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续写故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续写故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1:0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续写故事
【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主题为"续写故事",要求学生根据给定情境合理展开想象,完成故事创作。教材提供故事开头,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发展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创造性。通过范例展示如何把握人物特点、设计合理情节、安排故事高潮与结局,培养学生叙事能力和创新思维。习作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在尊重原文基础上鼓励个性化表达。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但逻辑性较弱,续写时容易出现情节跳跃或偏离主题的情况。多数学生能完成基本叙事,但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和情节合理性方面需要指导。教学中需通过"问题链"(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为什么这样发展?")引导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构建故事框架,同时通过小组互评提升故事创作的完整性。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通过观察图中学生的表情、动作,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从而把故事写具体,写生动。
语言应用:了解插图内容,是续写故事的基础,引导学生依次观察插图和泡泡提示的内容,从整体感知故事,再关注细节,走进人物心理,把故事内容写具体,将情节推向高潮。
思维能力:采用“回顾方法——自评自改——分享交流——当堂评议”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确修改的方法和意图,自我修改,交流评价他人的习作,在互动中提高习作的修改能力和鉴赏能力。
审美创造:唤起学生生活的经历,回忆自己生日的场面,畅所欲言地讲述自己的生日故事。
【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想象后续的故事情节。
2.主动分享交流,点评习作,并能用修改符号修正完善。
【教学重点】
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了解内在联系,把故事写完整。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推想人物关系。内容符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体现习作的独特性。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情景激趣 新课导入
1.话题讨论:每年的生日,你是怎么过的?你举办过生日活动吗?你对过生日有什么期待吗?
2.图片展示
学习任务二、学会看图 预测结局
1.解析题目:续写故事
续写故事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充分展开想象,构思适当情节,把原有故事接续下去,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2.续编提示
(1)看内容——观察图片,发挥想象,续编故事。(依据线索、生活经验对故事发展做出合理、多角度的推想)
(2)找信息——根据插图及提示的线索,了解故事的起因。
3.习作目的
习作主题:续写故事
习作任务:了解插图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把故事写完。
4.习作要求
(1)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2)小声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习作中漏字、多字、语句不通顺的地方。
(3)互相交流习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5.观察方法
(1)依次观察插图和提示的内容。
(2)了解插图与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3)从整体上推想并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6.指导看图:图一描述了怎样的故事内容?
图一:一对同桌在讲述自己过生日的情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图二:只有李晓明一人,情绪低落,自言自语。
图三:一对同桌正在商量如何为李晓明过生日。
提问:
思考:插图中的其他人物是否需要取名?
7.尝试预测
(1)李晓明的心情怎么样?
(2)他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
(3)假设你是李晓明,你会……
预设:有些羡慕、难过或者其他的感受……
经验推想:
(1)爸爸妈妈没办法回来,我也吃不了生日蛋糕了……
(2)可以向爸爸妈妈说明自己的愿望,希望他们能回来和我一起过生日……
(3)谁也不告诉,自己一个人悄悄地过生日吧……
(4)……
8.思考交流:假如你是李晓明的同学,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9.尝试推想
(1)同学们在学校或李晓明的家里为他庆祝生日。 感受同学情谊。
(2)同学们为李晓明过生日时,他的父母赶回来了。 家人团聚。
(3)李晓明父母和他视频通话,为他送上祝福…… 创意祝福。
为什么这样推想故事结局?说出你的依据。
10.习作后
(1)写好以后小声读一遍(不影响别人)。
(2)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学习任务三、点拨交流 修改习作
1.我知道:你学过哪些修改符号?
2.习作示范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发挥想象,把你续编的故事写完整。
2.点评与交流,运用修改符号修正、完善习作,并与同学、老师、家人分享。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