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彩虹(第2课时)
【教材分析】
《彩虹》是一篇想象奇特的散文,用孩子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对话的语气,通过9个问句巧妙串联,写了“我”把天上的彩虹看作一座桥,并想象自己到桥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田,拿着妈妈的镜子作月亮为妈妈照着梳头,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学情分析】
长句子和反问句的朗读是本课的难点。低年级的大多数孩子爱听故事,教学时可以利用语文课创设情境,结合课文生动童趣的语言理顺课文内容,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长句子的能力。教学本课生字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帮助学生识记,给出生字笔顺让孩子书空,以加深对生字笔画的记忆。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感受文中对彩虹的描绘,体会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现象的诗意解读,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的认同感,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语言运用:学习生字词与叠词短语,模仿“如果……就……”句式表达,在朗读中积累生活化语言,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连贯性。
思维能力:分析文中想象场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联想能力;通过推测“我”与彩虹的其他互动,激发创造性思维。
审美创造:欣赏文章中童真童趣的语言美与画面美,尝试用绘画、写话等形式再现想象场景,提升艺术审美与创意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
2.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指导朗读对话,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
感受儿童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复习回顾,新课导入
1.生字巩固: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图中出现的景物名称。
2.词语复习。
学习任务二、精读课文,句段赏鉴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指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量词“座”。课件出示彩虹与一座桥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一座美丽的桥”就是彩虹。
3.你还知道“一座”什么?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想上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3句话有什么共同特点?(句末都是问号)指导朗读长句子,读好问句。
(1)课件出示句1:爸爸,您浇花用的那把水壶呢?
课件出示画线短语,师引读:“水壶”——“那把水壶”——“浇花用的那把水壶”,通过有层次的朗读,让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浇花用的那把水壶。指生读,注意读出问的语气。
(2)课件出示句2: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同桌合作读,边读边圈画,圈一圈“我”的动作(提、走、洒)
一人读动词,一人读分句。如“提”——“我提着它”;“走”——“走到桥上”;“洒”——“把水洒下来”。把三个分句连起来读,发现这是“我”的三个连续的动作,做一做这些动作,感知动作的先后顺序。
思考:“我”真的做了这一连串的动作吗?(没有)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如果)
引导学生理解“如果”。“如果”表示一种假设,并不是真的在做,说明提着水壶到彩虹上洒水只是“我”的想象。
(3)课件出示句子,指生对比朗读,师相机指导,体会句子的意思。注意读出反问的语气,表现出“我”的大胆、天真。
·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就是我在下雨。
(4)课件出示句4:“您高兴吗?”
用疑问的语气读,读出“我”对爸爸的关心。
(5)从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体贴懂事,关心家人)
(6)指几名学生朗读,教师根据朗读情况进行点评。
(7)学生自主读,读通句子,读出分句间的停顿,读好3个问句,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
2.生分组迁移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3.小组交流汇报成果,指名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学习任务三、拓展阅读,升华主题
拓展阅读:
美丽的彩虹
雨过天晴,一道彩虹高高挂在天空。
丁丁说,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桥,
我想从这座桥上走过,去看看遥远的银河。
……
学习任务四、随堂小测,素养提升
1.读拼音,连一连。
2.你能说出下面反问句的意思吗?
(1)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作业。
2.仿写一首《彩虹》小诗。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