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16. 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16. 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0: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
【教材分析】
《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了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他们共度这个欢乐的节日。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热烈欢迎周总理的盛况。文中“赶来了”“撒满了”“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等语句画面感极强,充分展现了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热烈场面。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了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互相泼水祝福的热闹场面。通过对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泼水时具体动作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情感。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课文结尾直抒胸臆,表达了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生难忘。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课文描绘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场景,展示傣族独特民俗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融,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语言运用)文章运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等丰富词汇,生动的场景描写营造欢乐氛围。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积累语言,提升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围绕泼水节的筹备、开展过程叙述,学生梳理事件顺序,分析人民和总理互动细节,锻炼逻辑思维,理解民族和谐共处的意义。
(审美能力)文本描绘的泼水节画面色彩斑斓,从盛装打扮的傣族人民到其乐融融的庆祝场景,让学生感受民俗活动独特的形式美与情感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度过泼水节的,感受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
梳理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爱戴的心情。
【教学难点】
感受人物形象,积累描写周总理的句子。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温故知新 复习回顾
1.游戏——摘果子:通过摘树上的苹果复习生字。
2.词语复习:出示本课要求理解的词语,读一读。
3.内容回顾:朗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时间、人物、事情。
学习任务二、精读课文 体会情感
1.阅读赏析: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说说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
明确:泼水节时间:凤凰花开的时候。
思考:“火红火红的……”与“红色的……”比较,说说哪句更好,好在哪里?
2.阅读思考:泼水节又到了,傣族人民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是这种心情?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明确: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所以他们特别高兴。
3.朗读品读:傣族人民是怎样迎接周恩来总理的?把动词划出来,并根据这些词想象画面!
思考:如果去掉“一条条”“一串串”好不好?为什么?
朗读指导:读出傣族人民的激动和高兴。
4.感受场景:根据课文描写,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泼水节热闹非凡的场景和傣族人民激动无比的心情,体现了傣族人民非常欢迎周总理的到来,以及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
5.理解运用:朗读句子“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引导学生说说这是比喻句。
明确:把凤凰花的花瓣比喻成鲜红的地毯。
6.感受形象:朗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周总理穿着和神态的句子,并思考:周总理为什么要打扮成这样?
明确:入乡随俗、尊重傣族人民的习俗。
7.历史影像:朗读描写周总理穿着和神态的句子,结合图片,从中你感受到了周总理怎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8.阅读思考:朗读课文第④-⑤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度过泼水节的?
明确:和谐温馨、全身心融入到喜庆的氛围中。
9.思考交流:找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想象画面,从中你感受了周总理对傣族人民怎样的情感?
思考: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会祝愿什么?说一说。
10.句式运用: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11.情感表达:出示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读一读,并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画面?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和谐、幸福、快乐。
朗读指导:语速稍慢。
12.朗读思考: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并思考:连用两个感叹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点名主题。
朗读指导:要重音轻读,语速稍慢些,读出沉浸在幸福里的感觉。
13.问题研讨: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泼水节?
明确:人难忘、事难忘、情难忘。
14.课堂点拨:从课文插图和课文语句描写中,我们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心连心。
学习任务三、随堂练习 自我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泼水节 ( )的凤凰花
( )的周总理 ( )的地毯
( )的鼓点 ( )的水
2.我会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句子。
例句: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搜集周总理的其他故事阅读,如《温暖》。
2.在生活中找一找多音字“铺、盛”的用法。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