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课件 (3)(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课件 (3)(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22:2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1991年12月25日晚7时,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发表电视讲话,宣读了他的辞职声明:“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的情况,我终止自己以苏联总统身份进行的活动。”缀有镰刀和锤子图案的苏联红色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滑落,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国旗随即升起,标志着具有69年波澜壮阔历史的苏联最终解体了。请思考:
1.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苏联解体对国际政治格局造成了什么影响?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
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
(1)背景:苏联因为_________而无法保持和美国的竞争势
头,美国更多地以“_____”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
(2)政策:里根执政之初,提出所谓___________政策,鼓吹
“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实力下降缓和新“遏制”(3)军事措施:
①提出“_____________”,以重新夺取军事优势。
②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_____________”,对苏联施加
压力,进而拖垮苏联。
(4)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
①把苏联称为“___________”,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
的“___________”。
②拨巨款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_________”“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加强宣传攻势。灵活反应战略星球大战计划罪恶的帝国十字军讨伐美国之音2.苏联的“新思维”:
(1)背景:全球争霸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_________,拉大了
和发达国家的距离。
(2)提出者:戈尔巴乔夫。
(3)内容:强调“_________________”,核战争“不会有胜
利者”。
3.美苏关系的缓和:
(1)签订“中导条约”,双方约定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
(2)合作交流取得进展,签订了43个双边协议。经济负担人类生存高于一切二、冷战的结束
1.背景:
(1)政策:1989年上台的_________强调“谨慎、考验和渐
变”,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表示支持。通过经济援助,试图左
右苏联的改革进程。西方国家对东欧国家推行了“_________”
策略。
(2)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致使苏联社会动荡加剧,各种危机全面爆发。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布什政府和平演变2.概况:
(1)1989年发生了“_________”。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
国并入_________。德国统一,成为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
(2)1991年12月,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格鲁吉
亚外的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签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
极对峙格局宣告结束。东欧剧变联邦德国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知识点拨】
结合所学归纳美苏在争霸时期各自对中国的政策,并分析其原因。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美国:因为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中国的发展壮大恐惧不安,采取孤立、反对中国的政策。
苏联:因为双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采取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
美国:因为在争霸中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苏联:由于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对中国存在军事威胁,酿成边境武装冲突,苏中关系严重恶化。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美国:因为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与中国关系时好时坏。
苏联:因为开始全面收缩,同中国改善关系。【特别提醒】
1.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提出,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善同东欧盟国的关系,以适应苏联改革和加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2.苏联解体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直接原因。【知识点拨】
两极格局演变的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界线比较分明和稳定。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冷战是美苏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互相遏制。两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提醒】
随着苏联一极的崩塌,美国成为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因而它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指手画脚和恃强凌弱,都会对国际局势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引发局部战争的潜在威胁。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苏争霸的相关史实。
探究分析:
(1)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除对苏联实施“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外,还采取什么争霸政策?据材料概括美国实施这一政策的具体做法。
提示:政策:和平演变。做法:通过意识形态上的宣传诋毁苏联;制造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之间以及苏联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矛盾;运用经济手段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政党和组织。(2)你如何评价美国这一策略?
提示:“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而推行的策略,采用舆论宣传、思想渗透、经济援助等多种手段,从结果看十分有效。
(3)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否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为什么?
提示:不是。苏东剧变只能说明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出现了挫折,在世界范围以内,仍然存在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对人类社会:美苏争霸曾经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
威胁。
(1)双方在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剑拔弩张,在柏林地区多次酿
成危机。
(2)双方对亚洲、非洲的控制和争夺,造成这些地区局势的
___________。在亚洲,美国先后侵略朝鲜和越南。中东地区
局势也变得愈加错综复杂。
2.对人类环境:美苏_________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
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动荡与紧张军备竞赛3.有利方面:在美苏争霸过程中,缓和成为它们相互制约与达
成协议的可行方法。美苏两国签订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
“_________”成为战略稳定的基础,也是稳定国际局势的因
素。中导条约4.冷战思维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
(1)美国长期把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描绘成专制主义、侵略
扩张的“邪恶势力”,成为严重歪曲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想根源。
(2)被美苏对峙掩盖之下的各种矛盾,因两极格局解体而暴
露出来,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3)超级大国肆意欺凌弱小国家,随意侵犯他国主权,致使_____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战争【知识点拨】
美苏争霸的教训。
(1)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根源,世界人民应永远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损人又害己。美苏争霸,不仅给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灾难,而且两国为进行军备竞赛,都投入巨额军费开支,影响了两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美苏争霸,使人类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结合冷战期间美苏关系的变化及影响。
探究分析:
(1)美苏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美苏双方价值观念不同。
(2)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3)你认为美国能否建立单极世界?为什么?
【思路分析】分析问题时从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和世界潮流方面回答。
提示:不能。理由: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必然推动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4)冷战局面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提示:我们必须认识并承认世界社会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权利。
(5)以史为鉴,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使自己成为世界一极?
提示:承认“一超多强”的现状,争取一个好的国际环境;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强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