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6. 秋天的雨(第2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1:0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 秋天的雨(第2课时)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处于三年级上册的特定单元,该单元围绕 “金秋时节” 主题展开。从单元编排来看,它与其他课文共同从不同视角展现秋天,如古诗从古人视角,《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从儿童视角,而本文则凭借秋雨串联起众多秋天景物。在内容上,全文共五个自然段,首段以秋雨开启秋天大门为引子,引出中间三个结构相似的自然段,分别描述秋天的色彩、丰收景象和动植物过冬准备,末段抒发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趋近成熟,但抽象思维尚处起步阶段。他们对秋雨和秋天有一定生活认知,像感受过秋雨的清凉,见过秋天树叶变色等,但由于身处城市,对四季景色,尤其是秋天的全面感知不够丰富。在语文学习上,他们已掌握一些基础的识字、写字方法,在低年级也接触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式,但对于本文中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比如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这种充满想象力的表达,理解起来存在挑战。部分学生在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和优美语句的积累运用上,也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提升。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课文以秋雨为线索串联自然景物,融入农耕智慧,增强学生对中华农耕文明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通过比喻与拟人手法,结合叠词节奏,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画面感与韵律美,积累生动的文学表达。
思维能力:以“钥匙→颜料→气味→小喇叭”的递进结构,引导学生理解秋雨作为季节使者的逻辑关联,培养从整体到细节的观察推理能力。
审美创造:通过仿写“它把橙色给了橙子,橙甸甸的果实像小灯笼,摇啊摇啊,摇来了秋天的甜蜜” 等句式,将自然美转化为个性化的文学表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想象,从秋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想象景象的美好,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体会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的喜悦。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温故知新 复习回顾
1.巩固生字
柔 银 夏 枚 票 哇 爽 柿 争 频 勾 鼠
2.巩固词语: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认读情况;鼓励学生选择 2-3 个词语口头造句,强化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秋天 清凉 温柔 留意 夏天 枫叶 邮票 凉爽 果树 柿子
气味 香甜 松鼠 过冬 大地
3.课文内容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 课文分析
1.课文分析:朗读课文,想一想: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文中圈画出相关语句。同桌间相互交流圈画内容,教师巡视指导,随后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阅读要求:自由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在作者的眼里,秋天的雨是什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想法,教师结合 “钥匙开启大门”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秋雨开启秋天的象征意义。
3.默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你捕捉到了秋雨的剪影吗?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出文中的视觉、嗅觉、听觉描写内容。
4.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雨给大自然带来了哪些颜色?请你圈画出来。
追问: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来概括?
提示:五彩缤纷
思考:读到这里,你理解“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了吗?
(1)近义词:五颜六色
(2)联系上下文:上文描写了各种颜色的景物,猜测“五彩缤纷“指的是颜色很多。
5.关键句分析:
(1)比喻: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引导学生分析本体、喻体,体会 “扇哪扇哪” 所体现的动态感,感受句子的生动形象。
比喻: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采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赏析,重点理解 “飘哇飘哇” 传递出的轻盈感。
(3)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把“田野”想象成“海洋”,非常合理,写出了田野的辽阔。
(4)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引导: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仿佛能看到果实们竞相展示自己,急切希望被采摘的生动场景,我们仿佛能亲眼看到果园中果实累累的热闹景象。
(5)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引导:“频频点头”的意思是不停地点头,写出了菊花在秋风秋雨中摇曳的美丽姿态,具有画面感。
学习任务三、揭示主题 拓展延伸
1.揭示主题:本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创意表达: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出示例句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引导学生想象 “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按照例句的句式进行仿写,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想象背诵:借助关键词,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背诵!
五彩缤纷 扇哪扇哪 飘哇飘哇 你挤我碰 金色的海洋 频频点头
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在此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片段。
4.记录秋景
记录下秋雨,你只需要:
①选择一个能够完美展现秋雨韵味的场景;
②调整手机至视频拍摄模式,尽量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以便清晰捕捉淅淅沥沥的雨声;
③把你录制的视频和家人、同学们分享下吧!
学习任务四、随堂练习 素养提升
1.多彩的秋天到了,我要把积累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写在美丽的叶片上送给秋姑娘!
2.(感悟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____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__________,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___________。
3.照样子,补充词语。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学生交流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2.在田字格中书写本课生字及词语表的词语。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