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3课 美苏争霸 1959年9月,作为第一个访问美国的苏联政府首脑,赫鲁晓夫在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对艾森豪威尔说:“我相信,我们应总统先生邀请而做的这次访问以及您即将对我国进行的访问将促使国际关系的转暖;冷战的冰块已经不只是有了裂痕而且已经开始破碎了。”请思考:
1.艾森豪威尔是在什么背景下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的?
2.当时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美苏对峙(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
1.背景:
(1)美国:
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_________,“软化”苏联。
②肯尼迪: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_________”。
(2)苏联:_________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共同主宰
世界的战略目标。对话谈判和平战略赫鲁晓夫2.表现:
(1) 缓和——“戴维营精神”:1959年9月赫鲁晓夫首次访
美,宣扬美苏合作,表示在国际争端中___________。不诉诸武力(2)对抗:
①1960年5月,苏联击落一架入侵的美国U-2间谍飞机。
②1961年8月,苏联沿西柏林四周修筑起一道“_______”。
③古巴导弹危机:
a.背景: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权;_____给予援助并修建
秘密导弹发射场。
b.概况:美国宣布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_________同意从古
巴撤出苏联导弹。
c.影响: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美苏两国的___________
不断升级。柏林墙苏联赫鲁晓夫核军备竞赛【特别提醒】
美苏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当时美苏的实力变化决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连遭挫折,而苏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实力大增,这时的苏联推行新的外交政策。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大阵营对抗的国际关系格局逐步演变为美苏争霸的格局。【知识点拨】
美苏争霸对世界的影响。
(1)美苏争霸使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2)在亚非拉一些美苏争夺的国家和地区,战祸频繁,严重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苏联在争霸中消耗大量实力,加剧经济畸形发展,陷入经济和政治困境,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4)争霸重点在欧洲,客观上有利于结束越南战争,有利于增强中国、日本、西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5)美苏争霸,实力相当,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核大战的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及下面资料:
“……你看看苏联和美国在他们信仰方面距离是如此之远:我们信仰一个独立自由和各种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世界,他们信仰一个清一色的共产主义世界,而你(注:指赫鲁晓夫)又把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当中,正如我们以前说过的,这就是使得现在成为这样一个危险时代的原因。”
——美国总统肯尼迪1962年12月17日发表的广播谈话探究分析:
(1)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提示:①既加强军事实力,又要利用经济和政治工具称霸世界。②强调和社会主义国家“和平竞赛”。③把“和平演变”的重点放在东欧。④利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
(2)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提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3)“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当中”指什么?结果如何?
提示:苏联把导弹运到古巴。结果:在美国的战争威胁之下,赫鲁晓夫被迫撤走导弹。
(4)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苏争霸的态势如何?
【思路分析】考查某个时期内的发展态势,需结合事件进行分析,20世纪50-60年代,苏联、美国因古巴导弹危机而发生对峙,最终苏联让步。可推知美国占优势,美攻苏守。
提示:美国占优势,美攻苏守。二、从对峙走向缓和(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1.背景:
(1)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_________消耗了美国的
国力。
(2)苏联的综合国力提高,在_________上与美国达到大致平
衡。侵越战争战略武器2.缓和:
(1)尼克松调整政策:
①内容: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强调均势
外交。
②措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主动谋求同
_____对话,对_____采取“缓和”外交。
(2)苏联的“缓和”战略与霸权主义政策:
①在外交上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②在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_________。(1979年出兵占领
_______,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中国苏联进攻战略阿富汗(3)表现:
①限制和裁减_______方面达成协议。1963年、1968年先后签
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防止核扩散条约。1972年两国签署第
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苏美相互关系准则等文件。
②两国首脑的互访和会谈把“缓和”推向高潮。核武器3.较量:
(1)美国:
①推进“_________”策略,以“尊重人权”为口号扩大影
响,削弱苏联对东欧的控制。
②通过东西方人员和思想的“_________”,向苏联、东欧国
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2)苏联:___________提出“缓和”绝不能放弃意识形态的
斗争。和平演变自由交流勃列日涅夫【特别提醒】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以来,美苏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既有紧张对抗,又有对话缓和,对抗和缓和都服从其争夺霸权的需要。美苏缓和的真正目的是维护美苏两极格局,实现“利益均沾”,同时,也是为了争取喘息机会,为下一轮的竞争做好准备。【知识点拨】
1.美苏争霸阶段特征形成的原因。
(1)第一阶段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美国“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是在称霸世界过程中对苏联的态度;苏联方面则试图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两分天下的目的。一方要称霸,而另一方也要争霸,这就必然引起双方关系的紧张和矛盾的激化。(2)第二阶段美守苏攻局面形成的原因:苏联:①加紧发展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②保持巨大的军事开支;③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海军,还使洲际导弹的数量多于美国;④勃
列日涅夫推行和美国争夺霸权的进攻战略。美国:经济增长趋于缓慢,经济危机的打击,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2.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的原因。
(1)陷入侵越泥潭,引起国内经济、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
(2)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3)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根基。
(4)1973年石油输出国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美国的经济危机。
(5)美苏军事实力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结合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的相关史实及下面资料: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探究分析:
(1) 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
提示: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
(2)美苏争霸第二阶段,苏联的争霸策略和原因是什么?
提示:策略:一方面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赢得时间,加强军事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推行积极进攻战略,在亚洲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对阿富汗进行军事占领,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
原因:70年代苏联综合国力提高,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大致均衡。(3)在第二阶段,美国推行了什么新的进攻方式?其战略意图是什么?
提示:新方式:“和平演变”及思想文化的渗透。
意图:最终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4)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及两国关系的总体趋向如何?
提示:本阶段美苏争霸的态势更多地体现为苏攻美守,两国关系的总体趋向是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