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0:1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通过诵读李白《夜宿山寺》,感受唐诗夸张奇绝的意境与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结合诗人轶事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语言运用:能按“时间+人物+事件”顺序看图写简单故事,朗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用完整句子说出绕口令中的谐音趣味(鸭、霞)。
思维能力:看图时梳理“画面顺序→情节逻辑”,分析绕口令中“鸭”“霞”发音相近的特点,培养逻辑与辨析思维。
审美创造:根据《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绘制意境图,或编排绕口令表演(加动作),感受语言与艺术融合的美。
【教学目标】
1.正确背诵《夜宿山寺》,结合插图理解“手可摘星辰”的夸张手法。
2.梳理看图素材,写2-3句连贯话,朗读绕口令,找出“鸭、霞”等谐音字。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夜宿山寺》并理解夸张意境,看图写清故事。
【教学难点】
看图写故事时把画面转化为连贯、有逻辑的句子。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日积月累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诗《夜宿山寺》。(板书诗题)
2.理解诗题。
(1)指名读诗题,强调“宿、寺”为平舌音。全班齐读。
(2)猜测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和地点。(时间:夜晚。地点:山中寺庙。)理解“宿”。(住)
(3)教师介绍:李白在外游玩,晚上借宿在寺庙里。夜深人静,他登上山顶寺庙的高楼,写下了这首诗。
3.自读古诗。(出示:①读准字音。②同桌互读,读正确,读通顺。③读出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五言诗的节奏与韵律。学生再次练习朗读,读出恰当的停顿。
5.指导背诵古诗。(借助板书、对照插图背诵;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想象画面背诵。)
学习任务二、写话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及提示语)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
(1)仔细看图,图中画了什么?(预设:小老鼠、电脑、屏幕中的猫。)
(2)观察屏幕中的猫,用合适的词语填空。用上提供的词语,完整地说说猫的样子。(课件出示相关词语:圆圆的、亮晶晶的、锋利的、凶狠的)
(3)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描述小老鼠的反应。(动作:站不稳、拔腿就跑、偷偷摸摸;神态:面如土色、浑身发抖;语言:怎么回事、好可怕呀。)
2.梳理故事,小结:小老鼠这么恐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小老鼠的经历写下来。
3.想象小老鼠和猫之间发生的故事。
(1)再次仔细观察图中猫和小老鼠的表情和动作,想象一下它们分别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
(2)提供支架,学生尝试补充,说出完整的句子。
4.猜测最后的结果:图中的小老鼠和猫最后发生了什么?(预设:猫吃了小老鼠;小老鼠虚惊一场……)
5.创编故事。
(1)讲一讲:小老鼠的经历特别有意思,大胆想象,把它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2)评一评:教师指名学生讲,其余同学认真听。老师点评。(点评要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讲清楚了没有?把猫和小老鼠的动作、神情、心理和语言表达出来了没有?)
6.写故事。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分享,听听师生的建议。再次修改。
学习任务三、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把绕口令读正确、流利。图文对照,想象这首绕口令描写的有趣情景。学生交流。
2.多种方式读绕口令。教师强化读准“鸭”和“霞”。学生结合插图,尝试背诵。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背诵《夜宿山寺》。
2.完成写话。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