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七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整合"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感知与表达能力。"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单元课文的景物描写方法;"词句段运用"通过比喻句仿写和段落扩写训练形象化表达;"日积月累"选取描写四季的古诗,强化语言积累与审美体验。各板块注重读写结合,突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能初步感知自然之美,但在景物描写中普遍存在观察不细致、表达模式化的问题,特别是比喻修辞的运用较为生硬。古诗积累方面,学生机械记忆多于意境体会,对古诗中的画面感把握不足。书写上,部分学生钢笔字的结构安排仍需指导。教学中需采用"观察—想象—表达"的梯度训练,通过实物观察、图片联想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景物与语言的联结,提升表达的生动性。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通过诵读《采莲曲》,结合江南水乡采莲习俗的图文资料,感受古诗中 “人荷相映”的审美意境,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能运用“分类摘抄法”整理描写自然声音的语句,并仿照顶针句“弯弯的小桥下面是清清的河水”进行情境续写。
思维能力:在分析“虫字旁、鱼字旁”汉字时,通过“形旁归类→声旁辨音→生活联想”的思维链,培养归纳推理与发散思维。
审美创造:通过“未”字长横舒展、“苍”字捺画飘逸的书写练习,体会汉字结构的对称之美;通过《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的意象想象,感受诗画交融的意境美。
【教学目标】
1.认识“螃、蟹”等6个生字,掌握“分类标注法”,会写“顶针句”。
2.正确诵读《采莲曲》,尝试用“撑小船、唱山歌”等动作诠释诗句内涵。
【教学重点】
理解“虫字旁、鱼字旁”的表意功能,体会《采莲曲》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避免顶针仿写时的逻辑断裂,精准书写。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梳理与交流
1.交流分享:你有摘抄的习惯吗 平时是怎么做摘抄的 和同学说一说并分享你的摘抄本。
2.感受表达
预设1:读书时,我会画出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本上。
预设2:我喜欢归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经常翻看,对我的习作很有帮助。
预设3:摘抄时,遇到写得生动的语句,我会在旁边写写感受,特别喜欢的还会背下来。
预设4:我会在合适的地方给摘抄的内容注明出处。
学习任务二、识字加油站
1.想想每行加点的字有什么特点。
田螺 蝌蚪 螃蟹
鲤鱼 鲫鱼 鲨鱼
小结:加点字都是形声字,“虫”和“鱼”是形旁,提示字义,其余部分是声旁,提示读音。
2.结合图片认识田螺、螃蟹、蝌蚪、鲤鱼、鲫鱼、鲨鱼
3.小组交流:形声字的分类
左形右声:螃、蝌、蚪、螺、鲤、鲫
下形上声:蟹、鲨
其他:右形左声、上形下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
4.认读字词:来猜一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并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猜!
蜈 蚣 蟑 螂 蟋 蟀
鲇 鱼 鲢 鱼 鲳 鱼
5.识记生字:螺、螃、蟹、鲤、鲫、鲨
6.指导书写
(1)螃:螃蟹
书写技巧:左窄右宽,虫字旁竖画稍斜,横折紧凑,提画向左伸展;右部 “旁” 立字头两点对称,方字横折钩内收,撇画舒展。
(2)蟹:螃蟹 蟹黄
书写技巧:整体安排紧凑。上宽下窄,上长下短。疏密大致均匀。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鲤:鲤鱼
书写技巧:左窄右宽,鱼字旁提画左伸,田部上宽下窄;右部 “里” 中竖垂直,长横平稳托底。
(4)鲨:鲨鱼
书写技巧:上下结构,上“沙”紧凑,三点水提画短,右“少”竖正点斜;下“鱼”扁宽,田部上宽下窄,提画左伸托稳重心。
(5)瞅:瞅瞅
书写技巧:“目”窄长,端正,横画平行,均匀。“禾”横画和斜撇宜短,竖画端正;“火”右点稍高,竖撇上段端正,撇画长短适中。
学习任务三、词句段运用
1.大家应该都听过这个故事吧:“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你能发挥想象,接着编一句吗?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提示:一种修辞手法,特点是上一句话的结尾,同时是下一句的开头,这样上传下接,首尾相连,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能接着往下说。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3.初试身手
风儿吹醒了树儿,______摇醒了鸟儿,______叫醒了孩子,______唱起了欢快的歌儿。
雨滴沙沙,落入小河;______缓缓,注入大海;______滚滚,浩浩荡荡。
学习任务四、书写提示
1.书写提示:观察这些字的撇和捺,你发现了什么?怎么写好这些字?
未 欠 英 苍 梨 奥 楚 欲
撇和捺出现在字的下面:注意撇和捺都要舒展,让字稳稳地立住。
撇和捺出现在字的中间:撇和捺要展开,能够盖住下面的部分。
学习任务五、日积月累
1.出示《采莲曲》,自由读。
2.词语辨析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水乡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布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混入。
始觉:才知道。
诗意:一群采莲的姑娘身穿和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红润的脸。她们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歌声才知道有人来了。
3.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采莲少女隐在荷花丛中,让人分不清少女的罗裙和荷叶,分不清少女的笑脸和荷花。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当荷塘中歌声四起,才让人恍然大悟,采莲女子仍然在这荷塘之中。情景相融,真是太美了。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背诵日积月累。
2.练习书写。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