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3课 美苏争霸 一、美苏对峙
1.背景:
(1)美国:
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_________“软化”苏联。
②约翰·肯尼迪:提出“_________”。
(2)苏联: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_________,实现苏美共同主宰
世界的战略目标。对话谈判和平战略平起平坐【合作探究】
1.赫鲁晓夫为什么认为苏联可以同美国“平起平坐”?
提示:(1)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关系力量的对比已经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使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连连受挫。
(2)苏联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实力大增。(集团实力、本国实力)2.表现:
(1)戴维营会谈:形成所谓的“___________”。
(2)U-2间谍飞机事件:使美苏矛盾重新激化。
(3)柏林墙:由于美苏矛盾的加剧,苏联在柏林修筑“_____
___”。
(4)古巴导弹危机:
①经过:苏联在古巴修建_________发射场,引起美国强烈反
对,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苏联让步。
②影响:美苏两国的一次_______。此后,美苏的核军备竞赛不
断升级。戴维营精神柏林墙秘密导弹核赌博【合作探究】
2.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美苏争霸的态势、表现及原因。
提示:(1)态势:缓和紧张并存,优势在美国。
(2)缓和的表现:赫鲁晓夫访美;戴维营精神。
紧张的表现:U-2间谍飞机事件;“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3)原因:美国综合实力在苏联之上。二、从对峙走向缓和
1.原因:
(1)_________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
(2)_____的综合国力提高。
2.表现:
(1)尼克松调整政策:
①内容: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强调均势
外交。
②措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主动同中国、苏
联协调关系。
侵越战争苏联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2)苏联的“缓和”战略:
①在外交上同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②在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_____战略。
③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以出兵_______为标志,霸权主义发展到_____。
(3)美苏开始在限制和裁减_______方面达成一些协议。
(4)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
3.缓和下的较量:
(1)美国:积极推进“_________”策略,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_________渗透。
(2)苏联:勃列日涅夫提出不放弃_________的斗争。进攻阿富汗顶峰核武器和平演变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合作探究】
3.归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的特点和原因。
提示:(1)特点: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但总体趋向缓和。
(2)原因:①美国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进行的侵越战争,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经济增长缓慢。
②苏联综合国力提高,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苏联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 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的原因
1.陷入越战泥潭,引起国内经济、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
2.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3.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根基。
4.1973年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美国的经济危机。
5.美苏军事力量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名师指津】在诸多不利的条件下,尼克松在任时期的美国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在美苏争霸中不得不以“缓和”外交对待苏联,此外,从越南抽身的同时还主动谋求同中国关系的正常化。 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的背景
1.从美国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严重下降,侵越战争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
2.从苏联看:苏联借助有利的国际形势,着力提高综合国力,尤其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大致平衡。
3.美苏政策: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苏联则开始推行“缓和”战略。美国以“谈判”加强与苏联的抗衡,希望通过军事协议和经济关系制约苏联;苏联则以“缓和”同美国争夺,赢得时间加强其军事和经济实力,改变美苏战略均势。【名师指津】美苏两大集团的缓和中也伴随着相互之间思想文化的渗透,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对苏联、东欧的渗透方式“和平演变”更为隐蔽和富有蛊惑性,而这一影响将在以后美苏两国和两大阵营的关系中表现出来。 国家实力决定争霸态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1962年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是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里根的讲话(1)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针对的是什么事情?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说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
(3)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
(4)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美苏争霸的认识。【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注意材料一的时间及当时的主要形势。第(2)题注意材料二的时间及尼克松面临的严峻形势。第(3)题可从双方国力变化的角度分析。第(4)题注意运用“国家实力决定国家的对外关系”的理论回答。答案:(1)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说明在当时美苏争霸中,苏联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还有差距,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2)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加上侵略越南受挫,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从越南撤军,着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3)苏联力量下降,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逐步恢复。
(4)美苏争霸的主动权随着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美苏争霸是世界长期紧张、不得安宁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