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 秋天的雨(第1课时)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处于三年级上册的特定单元,该单元围绕 “金秋时节” 主题展开。从单元编排来看,它与其他课文共同从不同视角展现秋天,如古诗从古人视角,《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从儿童视角,而本文则凭借秋雨串联起众多秋天景物。在内容上,全文共五个自然段,首段以秋雨开启秋天大门为引子,引出中间三个结构相似的自然段,分别描述秋天的色彩、丰收景象和动植物过冬准备,末段抒发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趋近成熟,但抽象思维尚处起步阶段。他们对秋雨和秋天有一定生活认知,像感受过秋雨的清凉,见过秋天树叶变色等,但由于身处城市,对四季景色,尤其是秋天的全面感知不够丰富。在语文学习上,他们已掌握一些基础的识字、写字方法,在低年级也接触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式,但对于本文中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比如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这种充满想象力的表达,理解起来存在挑战。部分学生在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和优美语句的积累运用上,也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提升。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课文以秋雨为线索串联自然景物,融入农耕智慧,增强学生对中华农耕文明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通过比喻与拟人手法,结合叠词节奏,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画面感与韵律美,积累生动的文学表达。
思维能力:以“钥匙→颜料→气味→小喇叭”的递进结构,引导学生理解秋雨作为季节使者的逻辑关联,培养从整体到细节的观察推理能力。
审美创造:通过仿写“它把橙色给了橙子,橙甸甸的果实像小灯笼,摇啊摇啊,摇来了秋天的甜蜜” 等句式,将自然美转化为个性化的文学表达。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柔、银”等12个生字,理解“清凉、留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大意。
【教学重点】
能正确书写生字,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情景激趣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雨很奇特,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你们知道这四幅图的雨各是哪个季节的吗?
2.揭示课题:秋天的雨
体裁:散文
思考:秋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秋雨后迷人的风景吧!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 识字学词
朗读要求
(1)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查字典,多读几遍。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带着好奇入情入境,边读边想象画面。
2.认读生字
钥匙 一枚 凉爽 视频 白梨 菠萝 勾住 喇叭
借助拼音读一读。
去掉拼音再读一遍!
3.词语理解
邮票:借助图片理解邮票含义。
香甜:又香又甜。
4.对比识字
票 飘 漂 瓢
思考:这四个字有什么区别?分别组词说一说。
5.识记生字: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柔、银、夏、枚、票、哇、爽、柿、争、频、勾、鼠”,引导观察字形结构,按结构给生字分类吧!
重点指导:
(1)柔:上窄下宽,上小下大。“矛”稍小。“木”横宜长,竖画正直,撇捺对称,撇捺收笔高于中竖。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2)银:“钅”三横均匀平行,竖提端正。"艮”横向笔画均匀,竖提端正,长短适中,撇短捺长,捺画收笔不可低于竖提。
(3)夏:上横宜长,框形端正,宽度适中,横画均匀,下部两撒平行,左短右长,捺画舒展。
(4)枚:左窄右宽。“木”横短竖正。“攵”横画靠上撇下部起笔,下撇靠横画左端起笔,撇捺舒展。
(5)票:“覀”上横稍短,竖向笔画均匀。“示”下横宜长,竖钩端正。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6)爽:上横长短适中,中部紧凑,左右对称,竖撇上段正直,捺画舒展,撇捺收笔大致平齐。
(7)柿:“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市”上横稍长,下竖对上点,竖向笔画排布均匀,中竖直而长。左竖略短于右竖钩。
(8)争:头部宜小,两撇向笔画平行。三个横向笔画均匀、平行,中横较长。竖钩端正,居中。
(9)频:左右紧凑。“步”竖画正直,中横左伸,下竖与上竖大致相对。“页”上横长短适中,下框端正,撇画居中。
(10)勾:“土”横画稍短,竖画正直,提与横大致平行。“皮”横钩长短适中,竖撇舒展,竖画正直,捺画稍长。
(11)鼠:“土”横画稍短,竖画正直,提与横大致平行。“皮”横钩长短适中,竖撇舒展,竖画正直,捺画稍长。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 理清层次
1.阅读思考
(1)朗读课文,找出每个自然段的总起句。
(2)说说这篇课文的结构。
2.文段大意
学习任务四、随堂练习 素养提升
1.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钥匙(shi chi) 缤(bīn bīng)纷
争(zhēng zhēn)着 喇叭(pā bā)
一曲(qū qǔ) 丰(fēng fēn)收
2.比一比再组词。
银( ) 柿( ) 勾( ) 漂( )
很( ) 肺( ) 句( ) 票(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柔—( ) 凉爽—( )
炎热—( ) 香甜—( )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学生交流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