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上 期中复习之文言文专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上 期中复习之文言文专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30 14:5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文言文复习:
《论语》十二章
《世说新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1、文化常识:孔子、《论语》、四书、五经、六艺
2、说出孔子在学习态度上的句子
3、说出孔子在学习方法上的句子
4、说出孔子在个人修养上的句子
(用课文原句)
研读课文
论语《十二章》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七章)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九章)
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焉(第四章)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则不学则殆(第五章)
修身做人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第二章)
③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第三章)
④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
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十章)
⑦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一章)
⑧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学习态度
疏通文意
第一章
①子 曰:“学而 时 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说。
连词,表顺接。
按时。
同“悦”,愉快。
温习,复习。
志同道合的人。
从。
了解。
生气,恼怒。
指有才德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个人修养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孔子的弟子。
多次进行检查。
自己。
谋划,商量办法。
竭尽自己的心力。
诚信。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整体感知
交往。
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第二章
整体感知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为政》)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迷惑,疑惑。
上天的意旨。
遵从。
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越过。
法度。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出规矩。”
第三章
孔子自述他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整体感知
温习,复习。
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做。
凭借。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④子曰:“温 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为政》)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第四章
学习方法: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整体感知
却。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第五章
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整体感知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啊。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能忍受。
第六章
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
整体感知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知道。
比不上,赶不上。
喜爱,爱好。
以……为快乐。
【译文】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第七章
学习方法:讲兴趣的重要性,顶真手法。(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整体感知
  ⑧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吃。
冷水。
弯着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粗粮。
不正当的手段。
介词,对,对于。
第八章
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自警、告诫弟子)
整体感知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几个人。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好的方面,优点。
就。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第九章
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
整体感知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往、离去。
代词,这,指河水。
舍弃、放弃。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河边。川,河流。
第十章
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比喻手法)
整体感知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军队。
改变。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第十一章
一个人应当有坚定的志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孔子的弟子。
广泛。
坚定。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恳切。
仁德。
整体感知
第十二章
求仁的途径。(广泛学习、胸有大志、善于思考)
课堂小结
这十二章语录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其意在启示我们: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求学为乐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要有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做人修养。
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君子乎
可以为师矣
饭疏食,饮水
饭疏食,饮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同道合的人。
朋友。
指有才德的人。
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凭借。
表示可能,许可。
粗糙。
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
冷水。
包括冷、热水。
改变。
强取,抢。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日:形容词作状语,每天
② 吾日三省吾身
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形容词用作名词,
③温故而知新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饭疏食,饮水
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⑥传不习乎
传:动词作名词,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可以为师矣(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贤哉,回也!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省略句:
①可以(之)为师矣
②人不知(之)而(我)不愠
③(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倒装句: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应为“回也,贤哉”)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丢下(他)离开。舍:丢下;去:离开。
《世说新语二则》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丢下我走了。委:舍弃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入门不顾。
懂得“信”的重要
懂得“礼”的重要
有理有据
落落大方
维护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下列红色词语的使用是否得体?
1.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
2.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惠顾,敬辞,用于商家对顾客,表示光临照顾。
赏光,敬辞,用于请对方光临。
合作探究
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
合作探究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表明了学须有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合作探究
10、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合作探究
16、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的环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合作探究
19、《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
20、写出五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三十而立 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 匹夫不可夺志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
周末作业
常规作业:
1、认真练字2面。
2、认真复习背诵《西游记》练习卷(答案)。
其他作业:
1、第一、第二单元练习卷,除了古诗词(默写、赏析)、第一单元名著部分暂时不用做,其他的部分认真完成。
2、认真复习(讲义/练习卷、课本、笔记、错题等):
①(默写/赏析)古诗词、文言文
②名著阅读《西游记》前80回(练习卷+阅读本)
③积累与运用(字词字音、修改病句、排序)
④阅读理解类型题(关注文本+答题技巧+分点答题)
⑤综合性学习(邀请函、主持词、倡议书等)
⑥作文
感谢聆听 期待分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