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一、纷争的由来
1.中东概况
(1)地理概念:“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
(2)历史特点: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历史演进的复杂性。
(3)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
2.纷争由来
(1)英国的“分而治之”
①背景:一战期间,为了削弱自己的对手奥斯曼帝国,英国允诺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其领土可以包括巴勒斯坦地区。
②概况:1917年发表“贝尔福宣言”。
③影响:犹太人开始移居巴勒斯坦,与当地的阿拉伯人的摩擦日益激烈。
(2)主权问题
①联合国决议:英国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②阿以冲突:阿拉伯人对联合国决议极为不满,阿以之间就该地区主权问题展开了长期争夺。
[误区警示]
英国支持犹太复国的目的是维护其在中东,特别是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殖民利益。
二、巴勒斯坦战争
1.爆发:1948年5月,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以后,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不宣而战。
2.结果:
(1)1949年7月,签署了停战协议。
(2)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土地。
3.影响:没有解决阿以矛盾,反而引起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误区警示]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民族关系,加上大国的插手,使该地区的问题更为棘手。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
1.原因
(1)埃及新政府宣布把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遭拒绝。
(2)以色列一直把埃及视为直接威胁。
(3)英法在中东地区有巨大的直接利益,不甘心交出权力。
2.经过
(1)战况
①1956年10月,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战争爆发。
②英法派出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并出动军队在埃及的塞得港登陆。
③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
(2)各方的态度
①英法国内反战呼声日益高涨。
②联合国大会要求双方立即停火。
③美国乘机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要求英国停火。
④苏联也对英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3.结果
(1)1956年12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
(2)1957年3月,以色列军队撤出埃及。
4.影响
(1)对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2)对中东: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和自决运动呈现高潮。
(3)对英法: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4)对美苏:开始了对中东的争夺。
[知识点拨]
中东问题引发了20世纪40年代的巴勒斯坦战争和20世纪5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巴勒斯坦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纠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通过苏伊士运河战争,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战争使英法在中东的影响一落千丈。而美苏在中东又展开角逐,中东问题又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
主题一 中东纷争的由来
中东纷争的根源
(1)五大焦点
①战略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②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③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人、犹太人。
④宗教关系的独特性:(耶路撒冷)三教圣地。
⑤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
(2)两大矛盾
①阿拉伯国家与犹太国家的矛盾。
②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大国的矛盾。
材料一 (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此目的。
——《贝尔福宣言》
(1)材料的内容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由于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把原先许诺给阿拉伯人的土地,又给了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受到鼓舞,开始大量移居巴勒斯坦,与当地的阿拉伯人的摩擦日益激烈。
材料二
(2)联合国大会决议制定的分治方案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决议为中东地区的纷争埋下了什么隐患?
答案 内容: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隐患: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3)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有哪些矛盾?
答案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纠纷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等问题而引发民族矛盾。
图示法理解“纷争的由来”
主题二 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
1.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失败的原因
(1)军事上没有形成统一的部署和指挥,战场上缺乏协同与配合。阿拉伯各国领导人互不透露各自计划,阿拉伯联盟军事委员会有名无实,对任何一支阿拉伯军队都没有指挥权。
(2)以色列充分利用停火的有利时机,紧急抢运武器,招募大批犹太志愿兵,短期内集结了近十万人的武装力量。
(3)以色列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分别击溃了各个对手。
2.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各方立场的原因
(1)苏伊士运河战争中英法之所以参与战争,主要是为了维护它们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尤其是埃及政府要求驻守在苏伊士运河的英军撤走,并于1956年宣布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以色列之所以参战是因为它一直把埃及作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直接威胁。
(3)埃及进行战争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民族利益,扫清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4)在战争中美苏双方要求英法停战,其主要目的是排挤英法,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势力,以便控制中东地区。
材料 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家特别政权,规定阿拉伯、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的边界。犹太国面积14
000平方公里,阿拉伯国11
000平方公里(分三块,有走廊连接),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
将来治理问题的决议
(1)上述决议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你认为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巴勒斯坦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结果:以色列占领了大片原定划分给阿拉伯人的土地,阿拉伯人的独立国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原因:历史的渊源;复杂的宗教、民族矛盾;大国的干涉。
材料二 英军入侵埃及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军入侵埃及的原因是什么?苏伊士运河战争对中东地区和国际社会有何影响?
答案 原因:英国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受到损害。
影响: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呈现出高潮;严重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而美苏开始走进中东角逐场。中东问题又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
表格法理解两次中东战争的影响
1.在巴勒斯坦地区,宗教信仰比较复杂,这也是矛盾特别激烈的原因之一,这一地区汇集了哪些宗教文化
( )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C.犹太教、佛教、天主教
D.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解析 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耶路撒冷被称为“三教圣地”,主要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
答案 D
2.自“贝尔福宣言”发表以来,中东地区阿以冲突就不断发生,那么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关键是
( )
A.不同的宗教信仰
B.地区恐怖主义
C.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D.英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 阿以双方都对巴勒斯坦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双方在主权问题上毫不让步,存在严重的分歧,这是长期冲突的关键。A、B、D三项均不是主要因素,故选C。
答案 C
3.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是
( )
①朝鲜战争 ②雅尔塔体系确立 ③纽伦堡审判 ④巴勒斯坦分治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雅尔塔体系是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原则确立的,这些原则中包括成立联合国;巴勒斯坦分治的法律性文件就是联合国第二届大会(1947年)的决议;朝鲜战争后,美国利用联合国的权威,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的决议;纽伦堡审判是由欧洲国际军事法庭主持的。
答案 B
4.下列哪些活动与纳赛尔有关
( )
①推翻埃及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国 ②要求英军撤出埃及 ③领导埃及军民抗击英法入侵 ④参加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纳赛尔是埃及共和国的缔造者,共和国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民族利益的措施,英国为维护其在埃及的殖民利益,发动了苏伊士运河战争。
答案 D
5.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中东问题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这里的“新”是指
( )
A.英法与埃及的矛盾激化
B.英法与美国的矛盾激化
C.美苏之间的冷战加剧
D.美苏等大国的插手
解析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法在该地区的殖民统治迅速瓦解,美苏大国开始介入。A项为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原因,B项不符合史实,C项和中东地区没有联系,冷战主要是在欧洲地区,故选D项。
答案 D
基础巩固
1.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联合国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
A.犹太人的祖先曾在此地生活并建国
B.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悲惨遭遇
C.英国曾发表《贝尔福宣言》
D.犹太人的圣地在此地的耶路撒冷
解析 早在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吸收当地文化,创立希伯来王国,定都耶路撒冷。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历史依据”,实际上就是允许犹太人复国,因此选A。
答案 A
2.1917年“贝尔福宣言”与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决议的相同之处是
( )
A.都支持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家成立
B.都支持犹太国家成立
C.都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国
D.都明确了有关土地的划分
解析 一战期间,英国为了便于统治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原来许给阿拉伯人的土地,又许给了犹太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
答案 B
3.1948年5月,在以色列建国之际,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媒体打出了“消灭以色列,把犹太人赶进地中海!”的标题,随即爆发了
( )
A.苏伊士运河战争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巴勒斯坦战争”
解析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48年5月及阿拉伯国家媒体打出的标语反映的内容,可判断该选项为D。
答案 D
4.下列关于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起因主要是苏伊士运河的主权问题
B.领导埃及军民抗击侵略的是纳赛尔
C.1952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D.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英法派军侵入运河区
解析 1952年,纳赛尔推翻埃及封建王朝,1953年建立共和国,1956年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故C不正确。
答案 C
5.周恩来总理在致纳赛尔电中说:“英法帝国主义梦想用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他们对埃及的统治。……但是在今天的时代里,它们的这些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这里的“失败”主要指
( )
A.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B.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C.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1/2的土地
D.美苏开始走上中东角逐场的前台
解析 苏伊士运河战争使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答案 A
6.1947年,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不公正的阿以分治协议;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美国利用停火之际,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军火和物资援助。这些史实最能说明
( )
A.以色列比阿拉伯国家富有
B.美国利用联合国对付阿拉伯国家
C.西方大国的干预是造成阿以冲突的原因之一
D.阿拉伯国家软弱无力
解析 阿以冲突连绵不断,与西方大国的干预和偏袒以色列有关。
答案 C
能力提升
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允许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建国,后又在“贝尔福宣言”中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其主要目的是
( )
A.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B.支持落后地区的民族主义
C.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利益
D.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势力
解析 一个国家政策的变化是由其国家利益所决定的,虽然有时声称维护世界和平,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答案 C
8.以色列建国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占据优势,但停火后,以色列却控制了战争主动权。其原因是
( )
A.阿拉伯国家无心战争
B.西方大国的直接参战
C.以色列总体实力强大
D.阿拉伯国家分歧过大
解析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西方大国没有直接参加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是阿拉伯国家首先发动的;以色列面对的是阿拉伯联军。
答案 D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联大决定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的原因是什么?决定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为何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3)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我们同情犹太人”等信息回答“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真实意图”。第(2)问,要求据材料二回答。抓住关键语句“苏联支持的……”“美国支持的……”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在回答时注意围绕造成中东问题的原因去概括。
答案 (1)历史上犹太人流离失所,受到各国政府的迫害;特别是希特勒残酷迫害犹太人,引起世界人民的普遍同情。
真实意图:便于西方大国插手中东地区事务。
(2)原因:美苏两国基于霸权要求,插手这一区域,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
(3)应注意:①在领土方面有一个合理的处理;②实现以土地换和平的计划;③减少大国干涉;④强化联合国的作用;⑤尊重相互的民族宗教信仰。
【学思之窗】(教材第118页)
结合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英法对埃及的侵略和美国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提示 埃及要求主权、反对殖民占领和干涉,得到绝大多数国家支持。英法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国际社会和英法两国舆论都不站在英法一边。美国取代英法,插手中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保护埃及的利益,最终会被埃及和世界人民识破。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119页)
一、本课测评
1.简述第一次中东战争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及这次战争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提示 (1)特点:前一阶段,阿拉伯国家军事力量占优势,掌握主动权;但它们有分歧,行动不一致,分散了力量;以色列力量较弱,处于被动。后一阶段,以色列增强了力量,战术运用得当,占据了主动,取得了明显的战果。
(2)影响:没有解决原有的矛盾,反而造成了新的领土问题和难民问题,给中东地区埋下了新的隐患。
2.简述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提示 (1)起因: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行动触动了英法的利益,引起它们的强烈不满。它们联合以色列用武力解决问题。
(2)结果: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殖民残余,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削弱了英法在中东的地位,美苏开始填补真空。
二、学习延伸
编制一个简略的犹太民族发展史的大事年表。
提示 公元前1028年,扫罗建立君主国。
公元前1000年,大卫统一各部并建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人侵占。
公元前586年和公元前539年又分别被巴比伦人和波斯人征服。
公元前168年后,建立起独立犹太王国。
公元前60年后,先后被罗马人、阿拉伯人等控制。
1897年,召开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组织。
1922年,委托英国统治以色列故土。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表决在约旦河以西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
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