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提升训练
一、填空题
1.0.85×1.13的积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2.计算7.55×0.5时,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出积是3775,再将小数点向左移动( )位,所以积是( )。
3.金金家11月用电48.5千瓦时,电价为0.57元/千瓦时,金金家11月应交电费( )元(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4.学校健身社团采购两种器材:跳绳每根16.8元,瑜伽垫每张14.2元。社团共有64名成员,每人各配一根跳绳和一张瑜伽垫,本次采购总费用是( )元。
5.出租车收费标准为3km以内7元;超过3km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若行驶了6.3km,则需要付钱( )元。
6.某商场举办促销活动,一种袜子买5双送1双。这种袜子每双4.68元,张阿姨买了12双,实际花了( )元,节省了( )元。
7.在括号填上“>”“<”或“=”。
4.63×0.99( )4.63 7.8×1.01( )7.8 5.4×10( )54×0.1
8.苹果58.2元一件,梨39.6元一件,橘子49.8元一件。周阿姨带200元买了一件苹果和一件梨,剩下的钱( )买两件橘子。(填“够”或“不够”)
9.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小明每天饭后散步1.5小时,共走6千米。平均走1千米需要用( )分钟。
10.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低噪声的优点。陈叔叔购买了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该车每千米耗电0.125千瓦时。陈叔叔家到公司的距离是9.8千米,他每天开这辆车上下班往返一次,一共耗电( )千瓦时。
11.根据24×35=84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4×3.5=( ) 0.24×350=( )
12.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2千米以内8元,超过2千米的部分每千米1.4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红红从家乘坐出租车到相距11.2千米的游乐园,需付车费( )元。
13.2024年10月1日是我国建国75周年,为了庆祝建国75周年而布置展览场地,使用80块边长为4.5米的正方形地毯将一个区域铺满,那么这个区域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选择题
14.算式0.74×0.15的结果保留2位小数约为( )。
A.0.10 B.0.11 C.0.12 D.0.13
15.下列算式中,与4.1×9.9的结果不相等的是( )。
A.4.1×(10-0.1)B.(4+0.1)×9.9 C.4.1×10-0.1 D.4×9.9+0.1×9.9
16.把12个羽毛球放在一个圆筒形包装盒里,那么这个包装盒至少需要( )厘米长。
A.27.5 B.36.5 C.39 D.74
17.小辉家的书房呈长方形,长3.6米,宽2.8米。他通过列竖式计算出书房的面积为10.08平方米,竖式如图所示。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个数对应的图上面积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18.张老师带100元去买文具,( )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当张老师想快速判断所带的100元是否足够支付此次购买文具的费用时
B.当收银员告知张老师本次购买文具应付的具体金额时
C.当收银员清点张老师支付的现金金额时
D.当收银员将每件文具的单价准确录入收银系统时
三、判断题
19.若两个大于0小于1的数相乘,则积比这两个数都小。( )
20.妈妈从家到单位大约要行走1.5千米,她每天步行上班大约要用3分钟。( )
21.4.2×3.1的积与0.42×31的积相等。( )
22.一个整数(0除外)与一个小数相乘,积大于原来的整数。( )
23.一个不为零的数乘1.25,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
四、计算题
2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0.3×0.2= 2.5×0.4= 2.3×0.3= 0×5.69= 0.6×1.5=
5.08×10= 5.1×0.3= 8×0.05= 7.2×0.1= 1-0.2=
25.列竖式计算。
0.58×3.5= 5.4×1.06= 3.25×1.8= 5.5×2.6=
26.能简算的要简算。
9.12+9.12×9-6.2 21.8-7.22-2.78 3.2+6.8×5.9
五、解答题
27.废纸可以用来生产再生纸。回收1千克废纸,可生产0.8千克再生纸。淘气家上个月共回收废纸3.6千克,回收的这些废纸可生产多少千克再生纸?
28.两名健身教练沿环形跑道相向跑步宣传全民健身。王教练配速为166米/分钟,李教练配速为200米/分钟。两人同时出发,1.5分钟后相遇。这条跑道全长多少米?
29.某社区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3名成人报名马拉松训练营(每人报名费12.25元),23名幼儿报名趣味跳绳课(每人报名费3.5元)。本次活动总收入多少元?
30.学校买了8副乒乓球拍和15个乒乓球,每副球拍28.5元,每个乒乓球1.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31.A、B两个工程队抢修一条大堤,A队每天修0.21千米,B队每天修0.23千米,8天半全部修完,这条大堤多长?
32.甲、乙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甲汽车每时行驶36.5千米,乙汽车每时行驶43.5千米,行了2.5时,还相距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3.回收1千克的废纸可生产0.8千克再生纸,请同学们算一算:四(1)班有40名同学,每人每学期回收1.25千克废纸,四(1)班一个学期回收的废纸可生产多少千克再生纸?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提升训练》参考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C B B A
1. 0.9605 1.0 0.96
【分析】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看百分位,对百分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再去掉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看千分位,对千分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再去掉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详解】的积是0.960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0,保留两位小数约是0.96。
2. 三 3.775
【分析】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7.55×0.5时,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出积是3775,7.55是两位小数,0.5是一位小数,2+1=3,再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所以积是3.775。
3.27.6
【分析】已知用电数量是48.5千瓦时,电价是0.57元/千瓦时,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得电费为:48.5×0.57=27.645(元),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是4,根据“四舍五入”法,4<5,舍去百分位及后面的数,所以27.645≈27.6。
【详解】48.5×0.57=27.645≈27.6(元)
金金家11月应交电费27.6元。
4.1984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据此分别列乘法算式求出购买跳绳和瑜伽垫的钱数,再求和即可解答。
【详解】16.8×64+14.2×64
=(16.8+14.2)×64
=31×64
=1984(元)
本次采购总费用是1984元。
5.13
【分析】6.3km≈7km;用7-3,求出超出标准3km的路程,再用超出部分的路程乘1.5,求出超出路程需要付的钱数,再加上7元,即可求出需要付的钱数。
【详解】6.3km≈7km
(7-3)×1.5+7
=4×1.5+7
=6+7
=13(元)
出租车收费标准为3km以内7元;超过3km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若行驶了6.3km,则需要付钱13元。
6. 46.8 9.36
【分析】买5双送1双,也就是花5双的钱可以得到(5+1)双袜子,也就是6双,用12÷6计算出有几组这样的,然后再乘5双袜子的钱数,即为实际花的钱数。然后再用每双的钱数×12计算出原来的钱数,然后再减去实际花的总钱数即为节省的钱数。
【详解】5+1=6(双)
4.68×5=23.4(元)
12÷6=2(组)
23.4×2=46.8(元)
4.68×12=56.16(元)
56.16-46.8=9.36(元)
某商场举办促销活动,一种袜子买5双送1双。这种袜子每双4.68元,张阿姨买了12双,实际花了46.8元,节省了9.36元。
7. < > >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结果小于原数;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大于原数;
5.4×10也就是把5.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54×0.1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划去。据此得出两边的结果,再比较。
【详解】0.99<1,4.63×0.99<4.63;
1.01>1,7.8×1.01>7.8;
5.4×10=54,54×0.1=5.4,54>5.4,5.4×10>54×0.1。
8.够
【分析】先计算买苹果和梨的总花费,再用200元减去得到剩余的钱,最后比较剩余的钱是否足够购买两件橘子。苹果一件58.2元,梨一件39.6元,两者总价是58.2+39.6=97.8元。周阿姨带了200元,买完苹果和梨后剩下:200-97.8=102.2元,橘子一件49.8元,两件的价格为:49.8×2=99.6元。比较剩下的钱和两件橘子的价格即可解答。
【详解】58.2+39.6=97.8(元)
200-97.8=102.2(元)
49.8×2=99.6(元)
102.2元>99.6元
所以剩下的钱够买两件橘子。
9.15
【分析】每小时走的路程叫速度,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小明走1千米需要的时间。
【详解】1.5×60=90(分钟)
1.5小时=90分钟
90÷6=15(分钟)
即平均走1千米需要用15分钟。
10.2.45
【分析】先算单程耗电量=每千米耗电0.125千瓦时×家到公司的距离是9.8千米,再乘2(往返一次是2个单程),算出总耗电量。
【详解】0.125×9.8×2
=1.225×2
=2.45(千瓦时)
即该车每千米耗电0.125千瓦时。陈叔叔家到公司的距离是9.8千米,他每天开这辆车上下班往返一次,一共耗电2.45千瓦时。
11. 8.4 84
【分析】在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都不为0时,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时,积也就乘或除以这个数。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2.4×3.5=(24÷10)×(35÷10)=840÷10÷10=8.4;
0.24×350=(24÷100)×(35×10)=840÷100×10=84。
12.22
【分析】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所以11.2千米按12千米计算,先用12减2的差再乘1.4,得到超过2千米的部分的价格,再加8,即可得解。
【详解】
(元)
因此,红红从家乘坐出租车到相距11.2千米的游乐园,需付车费22元。
13.1620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一块地毯的面积,然后再乘地毯的块数即可。
【详解】4.5×4.5×80
=20.25×80
=1620(平方米)
所以那么这个区域的面积是1620平方米。
14.C
【分析】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去掉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对千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计算出算式的结果,然后把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即可。
【详解】0.74×0.15=0.111≈0.11
算式0.74×0.15的结果保留2位小数约为0.11。
故答案为:C
15.C
【分析】先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4.1×9.9,再根据混合运算的顺序,逐项计算结果,比较得数再选择。
【详解】4.1×9.9=40..59
A.4.1×(10-0.1)
=4.1×9.9
=40.59
该选项结果和原题结果相等。
B.(4+0.1)×9.9
=4.1×9.9
=40.59
该选项结果和原题结果相等。
C.4.1×10-0.1
=41-0.1
=40.9
该选项结果和原题结果不相等。
D.4×9.9+0.1×9.9
=39.6+0.99
=40.59
该选项结果和原题结果相等。
故答案为:C
16.B
【分析】由图可知,圆筒包装至少需要的长度是(12-1)个羽毛球底座的长度加上1个羽毛球的长度,根据1厘米=10毫米,先将单位统一,再用乘法计算,求出(12-1)个羽毛球底座长度和1个羽毛球长度,分别计算后相加。
【详解】5毫米=0.5厘米
2+0.5=2.5(厘米)
2.5×(12-1)+9
=2.5×11+9
=27.5+9
=36.5(厘米)
即这个包装盒至少需要36.5厘米长。
故答案为:B
17.B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在计算3.6×2.8时,将2.8拆分为2+0.8,3.6×2.8=3.6×(2+0.8)=3.6×2+3.6×0.8。竖式中箭头所指的“72”,实际是3.6×2的结果。书房长3.6米,宽2.8米,宽拆分为2米和0.8米,长拆分为3米和0.6米。3.6×2对应的是长为3.6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面积,从图中看,③的长是3米、宽是2米,④的长是0.6米、宽是2米,③和④合起来的长是3+0.6=3.6米,宽是2米,面积就是3.6×2,所以箭头所指的数对应的图上面积是③和④。
【详解】由分析可知,“72”是由3.6和2相乘所得,表示的是③和④的面积。
故答案为:B
18.A
【分析】估算和精确计算的作用:估算就是大致推算,能快速判断数值的范围,帮助我们在不需要精确结果时做决策。精确计算是得到准确的数值,用于需要确切结果的场景。以此分析各选项,进而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详解】A.当张老师想快速判断所带的100元是否足够支付此次购买文具的费用时,不需要知道精确的总金额,只需要大致估算购买文具的总价范围,就能快速判断100元够不够,这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B.当收银员告知张老师本次购买文具应付的具体金额时,需要的是精确的数值,不能用估算,要用精确计算。
C.当收银员清点张老师支付的现金金额时,必须精确清点,确保金额准确,要用精确计算,不能估算。
D.当收银员将每件文具的单价准确录入收银系统时,需要精确的单价数值,要用精确计算,不能估算。
所以在选项A的情景中,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故答案为:A
19.√
【分析】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据此判断。
【详解】如:0<0.2<1,0<0.1<1;
0.2×0.1=0.02,0.02<0.2,0.02<0.1;
所以,若两个大于0小于1的数相乘,则积比这两个数都小。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把1.5千米化成15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妈妈的速度,再对比一般人正常的速度即可判断是否合理。
【详解】1.5×1000=1500(米)
1500÷3=500(米/分钟)
人正常行走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几十米到100多米,每分钟走500米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正常人的速度,所以妈妈每天步行上班大约要用3分钟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积不变的规律:在小数乘法中,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几位,则另一个乘数的小数点要向右(或左)移动相同的位数,则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4.2变成0.42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3.1变成31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则积不变,即4.2×3.1的积与0.42×31的积相等;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5×0.6=3,3<5
5×2.2=11,11>5
因此一个整数(0除外)与一个小数相乘,积可能大于原来的整数,积也可能小于原来的整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据此分析。
【详解】1.25>1,一个不为零的数乘1.25,积一定大于这个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0.06;1;0.69;0;0.9;
50.8;1.53;0.4;0.72;0.8
【解析】略
25.2.03;5.724;5.85;14.3
【分析】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求出积; 再看被乘数和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详解】
26.85;11.8;43.32
【分析】9.12+9.12×9-6.2,把9.12看成(9.12×1),原式变为9.12×1+9.12×9-6.2,利用乘法分配律逆运算把式子变为9.12×(1+9)-6.2,然后计算即可。
21.8-7.22-2.78,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3.2+6.8×5.9,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9.12+9.12×9-6.2
=9.12×1+9.12×9-6.2
=9.12×(1+9)-6.2
=9.12×10-6.2
=91.2-6.2
=85
21.8-7.22-2.78
=21.8-(7.22+2.78)
=21.8-10
=11.8
3.2+6.8×5.9
=3.2+40.12
=43.32
27.2.88千克
【分析】淘气家上个月回收废纸质量乘每千克废纸可生产的再生纸质量,即可算出回收的这些废纸可生产(3.6×0.8)千克再生纸。
【详解】3.6×0.8=2.88(千克)
答:回收的这些废纸可生产2.88千克再生纸。
28.549米
【分析】已知两人相向跑步,那么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为跑道全长。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即可求出这条跑道的全长。
【详解】(166+200)×1.5
=366×1.5
=549(米)
答:这条跑道全长549米。
29.362.25元
【分析】根据“每人的报名费×报名人数=活动收入”,用成人报名马拉松训练营的人数乘报名费,求出报名马拉松训练营的收入,用幼儿每人的报名费乘幼儿报名趣味跳绳课的人数,求出幼儿报名趣味跳绳课的收入,再把两项收入相加即可。
【详解】23×12.25+3.5×23
=23×(12.25+3.5)
=23×15.75
=362.25(元)
答:本次活动总收入362.25元。
30.246元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幅球拍的价格乘买的数量,求出乒乓球拍的总价,用每个乒乓球的价格乘买的数量,求出15个乒乓球的总价,最后把这两个积相加即可求出一共花了多少钱。
【详解】28.5×8+15×1.2
=228+18
=246(元)
答:一共花了246元。
31.
3.74千米
【分析】已知A队每天修0.21千米,B队每天修0.23千米,那么两队每天一起修的长度就是把两队每天修的长度相加,即两队合作的工作效率;8天半就是8.5天,然后根据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计算出最终的工作总量,也就是大堤的长度。
【详解】8天半=8.5天
(0.21+0.23)×8.5
=0.44×8.5
=3.74(千米)
答:这条大堤长3.74千米。
32.240千米
【分析】分别用各自的速度乘各自的时间求出各自的路程,然后相加,再加上2.5小时后还相距的40千米,据此列式计算可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详解】36.5×2.5+43.5×2.5+40
=(36.5+43.5)×2.5+40
=80×2.5+40
=200+40
=24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
33.4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用四(1)班的总人数乘每人每学期回收废纸的千克数,先算出四(1)班一个学期回收废纸的总重量,再根据回收1千克的废纸可生产再生纸的千克数,用乘法即求出四(1)班一个学期回收的废纸可生产多少千克再生纸。据此解答。
【详解】1.25×40=50(千克)
50×0.8=40(千克)
答:四(1)班一个学期回收的废纸可生产40千克再生纸。
答案第2页,共10页
答案第1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