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6. 数星星的孩子(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6. 数星星的孩子(第1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0: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 数星星的孩子(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写的是张衡小时候喜欢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这是一篇融语文知识、思想启迪、天文常识于一体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对“数星星”有直观体验,且喜欢故事类课文,具备初步朗读能力,但识字量有限,对“天文”“观察”等抽象概念理解较浅。学生易被张衡的童年故事吸引,却难体会其长期观察的专注;能简单复述情节,却难关联“观察与探索”的意义。教学需借助图片、情境朗读,降低抽象知识难度,贴合其认知水平。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体会古人对天文现象的好奇与钻研精神,增强对中国古代科学探索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生活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对星空现象的发现与疑问,提升语言表达能。
思维能力:通过研读文中描述张衡观察星星的语句,学习从细微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与探究精神。
审美创造:赏析课文中描写星空、天象的语句,感受古人对浩瀚宇宙的浪漫想象,提升对科学之美、自然之美的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珍、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会写“数、晚”等10个字,会写“星星、晚上”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随文识字,掌握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趣味导入,资料链接
1.趣味导入:在很多年前的汉朝,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每晚都痴迷地数星星,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他不仅数星星,还发现了星星运动的秘密,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认识他吧!
2.资料链接: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 。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阅读提示:请认真聆听课文,留意生字的读音。听完后,大声朗读课文,确保字音准确,句子通顺。为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说一说这篇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
2.交流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
3.认读生字:出示本课要会认的生字。
要求:把它们分为左右、上下、全包围结构。
4.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
我的观察:展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按结构给生字分类。
5.多音字“转”。
6.书写指导:
数:左右等宽。左部紧凑,右部疏朗。“娄”下边撇点与撇的交叉点大致与上竖相对。“攵”横画稍短,撇收捺放。
晚:左短右长。“日”窄长,横画均匀,边竖端正。“免”头部稍小,中框扁方,撇画从框部正中撇出,竖弯钩弯转自然,钩底要平。
奶:左窄右宽。“女”两撇平行,间距适中,横画左伸。“乃”宽窄得当,斜中求正,位置比左部略低。
您:上部收紧。“亻”竖画宜短。“尔”横钩宜短;竖钩端正,两点对称。“心”卧钩呈月牙形,三点间距大致相等,点画位置恰当。
……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片段赏析
自由读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星空的句子。
在这美丽的夜空下,小张衡在干什么?请你试着做一做张衡数星星的动作。
3.段落赏析。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 抄写课后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