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课件(共30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课件(共30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7 22:34:28

内容文字预览


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
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
(1)背景:苏联的实力下降。
(2)政策:新“遏制”政策。
(3)军事措施:
①提出“灵活反应战略”,以重新夺取军事优势。
②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施加压力,进而拖垮苏联。
(4)意识形态措施:
①号召对苏联进行“十字军讨伐”。
②支持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电台活动。
2.苏联的“新思维”
(1)提出者:戈尔巴乔夫。
(2)内容: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
(3)美苏关系的缓和:
①签订“中导条约”,双方约定销毁部分核武器。
②双方交流合作取得进展。
[特别提醒]
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反映了美国一贯追求世界霸权的特点;作为一种进攻型的战略抉择,它是对“尼克松主义”的修正,更多地承袭了“杜鲁门主义”的衣钵。
二、冷战的结束
1.背景
(1)1989年上台的布什政府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向苏联施加压力,试图左右苏联的改革进程。
(2)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失败引发各种危机爆发。
(3)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4)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
2.过程
(1)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丧失执政党地位。
(2)德国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3)苏联解体:1991年,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苏联解体,宣告两极对峙格局结束。
[特别关注]
苏联解体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直接的原因。www.21-cn-jy.com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
(2)美苏对亚洲、非洲的争夺与控制,造成这些地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
(3)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4)美苏关系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5)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知识点拨]
冷战的积极意义
(1)客观上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2)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3)在缓和时期,双方谈判对话取得的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美苏关系的发展有哪些变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1.变化
二战后,美苏之间逐渐从反法西斯盟友变成了冷战中的对手。20世纪60年代,两国又开始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20世纪90年代,在长期军备竞赛的压力下,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1·世纪*教育网
2.影响
(1)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了巨大威胁。
(2)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3)在美苏关系中,双方都不敢用战争方式解决在争夺霸权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缓和成为它们相互制约与达成协议的可行方法。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4)目前,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仍继续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原来被美苏对峙掩盖的各种矛盾,也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而暴露出来,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超级大国肆意欺凌弱小国家,致使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有利的方面包括(  )
①防止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 ②限制了核武器的扩散 ③美苏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 ④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争霸的积极影响。③表述明显与题意不符,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D
高频考点
考查“冷战”的结束及影响
[示例]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一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岁月,结束于苏联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请完成: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
(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
[解析] 本题以新情景导入,问题的设计灵活多变,蕴涵着较高的命题技巧,代表着高考发展的新趋势。第(1)问,要明确苏联解体在美苏对抗中的历史地位;第(2)问,要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思考;第(3)问,不仅要说明美苏对抗的积极影响,更要说明美苏对抗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www-2-1-cnjy-com
[答案] (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分裂等。  21*cnjy*com
(3)言之有理即可。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图文探究
德国的统一
探究目的
(1)知识层面:考查德国的重新统一
(2)能力层面: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结合现实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探究示例]
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21cnjy.com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千米,通称“柏林墙”。2·1·c·n·j·y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问题生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与“柏林墙”建立相关的国际形势。
(2)试归纳“柏林墙倒塌”对欧洲局势产生的影响。
[探究思路]
本题考查对美苏“冷战”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主要从美苏“冷战”的角度分析国际形势;第(2)问,可从对德国、对欧洲和对世界三个角度来分析影响。
[尝试解答]
(1)美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立;美苏争夺霸权激烈;德国分裂;两德是美苏对峙的前沿。
(2)加速了德国的统一;有利于德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面;加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加快了“冷战”结束的步伐。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983年,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右图),其主要目的在于(  )
A.保证欧洲盟国的安全
B.扩大美国的影响
C.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D.从经济上拖垮苏联
解析:美国企图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入高科技军备竞赛,从而从经济上拖垮苏联。
答案:D
2.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撰写了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作——《改革与新思维》。在对外政策上,其“新思维”主张(  )
①人类生存高于一切 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利益 ③不同社会制度难于共存 ④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戈尔巴乔夫在对外政策上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基于此,他对美国采取了“缓和”战略。【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C
3.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和平演变”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实现“和平演变”,美国采取的措施有(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开展意识形态上丑化苏联的宣传大战 ②与苏联签订“中导条约” ③资助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组织 ④资助“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21*cnjy*co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②应属于美苏“缓和”的表现,而非“和平演变”的措施。
答案:C
4.有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
解析:由材料中的“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等信息即可判断该说法出现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
答案:D
5.引起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历史原因主要是(  )
A.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策略
B.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C.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D.美苏争霸的影响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应从自身去找,即内因。A、D两项属外因,C项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B项是共同的主要历史原因。
答案:B
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到失败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适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东欧社会主义模式不成熟,缺乏经验,发生了东欧剧变,但这并不能表明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失败。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并且发展迅速。
答案:D
二、非选择题(第7题8分,第8题12分,共2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进言,提出了一份题为《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球大战计划”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
材料二 “星球大战计划”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激化竞争,将前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前苏联又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了加速高技术的产业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经济摆脱困境,里根政府想到了“以高技术计划盘活政治、经济格局”的高招。……实践证明,“星球大战计划”技术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转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2分)
(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的美苏争霸的态势有何影响?(4分)
解析:本题在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当时国际环境。当时美苏争霸的局面已经形成,世界局势并不安宁,美国为取得对苏联的战略优势而采取“星球大战计划”,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的国力,另一方面可以发展自己的军事科技,同时也可以在军备竞赛中拖垮苏联经济,达到自己不战而胜的目的。21教育网
答案:(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2)拖垮苏联经济,推动美国经济发展。
(3)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是相当大的。1 000克铀(火柴盒那么大)的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相当于3 000吨煤(无烟煤)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材料二 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
国家
陆基洲际导弹
潜射导弹
战略核弹头
战略轰炸机
美国
1 054
656
4 000
550
苏联
1 300
240
1 700
150
材料三 据统计:1946~1975年期间,美国总共有19次直接或间接发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苏联也多次准备按下核按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四 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近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TMD),并大量增加军费,又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世界近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谈谈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有哪些不同点。(1分)
(2)最早拥有核武器的是哪两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结合材料谈谈美苏争霸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给世界人民提出什么警示?(4分)
解析:此题以核武器和核威胁为主题,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及对原子弹和氢弹能量的表述,传递着关于核武器特征的信息——杀伤力巨大;而材料二中美苏战略核力量的对比,一方面体现了双方加紧军备竞赛,另一方面也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巨大威胁。材料三中,双方多次威胁使用核武器,进一步反映出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动荡,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危害。材料四暗示出,当今世界仍受战争威胁,世界仍不太平,主要危险来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世界人民应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1·cn·jy·com
答案:(1)杀伤力非常巨大。
(2)美、苏两国。导致美苏两国军备竞赛升级,尤其在核军备上。
(3)美苏争霸,造成了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
(4)世界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一、本课测评
1.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
提示:美国对苏联实行“以实力求和平”的强硬政策;苏联实行全面收缩政策。
2.简述东西方冷战结束的背景及过程。
提示:长期以来,美苏争霸导致苏联经济下滑,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局势进一步恶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政策,东欧各国由于改革失败,共产党纷纷丧失执政党地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了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2-1-c-n-j-y
二、学习延伸
1.结合课内课外的知识,简述二战以后的柏林问题和历次柏林危机的发展变化,并以《论柏林墙的倒塌》为题,完成一篇历史述评。【来源:21cnj*y.co*m】
提示:注意结合二战以后柏林问题出现的原因、概况及历次柏林危机的发展变化和德国统一等知识进行评述。
2.很多西方人认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你能否结合中国所走的道路,试评述一下这种观点?
提示:不正确。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出现了挫折。
课件30张PPT。第四单元第4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高频考点·巧解密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后习题解答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
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
(1)背景:苏联的实力下降。
(2)政策:新“________”政策。
(3)军事措施:
①提出“灵活反应战略”,以重新夺取军事优势。
②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___________计划”,对苏联施加压力,进而拖垮苏联。遏制星球大战(4)意识形态措施:
①号召对苏联进行“十字军讨伐”。
②支持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电台活动。
2.苏联的“新思维”
(1)提出者:______________。
(2)内容: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
(3)美苏关系的缓和:
①签订“____________”,双方约定销毁部分核武器。
②双方交流合作取得进展。戈尔巴乔夫中导条约[特别提醒]
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反映了美国一贯追求世界霸权的特点;作为一种进攻型的战略抉择,它是对“尼克松主义”的修正,更多地承袭了“杜鲁门主义”的衣钵。二、冷战的结束
1.背景
(1)1989年上台的__________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向苏联施加压力,试图左右苏联的改革进程。
(2)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失败引发各种危机爆发。
(3)苏联放松对________的控制。
(4)西方国家的“___________”策略。布什政府东欧和平演变2.过程
(1)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丧失执政党地位。
(2)德国统一:1990年,___________并入联邦德国。
(3)苏联解体:1991年,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苏联解体,宣告两极对峙格局结束。民主德国[特别关注]
苏联解体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直接的原因。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
(2)美苏对亚洲、非洲的争夺与控制,造成这些地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
(3)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4)美苏关系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5)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知识点拨]
冷战的积极意义
(1)客观上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2)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3)在缓和时期,双方谈判对话取得的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美苏关系的发展有哪些变化?带来怎样的影响?
1.变化
二战后,美苏之间逐渐从反法西斯盟友变成了冷战中的对手。20世纪60年代,两国又开始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20世纪90年代,在长期军备竞赛的压力下,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影响
(1)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了巨大威胁。
(2)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3)在美苏关系中,双方都不敢用战争方式解决在争夺霸权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缓和成为它们相互制约与达成协议的可行方法。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4)目前,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仍继续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原来被美苏对峙掩盖的各种矛盾,也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而暴露出来,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超级大国肆意欺凌弱小国家,致使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有利的方面包括 (  )
①防止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 ②限制了核武器的扩散 ③美苏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 ④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争霸的积极影响。③表述明显与题意不符,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D[示例]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一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岁月,结束于苏联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请完成:
(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
(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解析] 本题以新情景导入,问题的设计灵活多变,蕴涵着较高的命题技巧,代表着高考发展的新趋势。第(1)问,要明确苏联解体在美苏对抗中的历史地位;第(2)问,要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思考;第(3)问,不仅要说明美苏对抗的积极影响,更要说明美苏对抗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答案] (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分裂等。
(3)言之有理即可。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探究示例]
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千米,通称“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问题生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与“柏林墙”建立相关的国际形势。
(2)试归纳“柏林墙倒塌”对欧洲局势产生的影响。
[探究思路]
本题考查对美苏“冷战”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主要从美苏“冷战”的角度分析国际形势;第(2)问,可从对德国、对欧洲和对世界三个角度来分析影响。[尝试解答]
(1)美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立;美苏争夺霸权激烈;德国分裂;两德是美苏对峙的前沿。
(2)加速了德国的统一;有利于德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面;加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加快了“冷战”结束的步伐。点击下图片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一、本课测评
1.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
提示:美国对苏联实行“以实力求和平”的强硬政策;苏联实行全面收缩政策。
2.简述东西方冷战结束的背景及过程。
提示:长期以来,美苏争霸导致苏联经济下滑,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局势进一步恶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政策,东欧各国由于改革失败,共产党纷纷丧失执政党地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了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二、学习延伸
1.结合课内课外的知识,简述二战以后的柏林问题和历次柏林危机的发展变化,并以《论柏林墙的倒塌》为题,完成一篇历史述评。
提示:注意结合二战以后柏林问题出现的原因、概况及历次柏林危机的发展变化和德国统一等知识进行评述。2.很多西方人认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你能否结合中国所走的道路,试评述一下这种观点?
提示:不正确。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出现了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