈对抗,使冷战不断升级,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愈演愈烈的对抗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动荡。2.什么是华沙条约组织?应如何评价它的历史地位?
提示:(1)苏联为在军事上抗衡美国,联合东欧6国建立的军事条约集团。1955年5月苏联与保、匈、波、罗、捷和民主德国等7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2)评价: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华约组织在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三、学习延伸(教材P95)
谈谈你对冷战起源的看法。
提示: (1)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战后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表现。二战后东欧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东西方感到了“共产主义扩张”的威胁。西方企图通过冷战在东欧恢复资本主义制度,重建资本主义统治秩序,这是冷战的一个重要起源。(2)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即使摒弃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冷战和对峙也不可避免。东欧对苏联和西方来说,是必争之地。冷战是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必然步骤。
(3)冷战的开启,美国是始作俑者,但决不能忽略苏联的因素和英国推波助澜的作用。苏联组织成立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和华约,最终促成了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