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冷战的开始 学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学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21:5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2 冷战的开始
[课标要求] 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冷战的原因
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盟友关系破裂。
2.战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其政治野心急剧膨胀,制定了针对苏联的“遏制战略”。
3.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重点精讲]
二战结束后冷战成为美苏对抗主要形式的原因。
二战后,美苏采取冷战而非战争的对抗形式,其原因可从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社会舆论、军事对比三个方面分析:
[历史比较]
“遏制”理论和“铁幕”演说的异同
(1)“遏制”理论和“铁幕”演说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对立;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描绘成极权统治和对外扩张的邪恶势力;主张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  21
cnjy
com
(2)两者除具有上述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外,“遏制”战略只是杜鲁门政府推行“冷战”政策的理论,并未公开,而“铁幕”演说说出了美国政府想说却又不便公开说的话,使“冷战”政策公开化。
[名师指津]
意识形态的差异、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双方国家利益的冲突。
[深化探究]
材料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敦的演说
思考
(1)简要指出材料中“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并说明其社会性质。
(2)丘吉尔在材料中演说的目的是什么?
(3)说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美国冷战政策形成的关系。
答案 (1)国家和地区: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国家。
(2)目的是号召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3)“铁幕演说”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序幕。
二、美苏的冷战对抗
1.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1)杜鲁门主义
①提出:杜鲁门总统要求国会授权美国政府向希腊、土耳其提供援助。
②影响: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①背景:二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困难,工人运动高涨。
②提出:1947年6月,马歇尔发表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③影响:解救了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美国也借此控制了西欧。
(3)组建军事集团:①北约建立: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标志着北约的建立。
②影响:使美国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
[重点精讲]
为什么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作为冷战开始的标志?
(1)它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公然把干涉他国内政作为既定方针,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
(2)它公开把昔日的盟友苏联作为美国的主要敌人,并采取非战争的方式进行遏制,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21cnjy.com
[深度点拨]
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它为美国在政治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教材互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组织,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的发展,是美国实现以西欧为中心的全球战略的关键性一步。通过北约,美国合法地将自己的军队派驻西欧各国,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建立起一道遏制苏联的屏障。(人民版)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杜鲁门(1945~1953年任美国总统)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吴于廑等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援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思考
(1)杜鲁门上台后面对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如何?他提出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马歇尔演讲中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么?为此美国出台了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分析,杜鲁门和马歇尔的思想有何内在的一致性?
答案 (1)背景:杜鲁门上台后的形势是法西斯战败,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开始出现美苏抗衡的局面。实质:建立和巩固世界霸权,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国,独霸世界。21·cn·jy·com
(2)指资本主义的恢复和发展。出台了马歇尔计划。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3)都要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以达到称霸全球的目的。
2.苏联的对抗措施
(1)政治上: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①成立:1947年9月。
②任务: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协调各国党的活动。
③影响: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加强了苏联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①成立:1949年1月。
②目的:迅速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
③影响: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3)军事上:华约组织:①时间:1955年5月。
②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③影响: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深化探究]
材料一 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北大西洋公约》2·1·c·n·j·y
材料二 ……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组织集团,这样就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思考
(1)材料一中的“自由制度”指什么?假设存在的“武装攻击”,它会来自何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性质。
(3)依据材料指出北约与华约两组织的相同点及形成这种相同点的根源。
答案 (1)资本主义制度。苏联。
(2)军事政治集团。
(3)以军事结盟相互对抗。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美苏不同的国家利益的对立。
3.冷战的高潮——第一次柏林危机
(1)背景: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2)表现:1948年6月,美、英、法及苏联分别在各自占领区实行币制改革,苏联封锁柏林,切断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联系。2-1-c-n-j-y
(3)影响:危机加速了德国的分裂,西占区与东占区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三、冷战的影响
1.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
2.美苏冷战导致了双方的激烈对抗。
3.美国在冷战中更多地采取主动,使冷战的局面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www-2-1-cnjy-com
4.在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并未兵戎相见,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局部热战则未避免。
5.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
[重点精讲]
如何理解冷战的性质?
(1)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二战后,共产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开展,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西方感到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反映,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它希望东欧仍“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即幻想在东欧重建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冷战并不单纯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因为即使没有上述原因,对峙也不能避免。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苏联希望自己的西邻是同它友好合作的国家,而西方也绝对不会因为东方是一个彼得大帝的俄国而放弃同它的争夺。
课堂小结
1.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答案 B
2.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
A.遏制理论的提出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集团的建立
答案 B
3.“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21·世纪
教育网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答案 B
解析 二战后,西欧经历战争的打击,百废待兴。美国首要的目标就是通过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来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
4.苏联和东欧国家为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组织经互会
B.成立华约
C.接受马歇尔计划
D.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答案 C
解析 马歇尔计划提出之时,最初涉及的也有东欧和苏联,但是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接受。
5.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苏联的矛盾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对抗苏联、稳定欧洲而实施的经济援助计划。因此,②的叙述不正确。
6.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图二 杜鲁门在国
             
 
会发表讲话
图三            图四
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
请回答:
(1)说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美国冷战政策形成的关系及丘吉尔、杜鲁门演说内容的共同主张。
(2)图三、图四中的“医生”“打鱼人”和“病人”“小鱼”分别指谁?“医生”所开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1)“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则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开始。都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受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严重威胁,并主张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美国;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西欧各国。
解析 理解图片的含义并根据图片的文字提示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问两幅图片与冷战的关系事实上是考查“铁幕演说”的影响和杜鲁门主义的影响,对共同点的分析需要结合二者的内容理解。第(2)问关键理解图三、图四隐含的历史信息,所开“药方”即马歇尔计划。21教育网
[资料回放]
点拨 社会主义在欧洲的出现和发展,成为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丘吉尔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的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的“红色恐怖”。
[资料回放]
点拨 文件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苏联提出的,这也是美国杜鲁门主义的体现。
[资料回放]
点拨 马歇尔计划一方面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稳定了资本主义统治;另一方面也为美国长期控制欧洲奠定了基础。【来源:21cnj
y.co
m】
[学思之窗]
提示 思考美苏双方战后为何对立,为此采取的政策是什么,理解冷战的含义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学习延伸]
提示 (1)原因:主要是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方面的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苏联对此针锋相对,采取相应政策进行对抗,更加强化了双方的对峙局面。
(2)特点: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乃至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对峙和竞争。这种对峙和竞争状态不是直接的武力对抗,而是除此之外的一种方式。
[基础达标]
1.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总统的陪同下前往富尔敦进行“铁幕”演说,图中的美国总统应是(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艾森豪威尔
D.尼克松
答案 B
解析 1946年的美国总统是杜鲁门。
2.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了(  )
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
B.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
C.二战后初期,美国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知,美国通过贷款来带动西欧经济发展并控制这些国家。A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漫画内容;C项也错误,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拒绝了美国的援助。只有D项体现了美国通过对西欧的援助并控制了西欧这一信息。【版权所有:21教育】
3.史学界认为,“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21
cnjy
com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共产党中央情报局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 B
解析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为美国制造商、出口商占领欧洲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促进了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出处:21教育名师】
4.“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该内容出自(  )
A.《联合国家宣言》
B.《北大西洋公约》
C.《布雷顿森林协议》
D.《华沙组织条约》
答案 B
解析 北约组织是由欧洲和北美国家组建的,所以B项正确。
5.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回击”的措施是(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建立经互会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答案 B
解析 注意是经济方面,即建立经互会,加强内部经济合作,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进行对抗。
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冷战对世界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美苏加紧争夺世界霸权
B.核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C.国际局势的紧张,导致世界的动荡不安
D.美苏关系出现和解迹象
答案 C
解析 美苏冷战的升级,展开了军备竞赛,把人类推向战争的边缘,造成C项所说内容。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是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获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获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
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答案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1947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www.21-cn-jy.com
(2)影响: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加速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联合与结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遏制社会主义的影响。
解析 第(1)题应该非常明确战争是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自然灾害,使得欧洲变得脏乱、寒冷、饥饿、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第(2)题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要从美国加强对欧洲援助的目的出发,思考其对欧洲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同时要特别注意题中的材料强调的是欧洲的联合一致,将二者结合考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