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雾在哪里(第2课时)
【教材分析】
《雾在那里)是个童话故事。 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海气的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作者赋子雾以孩子似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一切”,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课文共十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了雾依次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城市等景物藏起来的景象。其中,第3、第4、第6自然段结构相似,在描写雾的变化时,先写雾的语言,再写雾怎样做,最后写雾藏起来之后的景色,节奏清晰明快。第3、第4自然段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在描写雾的语言和行为中间用连接词“于是”进行衔接,再用“无论....还.....介绍被大雾笼罩的景物,让人感受到雾的淘气的性格。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写雾把自己藏起来后云开雾散的景象。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用设向句结束全文,显得神秘又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
识字是本课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现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雾的特点,弄明白雾的形成和消散的过程,同时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多读、多想,体会文章的内涵。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课文以充满童趣的视角描绘自然现象,呼应人们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传统,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之美,增强对自然文化的自信。
(语言运用)文章巧用设问、拟人等修辞手法,将雾描绘得生动鲜活。学生在阅读、仿写中积累多样化表达,提升语言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思维能力)以雾孩子“藏”世界的奇妙想象为线索,学生梳理雾的变化过程,分析事物间联系,锻炼逻辑思维,培养创新想象能力。
(审美能力)文本勾勒出雾中万物朦胧的景象,从城市到大海,营造出梦幻空灵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朦胧变幻的独特美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出现的景象。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重点】
读说结合,感受雾出现的前后变化以及作者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能理解运用描写雾的短语和句式,激发关注自然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温故知新 复习回顾
1.小组接力比赛和在练习本上书写: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同桌相互指正。
2.词语复习
于是 无论 船只 连同 岸边 同时 消失 一切 不久 出现 散步
3.内容回顾
本文的主人公是“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他先把大海藏起来,又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接着把海岸和城市藏了起来,最后把自己藏了起来。
学习任务二、精读课文 理解运用
1.精读理解:展示课文选段,说明全文围绕“雾是个调皮的孩子”这一特点展开描写;并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
(1)这里雾把大海藏起来后,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里雾把天空和太阳藏起来后,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里雾把海岸和城市藏起来后,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2.精读理解:展示文段,小组讨论。
(1)教师:文中的“甚至”和“一切”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点拨:雾不仅能把体积较大的物体藏起来,还能把相对而言很小的物体藏起来,“甚至”突出了雾“藏东西”的能力,“一切”起到补充强调的作用。因此这两个词用得恰当。并尝试用“一切”造句。
(2)想象雾此时的心情,在你的朗读中表现出来。
点拨:天真无邪、淘气得意
教师:那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要读出疑问和犹豫的语气。
3.继续引出过渡段:雾把自己藏了起来,引发学生思考,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4.继续学习第七自然段,赏析“连同”、排比句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5.思考:为什么雾把自己藏起来后这些景物就露出来了?
想象:雾散去后,哪些东西又显现出来了?(行人和小黑猫);
6.拓展“雾”的形成。
7.朗读讨论:学生自由交流。
课文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你心目中的雾是个怎样的孩子?(好动爱玩、天真可爱)
8.知识延伸:“雾”现象
9.朗读讨论:课文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你心目中的雾是个怎样的孩子?
10.知识延伸:《你知道雾霾吗?》
学习任务三、随堂练习 自我检测
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自己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孩子 ( )地散步 ( )的雾
( )地走着 ( )的远方 ( )地飞
3.模仿例句说一说,雾消失后还会有哪些变化?
路上走着行人,小黄狗也出现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上走着行人,________也出现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和父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查找与“雾”相关的小故事,并和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