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学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学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08:1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学案
[课程标准] 了解中东战争的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幻灯片\\2014\\同步\\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
一、战火的继续
1.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
(1)背景
①中东形势出现新变化:埃及和叙利亚签署____________协定,“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
②超级大国的卷入使以、阿矛盾更加复杂:美国和苏联分别支持中东地区的不同力量。
③以叙的冲突加剧了动荡:1967年4月,以叙冲突开始,________支援叙利亚,美国支持以色列动武。
(2)概况
①1967年6月,以色列“闪电战”占领了加沙地带和____________,攻入苏伊士运河区,抢占叙利亚的__________。
②在________积极干预下,交战各方相继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立即停火的决议。
(3)影响
①使__________遭受了人员和领土上的重大损失;________新占了大量土地。
②美苏领导人分别向自己的盟友施加压力,苏联不再向______提供武器;但美国支持下的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土地。
2.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
(1)背景:为了收复“____________”中失去的土地,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积极备战。
(2)概况
①爆发:1973年10月,埃及和________在东西两线进攻以色列。
②初期战况:埃及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向____________前进;__________军队收复了戈兰高地的部分领土;巴解游击队在以军后方开辟了____________。
③形势逆转:苏伊士运河东岸的坦克战,使埃军遭受重大损失,以军突入__________威胁开罗。
④结束:________________通过了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战争结束。
(3)影响
①埃及收复了苏伊士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带,叙利亚收回了____________的部分地区。
②__________________进驻以埃、以叙军队之间的缓冲区。
③阿拉伯国家以______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曲折的和平之路
1.埃以和解
(1)背景:埃及领导人萨达特与美国改善关系,改变了与以色列的对立态度;以色列也认识到战争不能带来安全与和平。
(2)进程
①1978年,埃以签署“______________”,实现了双方和解。
②________年,埃及和以色列建交。
2.中东的和平进程
(1)和平进程的启动
①20世纪80年代,阿以各方基本上接受了“________________”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②1993年,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__________签署了《关于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的________得到承认,随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2)存在的问题
①一是__________问题,二是有关犹太定居点问题。
②1995年,以色列总理________的遇刺,使中东和平进程面临严重挑战。
(3)曲折前行
①1998年,巴以双方达成临时和平协议。
②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幻灯片\\2014\\同步\\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一 “六日战争”
                   
1.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人的传奇人物阿拉法特组织加沙的巴勒斯坦青年成立了“法塔赫”,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  )
A.将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地区
B.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C.建立尊重信仰和消除歧视的国家
D.维护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
2.“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不包括(  )
A.埃及和叙利亚的联合对以色列的威胁
B.“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抗击以色列斗争
C.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中东为大国争夺热点,美国等大国插手
D.苏联支持以色列,提供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
知识点二 “十月战争”
3.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团结起来继续以武力对抗以色列
B.联合向联合国发出援助申请
C.联合巴解游击队共同斗争
D.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4.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在以军后方开辟第三战场的是(  )
A.埃及军队
B.叙利亚军队
C.苏联军队
D.巴解游击队
5.在“十月战争”中,由于西方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情报的帮助,形势向着有利于以色列方面发展。为此阿拉伯人作出的反映是(  )
A.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
B.组织成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C.向以色列妥协
D.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
知识点三 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6.1993年,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该宣言对以色列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  )
A.有利于改善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B.使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得到和平解决
C.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D.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了承认
7.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斡旋下,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中东和平进程启动的前提条件是(  )
A.埃及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B.阿以双方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C.成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D.以色列同意巴勒斯坦国将耶路撒冷作为首都
8.巴以双方基本接受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标志着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意味着(  )
A.和平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前提
B.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C.为了和平可以出卖主权
D.阿拉伯人承认了以色列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INCLUDEPICTURE
"E:\\莫成程\\幻灯片\\2014\\同步\\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Word版文档\\综合运用.TIF"
\
MERGEFORMAT
9.阅读下列材料:
耶路撒冷的地位一直是巴以谈判的最大障碍,也是戴维营会谈失败的症结所在。在戴维营会谈中,巴方提出正式承认以色列对西耶路撒冷的主权,但前提是以方承认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的主权。以方则提出在对整个耶路撒冷拥有主权的前提下,允许巴方在东耶路撒冷部分地区拥有自治权或部分市政管理权。美方在以方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以巴分享东耶路撒冷主权的方案,即主权共有,治权分离,巴勒斯坦拥有东耶路撒冷的所有民事管理权,以色列控制那里的安全。阿拉法特听后勃然大怒,认为美国的这一方案同以色列的立场如出一辙。他明确表示,“放弃耶路撒冷主权的阿拉伯领导人还没有出生”。于是,他命令巴代表团成员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戴维营。正在外地参加活动的克林顿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赶回戴维营,并随即撤回美方建议,事态才算平息。
请回答:
(1)为什么美方的建议使巴勒斯坦无法接受?
(2)美国为何对巴以和谈如此热心?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一直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在反思了中东战争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看作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二 他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
——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
请回答:
(1)萨达特认为中东地区冲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战争的不断发生,萨达特的政策作出怎样的调整?有何意义?
(3)拉宾是以色列的和平使者,他的遇刺说明中东和平的历程不会一帆风顺。请你归纳一下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1)①共同防御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③埃及
(2)①西奈半岛 戈兰高地 ②联合国
(3)①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 ②埃及
2.(1)六日战争 (2)①叙利亚 ②西奈半岛 叙利亚 第三战场 ③运河西岸 ④联合国安理会
(3)①戈兰高地 ②联合国维和部队 ③石油
二、1.(2)①戴维营协议 ②1980
2.(1)①以土地换和平 ②华盛顿 生存权
(2)①耶路撒冷 ②拉宾
对点训练
1.C [该组织的建立,是为了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人的国家。]
2.D [“六日战争”爆发前,苏联并没有向以色列提供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提供援助的是美国。]
3.D [大国插手该地区的目的是控制该地区的石油,所以对付这些国家的最有力的武器应该是石油。]
4.D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在东西两线进攻以色列,苏联军队没有直接参战。]
5.D [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作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
6.D [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得到阿拉伯人的承认,该宣言签署,表明巴解组织承认了以色列的合法性。]
7.B [中东和平问题的焦点双方是巴以双方,双方的焦点问题是土地问题;耶路撒冷至今仍然是中东和平进程的棘手问题。]
8.A [阿以双方长期对土地存在争议,不能就此理解为用出卖主权的方式换取和平。]
综合运用
9.(1)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不容分割。事实上,无论是以方的建议,还是美方的折衷方案,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市区内的任何一片土地均没有完整的主权。不管从历史、政治、宗教还是感情上来说,巴方对此均难以接受,整个阿拉伯世界也不会答应。
(2)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在中东地区有重要的经济利益。长期以来,美国偏袒以色列,遭到阿拉伯国家的不满,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美国“热心”充当巴以和谈的调停人,一方面是迫于中东局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间维持力量平衡,继续保持在中东地区的影响,维护在中东地区战略利益。
解析 美方提出的条件,巴勒斯坦能否接受,关键是看美国提出的建议是否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符合双方的共同意愿;美国关心该地区的原因应从自身利益考虑。
10.(1)未能建立起起码的信任,相互为敌。
(2)开始与以色列进行谈判。开启了中东的和谈之门。
(3)彼此间的分歧;大国的插手;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分子的威胁等。
解析 萨达特和拉宾都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作出杰出贡献,但同时两人在不同的时间遇刺身亡,这说明中东的进程是异常艰难的,和平的进程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结合这两课的学习,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解决中东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答案要点 (1)“血和泪”指的是纠纷与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害,及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2)历史原因:长期的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现实因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国际力量的介入,大国分别支持一方。
(3)难点:对同一块领土都拥有排他性的主权,通过战争和政府行为造成的部分领土主权和实际占有者分离的既成事实。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以和平谈判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要点 (1)重大事件有巴勒斯坦准备建国,“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
(2)影响:巴勒斯坦建国将使巴勒斯坦人民有了一个法理上的国家;“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表明以色列要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使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随后成立,是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表现出冲突各方在艰难的和平进程中,仍在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和方法,对和平进程仍是一种推动。
2.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 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不是用战争方法能够彻底解决的,几十年的冲突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和平谈判可以为解决问题寻找一条减少损失、少付出代价的道路。
二、学习延伸
1.假设你是联合国秘书长的顾问,请为他的出访设计一张行程表,包括应该访问哪些国家,访问的顺序如何,访问的目的何在等你认为适当的内容,并解释一下你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要点 出访第一站应选择美国,目的是让美国介入和协调并制订一个能妥善解决巴以危机的方案。第二站选择以色列,敦促其在接受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的基础上,切实履行“以土地换和平”的和平计划,尤其应尽快从巴被占领土撤军和清除定居点。第三站应往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敦促巴政府尽快制定和执行保障巴以和平和安全的计划。
2.如果联合国秘书长向全世界人民征求解决巴以危机的意见和建议,请你以一个中国中学生的身份给他写一封信。
答案要点 尽管巴以双方都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决议和第338号决议,但只是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并不意味着接受共同的解决方案。
目前解决巴以危机切实可行的途径还是应该依靠安理会尤其是五大常任理事国的进一步介入和协调,充分发挥安理会的作用,在国际社会的共同监督下,制订解决巴以危机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