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手术台就是阵地(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精读课文。本文结构清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中国际友人白求恩大夫在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的故事。课文将越来越严峻的战斗环境的描写与白求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充分体现了白求恩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和坚守阵地的革命精神。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语言应用:学习作者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
思维能力: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审美创造: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白求恩大夫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并说出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温故知新,复习回顾
1.字词回顾
2.课文回顾:课文主要讲了在 , 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六十九个小时冒着生命危险 的事。
学习任务二、联系背景,理解课文
1.问题引路:
默读课文2—4段,思考:
(1)画出描写战场环境危险和战斗形势险峻的句子。
(2)找出白求恩大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
2.小组交流:
(1)描写战场的环境描写。
(2)描写白求恩工作的场景。
3.句子赏析: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4.小结:阵地是战士战斗的地方。白求恩大夫不光把自己看作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成是在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他认为什么都比不上给伤员做手术重要。因此,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5.拓展升华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工作时间之长)
6.小组交流:想一想,白求恩大夫为什么放弃优越的生活来中国帮助中国人民?
7.感悟人物:白求恩是把自己当作一名八路军战士来到中国的,他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守在手术台上,就是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学习任务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拓展阅读。
白求恩大夫在中国的这两年里,抢救了无数受伤的战士,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在一次抢救伤员的过程中,他不幸感染,离开了人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人们修建了白求恩纪念馆。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2.主题思想
本文讲的是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坚持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3.拓展延伸
抗疫路上的英雄。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写一段话,描写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是怎样认真工作或学习的,注意把动作、神态、相貌都写具体。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