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语文园地三(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语文园地三(第2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0:1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三(第2课时)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让学生既积累了字词又对课外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字词句运用”主要让学生弄清易混淆的同音字的不同意思;学会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通过让学生积累课外学到的一些关于气象和景色的词语及读书名言,引导学生掌握课外积累语言的方法。
“日积月累”通过积累一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小儿垂钓的乐趣。
“口语交际”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手工制作过程,让学生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描述清楚制作经过,在讲和听的互动过程中学会听别人说话。
“我爱阅读”是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要从小立志,并持续奋斗。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感受古诗中的童真与自然意趣,结合“闻鸡起舞”的励志典故及,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
语言运用:诵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用连接词描述手工过程,复述“闻鸡起舞” 故事,提升语言连贯性与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通过古诗意境想象、手工步骤逻辑梳理及成语故事的勤奋主题探讨,培养形象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审美创造:在古诗诵读中感受语言韵律美,通过手工设计与“闻鸡起舞”插图欣赏,提升艺术审美与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初步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能用连贯的语言介绍手工制作过程,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完整。
【教学重点】
古诗《小儿垂钓》的诵读与背诵,体会诗句中的童真与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中清晰描述手工步骤,学会使用连接词增强表达逻辑性。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日积月累
1.出示图片,引导观察:图中画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图上有一个孩子在钓鱼。
点拨:是呀,你真会观察,这就是诗题“小儿垂钓”的意思,齐读诗题。
正音:“垂”是翘舌音。
2.出示要求:请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
3.教师范读,正音。“蓬、映、惊”是后鼻音;“应”在诗中读“yìng”。请你再读一读古诗。读出韵味。
4.理解诗意。
(1)作者介绍。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诗的语言浅显而且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
过渡:了解了诗人,古诗的意思你知道吗?
(2)理解诗句。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预设: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预设:“不应人”就是说这个小孩儿没有回应这个路人,没有理睬他。
预设:因为他怕小鱼被吓跑了。
小结:是的,他害怕路人惊动了小鱼,可见这个孩子有些专注、又有些纯真,真有趣!让我们捧起书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5.情境背诵:出示《小儿垂钓》诵读版情境课文,练习背诵,赢得“古诗小达人”徽章。
学习任务二、口语交际
1.什么是做手工?为什么要做手工?
预设: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一些有趣的手工作品。
预设:开发大脑 动手动脑 变废为宝 增添乐趣
2.手工展示:怎么和别人讲解你是怎样做手工的呢?
积累顺序词:先 再 然后 最后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3.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4.评选“手工达人”和“最美听众”。
(1)“手工达人”评价标准:
①态度自然大方,音量适中。
②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按照顺序说。(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③用词准确,说得清楚明白。
(2)“最美听众”评价标准:
①边听边记,记住主要信息。
②有不明白的地方,能有礼貌地提问
学习任务三、我爱阅读
1.初读故事,了解大意。
①要求: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②读懂故事,说说故事内容。
预设:祖逖 为国效力 鸡叫 将军 纪律严明 胜仗
2.走进故事,引导质疑。
①出示要求:请你再读读故事,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②集中交流:
预设1:什么是“为国家效力”呢?
预设2:他们为了报效国家是怎么做的?
预设3:最后他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预设4:读完故事,你觉得祖逖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他是一个心系国家、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人。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2.把《闻鸡起舞》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