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古诗二首(第2课时)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学情分析】
学生度过了愉快的寒假,较长时间的放松,可能会造成一些知能的遗忘。因此,在进入新的学习前,有必要对新知学习的原有基础进行诊断测试(复习),了解学生状况,进行调整。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加上较长的假期,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是一定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领略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语言运用:学习诗歌中夸张、比喻的表达方式,积累“飞流直下”“疑是银河”等生动词句,通过诵读与模仿,提升语言的丰富性与感染力。
思维能力:分析诗句中夸张手法的运用,想象瀑布的雄伟景象,培养形象思维;思考诗人创作意图,联系生活中对壮美景色的感受,发展逻辑思维。
审美创造:欣赏诗歌中雄浑壮阔的意境美,感受语言的韵律节奏,尝试用绘画、口头描述等形式再现诗中画面,提升艺术审美与创意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瀑、布”等6个字,会写“照、炉”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品析诗句感受瀑布之美,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熟读成诵,感受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特点。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图片欣赏 引入古诗
1.风景欣赏
出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峭壁陡崖飞瀑布,让学生初步了解庐山的瀑布景观。
2.揭示课题:《望庐山瀑布》
出示课题《望庐山瀑布》,结合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知道庐山位于江西省,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教师:“望庐山瀑布”中的“望”是什么意思?
3.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行路难》《蜀道难》等。
学习任务二、初读古诗 掌握生字
1.朗读古诗
(1)借助拼音朗读古诗。(2)圈画出生字。(3)划分朗读节奏。
2.认识生字
瀑 布 炉 紫 烟 遥
说说这些生字的结构,并用这些生字组词。
3.理解词语
瀑:形声字,氵+暴,表示突然的大雨。
布:古时候的“布”像是一只手拿着纺锤织布的样子。
瀑布:水从高处直泻而下,远望似白布垂落,称为“瀑布”。
4.图文识字
庐:庐山
炉:香炉
5.识记生字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照、炉、烟、川、直、银”,引导观察字形结构,小组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重点指导:
照:照相 照亮
笔顺:
造句:灯光把教室照亮。
(2)炉:炉火 炉子
造句:这是新鲜出炉的面包。
(3)烟:香烟 烟花
成语积累:人烟稀少、荒无人烟、烟消云散、过眼云烟
造句: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4)川:四川 冰川
辨字组词:川( ) 州( )
成语积累:川流不息、一马平川、海纳百川
造句:川剧中的变脸表演非常精彩
学习任务三、赏析诗句 揭示主题
品读古诗:望庐山瀑布
注意节奏,读出诗韵。边读边想象画面。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理解诗意:
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讲解“香炉”“紫烟”“遥看”“挂前川”的意思,让学生串连字义,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画面:
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及其诗意,结合图片,让学生知道山顶紫烟环绕,是一种朦胧美;山间瀑布悬挂,激流奔腾,共同形成了绚丽壮美的庐山瀑布。
3.体会情感:朗读古诗,想象画面,想一想诗人李白看到雄奇壮美的庐山瀑布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此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观看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奇壮美。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壮观、瑰丽这一景象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庐山风景:出示庐山的图片,庐山风光绚丽绝伦,云烟缭绕着奇峰秀岭。让学生说一说对庐山的了解,分享收集的庐山风景照。
5.词语积累
(1)出示词语“穷尽——山穷水尽”“烟云——烟消云散”“层叠——层林叠翠”“山川——名山大川”,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教师:观察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山水”“变化”“神气”“天地”,让学生填一填。
明确:山水——山光水色;变化——千变万化;神气——神清气爽;天地——天长地久。
学习任务四、随堂练习 自我检测
读拼音,写词语。
2.判断题。
(1)“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比喻手法,把银河比作瀑布。 ( )
(2)“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
(3)“飞流直下三千尺”,词语“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显出水流之急。( )
3.背一背,填一填。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_______,遥看瀑布_______。
_________三千尺,疑是___________。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
2.观看视频或查找资料,了解庐山的景色。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