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海通精神》课件(共17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海通精神》课件(共17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5 09:2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每 天 都 给 自 己 一 个 好 心 情
海 通 精 神 海 通 精 神学习目标:
1、加深对借题发挥、就事说理的特点的认识。
2、掌握话题作文拟题出文采的几种方法。海 通 精 神需掌握的字词:
1、蓦地 mò
2、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间毫不相干。风:放逸、走失。及:到、碰头。
3、扪心:mén摸摸胸口,表示反省。导人新课。 在日常生括中,我们会遇到、见到、听到各种事情,接触各样人物。对这些人和事,我们常会产生一些想法,想要发表一下看法,把这些想法看法写下来,就成了“一事一议”式的议论文。这里所说的“事”,除了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还可以是由别人(包括书报、广播、影视等.)所提供的信息。而 “议”则是自己对这些人事、现象的认识、联想、议论。这类议论文常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一般由两大部分内容构成,先叙事,后说理。我们以往学过的《答卷》《拔河的启示》就属于这一类议论文。《答卷》先叙述一道幼智力游戏竞赛题——踩了别人该怎么办,再由此而议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不文明行为。《拔河的启示》先叙述一场拔河此赛的情形,再阐述从中得到的启示:干什么事都要团结,要齐心。《海通精神》的写法也与这两篇文章大同小异。海 通 精 神1、“一事一议”文章的写作特点:借事发表议论,就事说明道理。
2、“一事一议”写作的关键:从“事”到“议”,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联系点,才能顺理成章地展开议论。
3、课文从游乐山起笔,恰当地把海通修凿乐山大佛所表现的精神同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精神联系起来,针对现实,发表议论。
(参看课文导语)
海 通 精 神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并概括出大意:
1、(第1至3段)介绍海通和尚修凿乐山大佛的业绩,赞扬“海通精神”。
2、(第4、5段)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议论发扬“海通精神”的现实意义。第3段写对海通的敬意。为什么“不起眼的小小山洞和海通托盘的塑像”会“远比乐山大佛高大”?这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因为在海通身上体现了一种伟大的事业心与坚毅的精神,这是比乐山大佛还要高大的凛然之气,所以“只参观乐山大佛而不访问海师洞”就有负此行了。这段与第2段相照应,在结构上是全文由“叙”到“议”的过渡。)海 通 精 神分析课文“叙”的特点:
1、叙的内容:
一是写游览乐山,介绍乐山大佛的位置与雄伟。强调它“高与山齐”、?“拔地而起”的气势。
二是写游“海师洞”,介绍海通修凿大佛的事迹。略写海通像,详写海通修凿大佛之难(筹款难、与豪绅官吏抗争难)突出海通精神的伟大。
2、叙的时候有详有略,尽可能简略。
3、第3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由叙过渡到议。叙的时候有详有略,作者略写什么?详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详略?介绍乐山大佛时强调它“高与山齐”“拔地而起”的气势,隐含着对大佛的修凿者的钦佩之情,文章点到即止,未作铺叙。写游海师洞,见到海通像也是一笔带过乙,接着写海通修凿大佛之难一一是筹款难,二是与豪绅、官吏抗争难;文章详写这些“难”是为了突出海通精神的伟大。海 通 精 神学习第4、5、6段:
1、什么是海通精神?
所谓“海通精神”就是伟大的事业心与坚韧不折的精神。
2、具体说说作者由海通修佛联想到什么?
联想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业。
3、海通修凿大佛同建设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点是什么?
联系点是两者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与坚韧不折的精神。海 通 精 神4、文章是如何展开议论的?
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述。
先从正面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工程各个岗位的同志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再从反面分析缺乏事业心的表现及危害。
5、文章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从我们正在努力纠正不正之风考虑,作者认为“海通精神是值得大大发扬的”,这是全文的中心,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用意所在。海 通 精 神写作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先叙事后议论。叙事的目的是为议论提供“议题”,所以力求简洁、明了。
2、由叙到议要有联系点。根据所叙之事,选一个合适的角度,找准切入口,进行深入的阐述。
3、阐述议论要联系实际。发表议论可以联系社会生活,借助由此及彼的联想,进行由浅入深的议论。
4、文章结构要完整。结束议论要力求与开头、中心甚至题意相呼应。话 题 作 文 拟 题 出 彩 方 法 1、形象法:
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人生需要自立》
《环境影响人》
《中考现状》
《谈理想》
《自立,人生的风帆》
《自立,强劲的翅膀》
《近墨者黑》
《独木桥的遐想》
《搭起通向理想的桥》《诚信是金》
《诚信漂流记》话 题 作 文 拟 题 出 彩 方 法 2、符号法:
《成功=辛勤+汗水》
《减负!减负!》
3、引用法:
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歌词等。
《真情不下岗》
《该出手是就出手》
《明明白白我的心》话 题 作 文 拟 题 出 彩 方 法 4、悬念法(设问法)
《死海不死》
《谁是最可爱的人》话 题 作 文 拟 题 出 彩 方 法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许多朋友。幼小时的玩伴,学生时代的同窗,成年后事业上的合作者;读书者以“书”为友,弹琴者以“琴”为友,赏花者以“花”为友;有终生为友者,有一时为友者,也有先敌后友者。
要求:请以“朋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60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