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7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训练7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9 22:30:05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7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类型一 物质的共存
1.(衡阳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N B.Na+、Ba2+、S
C.H+、N、HC D.Ag+、K+、Cl-
2.(遵义正安县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H+、K+、N、C
B.Ca2+、K+、N、Cl-
C.N、Ba2+、Cl-、S
D.Na+、Ba2+、OH-、Cl-
3.(济宁中考)甲、乙两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Cu2+、Ag+、N、OH-、Cl-六种离子,两厂分别含有其中不同的三种离子。如果在a处取水样进行检测,废水的pH大于7;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成沉淀,这样处理后c处的废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废水中含有K+、OH-、Cl-
B.b处废水中一定含有Cu2+,可能含有Cl-、N
C.b处废水显蓝色
D.c处废水中溶解的溶质可用作肥料
 类型二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4.(青岛中考)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质能区分两瓶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 B.生锈的铁钉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5.(重庆中考B卷)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要鉴别两组物质:①C、CuO;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能选用的试剂是(   )
A.O2 B.NaOH溶液
C.铁片 D.稀H2SO4
6.(哈尔滨中考)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呼出气体和氧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B 氯酸钾和纯碱 看颜色
C 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和白醋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
D 铁丝和银丝 加稀盐酸,观察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a(NO3)2、BaCl2  碳酸钠溶液
B 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 鉴别NH4NO3和CO(NH2)2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滴加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8.(通辽中考)有A、B、C、D四种溶液,分别是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小明为鉴别以上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观察颜色,发现只有A呈蓝色,其余为无色。
Ⅱ.将A分别与B、C混合,观察到:A+C→蓝色沉淀,A+B→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
(2)铁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为 。
 类型三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9.(贵阳花溪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 除去碳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除去铜粉中的木炭粉 加热时不断通入氧气
10.(贵阳云岩区二模)如表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设计方案(主要操作)
A 鉴别K2SO4和KCl 分别加水溶解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 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分别向等体积冷水和热水中放入等量品红
D 去除粗盐中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
11.(贵阳开阳县模拟)学好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实验,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nO2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分离Na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2CO3,过滤,向固体中滴加适量稀H2SO4
12.(贵州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是(   )
选项 实际问题 实验方案
A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 在盛有16 g NaCl的烧杯中,加入100 g蒸馏水
B 鉴别NH4Cl和KCl固体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探究乙醇中是否有氧元素 取样,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D 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的稀硫酸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13.(贵阳乌当区模拟)某小组对下列四个实验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 实验目的 方案1 方案2
A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品红加入水中观察 斜面上的小球自由滚下
B 除去H2中的HCl气体 通入饱和NaHCO3溶液 通过加热的CuO
C 验证铜活动性强于银 将打磨过的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将等质量的铜、银中加入稀盐酸
D 探究水的组成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电解水专题训练7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类型一 物质的共存
1.(衡阳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A.Na+、Cl-、N B.Na+、Ba2+、S
C.H+、N、HC D.Ag+、K+、Cl-
2.(遵义正安县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D )
A.H+、K+、N、C
B.Ca2+、K+、N、Cl-
C.N、Ba2+、Cl-、S
D.Na+、Ba2+、OH-、Cl-
3.(济宁中考)甲、乙两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Cu2+、Ag+、N、OH-、Cl-六种离子,两厂分别含有其中不同的三种离子。如果在a处取水样进行检测,废水的pH大于7;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成沉淀,这样处理后c处的废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a处废水中含有K+、OH-、Cl-
B.b处废水中一定含有Cu2+,可能含有Cl-、N
C.b处废水显蓝色
D.c处废水中溶解的溶质可用作肥料
 类型二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4.(青岛中考)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质能区分两瓶溶液的是( D )
A.紫色石蕊溶液 B.生锈的铁钉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5.(重庆中考B卷)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要鉴别两组物质:①C、CuO;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能选用的试剂是( D )
A.O2 B.NaOH溶液
C.铁片 D.稀H2SO4
6.(哈尔滨中考)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B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呼出气体和氧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B 氯酸钾和纯碱 看颜色
C 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和白醋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
D 铁丝和银丝 加稀盐酸,观察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a(NO3)2、BaCl2  碳酸钠溶液
B 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 鉴别NH4NO3和CO(NH2)2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滴加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8.(通辽中考)有A、B、C、D四种溶液,分别是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中的一种。小明为鉴别以上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观察颜色,发现只有A呈蓝色,其余为无色。
Ⅱ.将A分别与B、C混合,观察到:A+C→蓝色沉淀,A+B→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硫酸铜溶液 。
(2)铁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3)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4↓+2HCl ,现象为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类型三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9.(贵阳花溪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 除去碳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除去铜粉中的木炭粉 加热时不断通入氧气
10.(贵阳云岩区二模)如表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设计方案(主要操作)
A 鉴别K2SO4和KCl 分别加水溶解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 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分别向等体积冷水和热水中放入等量品红
D 去除粗盐中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
11.(贵阳开阳县模拟)学好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实验,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nO2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检验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分离Na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2CO3,过滤,向固体中滴加适量稀H2SO4
12.(贵州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是( B )
选项 实际问题 实验方案
A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 在盛有16 g NaCl的烧杯中,加入100 g蒸馏水
B 鉴别NH4Cl和KCl固体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探究乙醇中是否有氧元素 取样,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D 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的稀硫酸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13.(贵阳乌当区模拟)某小组对下列四个实验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实验 实验目的 方案1 方案2
A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品红加入水中观察 斜面上的小球自由滚下
B 除去H2中的HCl气体 通入饱和NaHCO3溶液 通过加热的CuO
C 验证铜活动性强于银 将打磨过的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将等质量的铜、银中加入稀盐酸
D 探究水的组成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电解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