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美苏争霸
同步练习
选择题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曾对美国记者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这些话表明
A.苏联为维护和平,愿与美国真诚合作
B.苏联要争取世界的绝对霸主地位
C.苏联要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D.苏联要与美国合作,震慑战争犯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阅改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经济取得很大成就,国防工业有了很大突破。于是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
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2.(见原书P88第2题)
3.(原创)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0年声称:“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足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上文说明美国此时在美苏争霸中
A.执行缓和政策,发动和平攻势
B.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C.仍处于战略优势,但执行缓和政策
D.以退为进,暗中酝酿“星球大战”计划
解析:A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反映出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4.
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欧洲某城市突然涌出两万多士兵,在6个小时内就修筑了一道由铁丝网和水泥板构成的长达43公半的铁蒺藜墙,2个月后又加固为混凝士墙。当时修此墙的直接目的是
A.防止公民外逃
B.防止敌人入侵
C.搜捕“二战”战犯
D.围捕国内反对派
解析:A
根据题中所给时间及信息可知这是冷战的产物:柏林墙,修此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公民外逃。
5.
2009年4月1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美国总统奥巴马(右)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当日在伦敦共同宣布,两国政府希望在《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于今年12月到期前就削减战略武器问题达成新的协议。20世纪70年代美苏在战略核武器问题已达成协议,这说明
①美国拥有战略优势②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③美苏在战略武器上的竞争重点发生转移④苏联经济已不堪军备竞赛的重负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苏联军事力量的增长,特别是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赶上美国,并采取积极进攻战略;美国则调整战略,整个争霸态势是苏攻美守;因此①的叙述是错误的,②则正确;苏联因发展战略核武器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但不是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故④错误;鉴于苏联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超过了自己,美国把竞争重点放在战略核武器的质量方面,制定“星球大战计划”以拖垮苏联经济。由此可知③是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统先生!艾森豪威尔夫人!女士们和先生们:我们在你们(美国)科学中心——农业研究所参观得很有意思。这是你们的骄傲。我们在那里参观了牲畜、家禽——非常好!我完全感觉不到,它们由于我们身在资本主义国家却代表社会主义国家而有什么抗议。它们懂得共处的必要性。
——赫鲁晓夫在苏联驻美大使馆讲话
(1959年9月16日)
材料二
我对您1962年10月27日信中所作的声明表示尊重和信任,这个声明就是不会对古巴进攻和入侵,不仅美国方面不会这样做,而且西半球的其他国家方面也不会这样做,正如您在信中所说的那样。那么,促使我们对古巴给予这种性质援助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
——赫鲁晓夫给肯尼迪的信(1962年10月28日)
请思考:
(1)材料一表明赫鲁晓夫怎样的战略意图 他的话有何寓意
(2)材料二中所说的苏联对“古巴给予这种性质的援助”是指什么援助
(3)为什么“这种性质援助的动机不存在了” 说明了什么
解析:从材料一的信息可以看出赫鲁晓夫在主动缓和美苏关系,其目的是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目标;材料二则说明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与美国达成了妥协。
答案:(1)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也暗骂美国的反苏政策连牲畜、家禽都不如。
(2)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3)美国和盟国保证不入侵古巴,说明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说驯核大国在国际斗争中都不敢直接发动针对对方的战争,它们之间时而对抗,时而妥协。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报道,英国“前卫号”弹道导弹核潜艇与法国的“凯旋号”核潜艇于2009年2月在大西洋相撞。英法核潜艇相撞时各携带16枚洲际弹道导弹,爆炸威力可达广岛原子弹的1248倍。争取核裁军运动主席凯特·赫德森认为,英法核潜艇相撞是“最高级别的核噩梦”,也是冷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核潜艇相撞事件。尽管两艘潜艇在海底发生碰撞事故的概率极低,但类似事故并不是第一次,20世纪70年代以来,至少发生十多次潜艇相撞事故,其中大部分是冷战期间美苏潜艇相互追踪引起的。
(1)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际形势,分析发生潜艇相撞事故的社会政治根源。
(2)你认为当今世界怎样才能避免“核噩梦”演变成现实
解析:第(1)问可从两极格局、美苏关系和冷战思维等方面去分析;第(2)问可从和平的有利因素、如何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等方面去思考。
答案:
(1)根源: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美苏从盟友合作变为冷战对抗,两大阵营和军事政治组织的形成;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形势的紧张;“以实力求和平”的主张和强权政治、冷战思维的影响;西欧的崛起和当今世界局部地区仍不太平等。
(2)推动核裁军与和平对话;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予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
解析:第(1)问从引文“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中得提示。第(2)问结合时间19世纪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美苏争霸态势来思考。
答案:(1)苏联。(1分)“冷战”政策.
(2)①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②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崛起,美国地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